
開源資料庫的新價值
開源資料庫不是只能省錢!在臺灣,開始有企業將核心服務部署在開源資料庫上,應用規模媲美大型商用資料庫,甚至有些開源資料庫的功能超越了商用資料庫,可以提供傳統關聯式資料庫不易實現的水平擴充架構和爆量資料寫入需求
開源資料庫不是只能省錢!在臺灣,開始有企業將核心服務部署在開源資料庫上,應用規模媲美大型商用資料庫,甚至有些開源資料庫的功能超越了商用資料庫,可以提供傳統關聯式資料庫不易實現的水平擴充架構和爆量資料寫入需求
在臺灣,已經有企業看到開源資料庫的新價值並加以導入,導入原因不只是僅僅為了降低成本,甚至有企業已不惜投入人力,鑽研開源資料庫的優化技術
MySQL高可用性架構搭配使用InnoDB儲存引擎,更能達到一致性要求。因為InnoDB有Crash Safe功能,當主機發生故障時,可保證還在處理的資料能完全寫入,而且具有一致性
2臺伺服器就能組成Peer to Peer叢集架構,跨資料庫伺服器間能自動複寫資料、自動負載平衡以及分散儲存,架構簡單又可以跨資料中心備援,讓資料庫管理與維護都相對容易。只要10分鐘設定啟用,就能多承載20萬人同時上線
根據MongoDB的設計,資料量成長到預設標準值,資料切割自動化的機制就會啟動,並且快速增加一臺伺服器,把資料平均分散在每一臺伺服器上,不僅可以達到橫向擴充目的,還能讓系統效能維持在最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