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IaaS OpenStack在今年高峰會上,OpenStack基金會營運長Mark Collier就強調組合式開放基礎架構與原生雲端應用的重要性,重新定位OpenStack,擺脫過去只是提供VM運算服務開源IaaS的既定印象,更要升級變成綜合各類開源元件的創意平臺。
這樣的架構新主張,其實與微服務所強調雲端原生、元件可重複性等特性不謀而合。架構日漸複雜的OpenStack,已從最基本的運算、網路及儲存元件向外發展,推出更多樣化的功能模組,支援大數據、容器調度及機器學習等應用。而OpenStack本身就是個複雜結構的應用程式,也導入了微服務開發的概念,由許多功能相異、各自可獨立水平擴充的服務。而這些模組再往下劃分,亦是由更基本的元件組成,彼此可以互相調度、溝通。
目前OpenStack基金會在開放原始碼平臺GitHub專頁中,其管理的專案儲存庫超過1,500個,從2010年誕生至今7年,程式碼規模已經超過2千萬行,背後支援OpenStack專案的企業也有666家。在正式環境導入OpenStack專案的組織,除了知名企業PayPal、Walmart及福斯汽車外,也不乏公立機關如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及英國稅務海關總署。
主導OpenStack技術發展走向的OpenStack基金會工程副總裁Thierry Carrez,分別在基金會內擔任過工程總監、技術委員會主席。在進入OpenStack基金會前,除了任職輪胎大廠固特異IT經理,更在Linux作業系統廠商Canonical擔任Ubuntu伺服器團隊技術總監。我們也訪問了Thierry Carrez,請他分享究竟OpenStack的專案開發如何導入微服務,以及他對微服務的看法。
Q 企業要如何利用微服務進行架構轉型?
A 導入雲端科技只是一部分,轉型還包含了企業文化的改變,不單只有技術而已。像保險、銀行業內部有許多老舊IT系統,但這些系統不能停止運作,例如薪資系統、報稅系統,它們由一層一層規則所堆疊,還有一堆例外條件要處理,全部替換除了技術上困難,成本也很高。
因為金融業是高度管制的行業,某家法國銀行利用OpenStack,一併整合新舊IT系統,除了能存取大型主機應用程式,也可以連接外部的雲端服務。如此一來,不僅讓既有內部IT架構維持完整,也不需要改變現有的網路、資安架構。在微服務轉型上,我們看見企業會保有老舊的單套式(Monolithic)系統,同時利用微服務建構新興網頁應用程式,並且讓兩方建立溝通。單套式架構未必需要很敏捷,因為它太老舊,很難釐清該系統的運作方式,只有推新服務才很講求速度。因此,前端系統往往是最先支援雲端技術。
Q 未來OpenStack也會擁抱微服務或雲端原生的IT架構嗎?
A OpenStack本身是一個很複雜的應用程式,由許多不同的服務組合成,像是Nova(運算)、Neutron(網路)、Cinder(儲存),各自也可以水平擴充。而這些模組,也是由許多可互相溝通的小元件組成,彼此可以互相調度。
所以,OpenStack本身就是一個微服務架構,也因此,可使用一些容器調度工具如Kubernetes調度這些服務。
現今有些企業想要讓這些元件在非OpenStack環境執行,例如,讓Cinder、Neutron、Keystone等元件在Kubernetes環境執行,所以OpenStack基金會也必須提高這些模組在基礎架構層中的可重複使用性。
談到雲端原生應用程式的開發,OpenStack的目標是給予開發者多重選擇,例如使用VM、容器交付服務,或是支援Kubernetes、Mesos等容器調度框架,讓企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技術。
就如OpenStack基金會營運長Mark Collier所說,OpenStack是開放基礎架構,新興技術會不停地推出,OpenStack必須支援不同的技術,才能滿足應用程式開發者。例如,當今容器技術的使用需求火熱,但是未來可能又朝Unikernel、Microkernel發展。
Q OpenStack專案開發也有導入微服務架構的想法?
A 沒錯,OpenStack的專案開發都有導入微服務的想法。不過我們也有碰上一些困難。舉例來說,要讓OpenStack雲運作,必須要有資料庫、訊息佇列(Message Queue)這些基本服務。但是如果要想擴大規模或調度分散式服務,這些元件的功能還不足提供某些功能,像是跨節點的網路路由任務。因此,OpenStack需要一些元件,可以負責調度任務,或是橫跨系統執行組態設定。
但是我們發現,OpenStack專案開發犯了重新打造輪子的錯誤,想要重新解決一些他人過去曾碰上的問題。這也讓OpenStack基金會開始思考,如果OpenStack要變成一個雲端原生應用平臺,究竟還缺乏哪些技術。
過去OpenStack基金會並不認為這些事情很重要,但最近我們開始想納入一些開源工具,也把此需求上呈到OpenStack技術委員會。例如,在5月時,OpenStack就決定把ectd整併至其架構中。
透過etcd,Cinder模組有相當大幅度的升級,像是不同的VM可以同時存取一個儲存元件,未來Nova元件也會整合etcd。
Q 用微服務有什麼代價?
A 其中一個代價就是複雜度。以單套式架構而言,當所有系統都部署在同一個資料中心時,開發者很清楚系統的運作機制。但是微服務是由許多互相溝通、彼此牽連的服務組合而成。
雖然微服務讓開發單一元件更簡單,但是開發者最終得面對一個極其複雜的IT系統。因此,必須要有一個監控平臺或機制處理複雜度的挑戰。以自身經驗出發,我以前相當熟悉網路架構的機制,但現在Neutron模組變得非常複雜,連我也必須很努力,才能弄清楚它的運作。
複雜度的挑戰永遠都在,分散式系統的本質就是如此。現在也陸續有開源專案在解決這些問題,像是Kubernetes除了可以調度、部署微服務外,也能讓它們水平擴充。但我認為,現在還需要一個應用程式層,用於除錯、分析及監控這些微服務應用程式的運作。因此,有些組織會選擇一併使用單套式及微服務,因為它們知道單套式架構結構簡單帶來的好處,但同時,這些企業也想有能力建置各類功能單一的元件,用於架構複雜的微服務應用程式。
Q OpenStack跟其他微服務平臺定位上的差異?
A 以OpenStack的角度出發,開發者永遠都需要IaaS,相比其他人比較專注於應用程式開發者,OpenStack的定位是基礎架構提供者,以此為基礎,讓應用程式開發者可以架構其他解決方案。
OpenStack並不會與Kubernetes或OpenShift競爭。反之,這些廠商也不想與我們競爭,因為它們並非鎖定解決基礎架構的問題。例如,Kubernetes的運作,仍然得靠公有雲AWS、Google等,或是私有基礎架構VMware或OpenStack。
因此,OpenStack的任務在於,簡化Kubernetes在OpenStack上部署的困難,讓開發者進一步能打造機器學習應用程式、無伺服器平臺,或是利用容器建立多租戶架構。
Q 微服務有什麼好處?
A 微服務的主要好處是讓開發者自行決定IT架構的規模,無論是大規模部署,或是小規模部署都可以,這是它的重要優點。
開發者也能針對特定服務,獨自水平擴充,或是獨立更新某些系統元件,讓開發流程變得更加敏捷。
不僅如此,微服務也適合用於邊緣運算的小規模應用情境上,讓應用程式可以部署在規格普通的硬體裝置上執行。但邊緣運算應用需要高度客製化的開源軟體才能解決這些問題,不太可能仰賴VMware、AWS這類廠商的龐大解決方案。所以我認為,OpenStack在邊緣運算有新機會,現在我們也有專門的邊緣運算工作小組在規畫相關事宜。
熱門新聞
2024-10-30
2024-10-27
2024-10-30
2024-10-29
2024-10-23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