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資安大會現場直擊
臺灣迄今最大規模資安活動登場,歐、美、日資安專家齊聚:前五角大廈資安官披露全球APT趨勢。芬蘭資安傳奇人物聚焦數位隱私衝擊。日本資安專家更分享10年第一手觀察。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更首度公布臺灣資安政策2.0。誓言政府資安作為更透明、資安監控再落實,更要帶動產學合作養人才
臺灣迄今最大規模資安活動登場,歐、美、日資安專家齊聚:前五角大廈資安官披露全球APT趨勢。芬蘭資安傳奇人物聚焦數位隱私衝擊。日本資安專家更分享10年第一手觀察。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更首度公布臺灣資安政策2.0。誓言政府資安作為更透明、資安監控再落實,更要帶動產學合作養人才
許多免費網路服務的獲利模式就是販售個人隱私,如何確保隱私與安全,是當務之急。而且許多越來越普及的智慧裝置,意味著駭客可以入侵的標的也變多了
針對企業數萬名的長期資安人才缺口,日本政府祭出資安人才培育三箭,不僅協助企業培訓人才、舉辦公務員的實境演習,甚至向下扎根,要將網路安全道德觀融入中小學教材綱領中。
較於這些尚未普及的新興科技, 行動裝置的定位與監聽,以及關鍵基礎設施(包含SCADA工業控制系統),就是2015年的重點資安戰場
政府推動My Data將健康資料還給民眾,民眾現在就可以透過自然人憑證,登入健保署網站,查看所有個人的健保資料,包括在過去一年之內,看了多少診所,這些診所開了哪些藥品,並向健保局申請多少費用等。此外,民眾也可以決定要不要授權讓醫師查閱過去的用藥紀錄,估計雲端藥歷每季省下13億。
目前設備廠商對嵌入式系統、物聯網及穿戴式裝置的安全性,無法提出保障,企業必須自求多福,要求廠商提出安全證明或自行隔離設備做測試
透過營運衝擊分析的手法,鑑別出組織中的關鍵系統和關鍵業務流程,並定義出組織可容忍的最長可中斷時間,都有助於組之友效應對營運中斷的突發狀況
物聯網、行動與穿戴式裝置、雲端、第三方支付甚至無人駕駛等新興科技的運用,未來必定成為科技犯罪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