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Wide Web Foundation
28年前設計World Wide Web,有網際網路之父美稱的Tim Berners-Lee周日發表公開信,指出隱私不保、假新聞充斥及政治廣告三大現象令其憂心不已,並提出六項改革建議。
1989年3月12日於任職於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任職的英國科學家Tim Berners-Lee向同僚發佈了《資訊管理:一份草案》的文件(維基百科介紹),並建議建立一個彼此相連的超文字(hypertext)系統來連結所有珍貴的資訊,並可由任何連網電腦存取。這份文件成為World Wide Web,即今日網際網路的濫觴,也讓Berners-Lee被稱為網際網路之父,並受封為爵士。
2017年的同一天,Berners-Lee再度發表文件,但這次是表達他的憂心。他表示,當初他對Web的構想是跨越地理及文化藩籬,讓所有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分享文件的公開平台。但過去一年來,他看到三大令人憂心的新趨勢必須儘速著手解決。
首先一是個人對個人資料失去掌控權。Berners-Lee指出,現代人已習慣以個人資料交換免費網路內容,但是資料交給某家業者後我們就無法控制這些資料之後何時,或會被分享給誰。政府更無所忌憚地監控人民在網上行動,通過踐踏隱私權的法令。不僅極權國家鎮壓意見自由及監控政治異議人士,即使在民主國家的監視也做得太過,造成寒蟬效應,使人民不敢在網際網路自由尋找或討論資訊。
其次是最近受到關注的假新聞問題。他指出,社交網站與搜尋引擎以點閱率賺錢以及根據個人資料以演算法算出給我們什麼內容,造成這些網站依據使用者的點閱來餵他們內容,最後結果是網路上充斥符合、而非改變我們偏見的假新聞,而且別有居心的人可透過大數據及網路機器人大軍散佈假新聞,獲取政治或金錢利益。
另一項值得憂心的現象是氾濫的精準型政治廣告。利用過度單一的資料獲取管道及日愈精密的演算法,政治宣傳得以透過精準的個人化廣告進行。除了利用政治廣告將選民導向假新聞網站,精準型政治廣告可讓不同意見的族群接收到完全不同、甚至衝突的訊息,與民主國家講求交流、溝通的價值完全相悖。
為解決上述「三害」,Berners-Lee提出六大可能方法。首先是「資料艙」(data pod)的概念,他目前就正與麻省理工學院及Qatar運算研究院發展名為「Solid」(social linked data)的專案。理論上可提供使用者對個人資訊更大控制權,既可授權像臉書等業者存取其資訊,必要時也能取消這項權利,也方便社交資料的自由移轉,而不被某家公司控制。
其次他鼓勵以訂閱及微型支付取代廣告作為出版商等營收來源,避免濫用個人資料,並透過司法途徑扼制政治過度監控人民。此外,他認為應該監督臉書、Google等資訊守門人持續打擊假新聞,減少對資訊呈現的集中操弄。
而針對已經逐漸扮演型塑我們生活的演算法,Berners-Lee呼籲建立像是「機器學習的公平、負責與透明度」( Fairness, Accountability and Transparency in Machine Learning )演算法透明度原則,最後,也依循廣播與電視管理模型,對網路上的政治宣傳廣告訂定相同的規範標準。
熱門新聞
2024-12-24
2024-08-14
2024-12-20
2024-12-22
2024-12-23
202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