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參加2015行政院生產力4.0科技發展策略會議開幕致詞。

圖片來源: 

iThome

一輛大客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如果可以知道輪胎什麼時候可能會故障,是否可以大幅減少相關的意外事故呢?臺灣有沒有機會引進這樣的服務呢?以上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今(4)日上午出席行政院生產力4.0科技發展策略會議開幕致詞時所引述的案例之一。

張善政表示,臺灣下階段要邁入生產力4.0階段,則必須思考如何透過臺灣擅長的資通訊ICT技術,突破現階段生產製造瓶頸,重新創造臺灣製造業新價值。在這兩天的會議中,他更以三個提問,聚焦如何落實生產力4.0在臺灣。

臺灣採用生產力4.0取代工業4.0

德國在2012年提出「工業4.0」作為落實2020高科技戰略的十大未來計畫之一,整合資通訊軟、硬體、結合物聯網並建置虛實化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CPS),打造智慧工廠;美國則是啟動AMP計畫,將先進製成拉回美國,例如可以列印一屋子大小汽車模型的3D列印、大資料製造系統以及先進機器人等,做為美國未來的生產製造模式,並落實網實整合的智慧製造趨勢。

張善政指出,不論是德國、美國甚至是其他國家為了提升原本的製造業,透過大資料分析技術,將資通訊發展趨勢與製造業做深度的整合,讓製造業不只做到自動化,更要做到智慧化,這其中,也牽涉到所有的物聯網裝置、雲端、大資料分析、行動通訊以及未來社交媒體的應用在內。

當全球正運用網實整合智慧製造的技術,藉此帶動產業垂直與水平價值鏈的數位化、智慧化,以帶動生產力的提升。張善政認為,臺灣從過去到現在都以製造業為主,在面臨這樣的國際發展趨勢時,都必須有所回應。

不過,他表示,臺灣不用工業4.0而用生產力4.0作為下一階段科技發展的主軸,因為這其中還包括商業服務業以及農業在內。所謂的生產力從1.0到4.0,其實就是臺灣產業發展進化的過程,從最早的1.0,指的是生產製造程式化;到2.0就是生產製造整線電腦化;臺灣目前處於生產力3.0的模式,除了生產製造電子化外,也包含導入企業資源規畫系統(ERP)及製造系統數位化。但若要進一步做到下一步的生產力4.0,則需要納入現在所有資通訊科技,以及智慧化彈性(客製)生產系統在內,才能夠達到生產力數位化以及機器聯網化(M2M)。

張善政的三大提問,讓生產力4.0落實在臺灣

但是,張善政認為,要達到生產力4.0,並不是直接把國外的模式複製到臺灣就可以,他希望在兩天的會議過程中,可以聽到三個問題的回答,有助於臺灣往生產力4.0前進。

第一個問題則是,底層的技術發展和上層的應用,該如何做到平衡並具有國際競爭力?張善政表示,生產力4.0核心研發的策略,必須依賴底層技術加上上層應用才能成就,但如果臺灣的底層技術還不能掌握時,或者是,技術發展還有很久時間才能成熟,臺灣可以等多久?可以接受使用外國的技術嗎?他認為,技術和應用要平衡,考量國際競爭力不能等太久,在關鍵時間內要有應用出來,就像是搭飛機出國,不見得要搭臺灣製造的飛機才能出國一樣。

第二個問題則是,技術發展時必須同時考量商業模式是否可行,政府是否可以在政策在沒成熟時,先行介入呢?張善政指出,過去臺灣過度強調技術而忽略商業模型,其中牽涉到兩個層面,其一是,技術成本到什麼程度,業者才願意採用,技術投資成本在多久年限回收才算合理?其二則是,在商業模型還沒成熟時,政府應該扮演何種角色?他進一步表示,臺灣有很多生產製造業者已經不是單純的製造業,台積電早已經是製造服務業一員,在IC設計資訊平臺上花的功夫,也隱含台積電的商業模式在內。

最後的問題則是,如何將製造業的經驗擴展到其他領域的應用,創造更多的價值呢?張善政表示,生產力4.0包含商業服務業和農業在內,怎麼讓製造業納入服務業的特質,讓農業導入服務業特質等,才是未來落實生產力4.0的關鍵。

他舉例,美國有一個輪胎製造公司,便在輪胎放入感應器並進行資料分析,在輪胎壽命快到時,通知駕駛換輪胎以減少意外事故發生。這樣的改變讓輪胎不再只是單純的輪胎生產製造,而是結合大資料分析、物聯網感測技術和雲端服務等,為傳統的生產製造帶來智慧化的進展。張善政表示,如果臺灣交通部可以參考這樣的經驗,跨界導入這樣的服務,是否就可以改善大客車在高速公路出意外的比例呢?而這三個問題,就是他希望在這兩天會議過程中,可以聚焦並有助臺灣落實生產力4.0的關鍵提問。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