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調查樣本以「天下2006年1000大企業」資料為主(含製造業1000家、服務業500家、金融業100家),再參照商業周刊「2005年兩岸三地千大上市櫃排行調查」資料。彙整臺灣地區2006年營收達前兩千大企業,總樣本共計2212家。

問卷調查執行自2007年3月1日起至4月10日止。調查期間,針對2212家企業體進行問卷普查,聯繫企業體共計8673次(含調查邀請、追蹤與答案確認),平均每企業體聯繫3.9次。問卷共回收528份、有效問卷522份、拒絕回答企業數237家。

全體樣本數按產業別區分,製造業佔48.7%、服務業佔45.6%、金融業佔5.7%。有效樣本按產業別區分,製造業佔55.2%、服務業佔41.0%、金融業佔3.8%。

有效樣本按企業營收規模區分,1000億元以上佔1.3%、100~1000億元佔17.1%、50~100億元佔12.5%、20~50億元佔30.8%、10~20億元佔23.3%、10億元以下佔15.0%。

調查結果1
2007年IT預算增加6%
今年IT預算小幅成長6%,在整體調查中,29%的大型企業,今年的IT預算呈現成長,也代表了這些企業的營運亦呈現成長擴張趨勢,但與去年相比,IT預算持平的企業仍高達6成。


精英電腦資訊處副處長王昭王武:
「隨著公司規模不斷擴大後,IT預算也跟著水漲船高。」


調查結果2
2006年IT支出增加2%
7成企業的2006年IT支出持平,71%的大型企業中,去年的IT支出與預算維持持平,其中2006年IT支出中增加與減少的比例分別為17%與12%,平均而言,2006年體整IT支出僅成長2%。

調查結果3
7成企業固定編列預算
如果不清楚公司財務狀況而隨意編列預算,容易造成IT預算編列不符合實際的需求,但調查中,近3成企業不會固定編列IT預算,而IT預算高於500萬元者,有6成固定編列預算。


富士通經營支援室副理吳佳憲:
「透過三年預算編列,確定未來富士通發展方向。」


調查結果4
人事薪資仍是最高的支出
2000大企業今年平均投入36%的IT預算在人事薪資之上,遠高於第二高的投資項目採購新產品新技術的22.6%,足見人事成本對IT預算影響頗深。

調查結果5
維護舊有系統費用過半
今年2000大企業IT預算分配在維護舊有系統上的比例最高,投資在新專案的比例僅一半,且多因業務擴張或行業需求等因素,才會在今年新專案投入的金額上較多。


數位聯合電信資訊長莊仕城:
「企業內嚴謹規範的預算制度,讓每項IT預算的名目都有標準值。」


調查結果6
7成預算足夠
7成的企業,今年的IT預算足以支持策略發展投資在新專案的比例僅一半,若發生IT預算不足夠的狀況,幾乎都會留有一定的程序與管道讓IT部門申請追加預算。

調查結果7
人均IT預算為4.3萬元
金融業人均IT預算高達11.4萬元,企業營收100億元以上的企業,人均IT預算達5.7萬元,而製造業的IT人均預算的狀況較低,達3.1萬元,這和產業屬性較有關係。


雄獅旅行總管理處副總陳憲祥:
「每年規畫IT預算時,都會以每人平均IT預算做為參考指標。」


調查結果8
基礎建設與維運仍是主軸
不論產業或營收規模的不同,基礎建設都有9成以上的建置需求,其中,金融業更有100%的建置需求,其次才是業務導向與資訊安全類的需求。

調查結果9
軟體開發委外增加
在各個產業別中,營運規模越大的企業,對於軟體委外開發的需求越高,主要是因為企業的應用系統逐漸複雜,既有的人力與技術都無法負荷新的需求,因此就會把相關的軟體開發委外。


遠東商業銀行資訊處處長胡營欽:
「銀行的資訊人員本應該專注在核心事業,非核心的系統建置就會委外。」


調查結果10
金融業重視法規遵循
營業規模100億元以上的大型企業,尤其是金融業,對於各種法規遵循的要求不敢輕忽,否則所造成的損失,將不只是罰鍰或經營不易的品牌形象,更嚴重的是,可能會因此流失重要客戶。

調查結果11
省錢的新興應用嶄露頭角
在2000大企業中,金融業就有35%的比例有伺服器虛擬化,以及服務導向架構等相關建置計畫,如儲存虛擬化以及SOA、軟體代管(SaaS)等應用,已經逐漸得到大型企業的青睞。


安麗日用品營運處長劉倫凱:
「並不是所有的伺服器都適合虛擬化,只有用來執行簡單應用的伺服器,才會考慮虛擬化。」


調查結果12
通訊整合概念逐漸萌芽
大型企業對於通訊系統整合的概念已經有越來越高的接受度,今年有相關建置需求的企業也達到22.7%,相較於去年的19.2%,呈現出持續成長的情況。


IT預算應用

 


復興航空投資IT新技術以節省營運成本
為了節省營運成本、發揮IT投資的最大效益,將IT投資花在刀口上,復興航空不吝惜投資新技術,節省後續營運成本。

櫻花建設做兩岸IT整合以節省IT支出
櫻花建設將積極進行兩岸三地的IT整合,除了可以節省硬體採購和管理成本外,對於大陸IT部門的員工,也可以予以縮減。

長春石化將IT預算視作研發
為了因應公司日益快速擴張的業務規模,雖然有固定編列預算,但是大多數新的投資,則多將其視為類似研發的費用,勇於嘗試各種IT應用。

茂德以靈活的手腕運用IT預算
雖然茂德科技每年都會固定編列IT預算,就算編列了IT預算,並不代表就是一定要執行,IT預算只是個預估。2007年IT預算增加6%

根據iThome 2007年2000大企業IT預算支出大調查,2007年IT預算成長6%,其成長主要來自於企業規模持續成長,使其資本額擴張,再加上投入大型企業應用專案的建置。其中,有29%的企業,其IT預算有所增加,而11%的企業是減少IT預算,預算持平的企業則占60%。


企業規模不斷擴大,IT預算隨之增加
企業IT預算與整體營收息息相關,臺灣華歌爾公司每年營業額都有10%的成長,因此,該公司在IT預算的金額,也會依照每年營收的成長幅度,逐年增加5%。臺灣華歌爾協理黃建麟表示,隨著公司業務不斷的成長,IT的規模也會隨之擴大,但是,即便如此,IT預算也不能高於預估的營業額,避免因營業額沒達到預期,而造成IT支出過多的現象。

精英電腦的IT支出與企業規模成正比,資訊處副處長王昭王武說:「隨著公司規模不斷擴大後,IT預算也跟著水漲船高。」企業規模的擴大,隨之而來的就是既有維運成本不斷的提升,以精英電腦為例,2007年的IT預算中,維護既有IT系統的成本就占了50%,王昭斌表示,精英電腦近年來不斷的成長,公司員工人數增加了,相對的服務員工的IT系統也會跟著擴張,IT系統變大了,連帶的就需要更多的IT人員。

王昭王武10年前剛進入精英電腦時,IT部門就只有5名員工,但今日精英電腦的IT部門光是在臺灣地區,就有50名IT人員,其IT人事薪資成本就占了IT預算的30%。王昭斌表示,固定的IT費用每年都會持續增加,這也是精英電腦的IT預算逐年成長的原因之一。

全家便利商店亦因為企業不斷的擴張成長,而增加IT預算。全家便利商店系統企畫TEAM專案經理陳遵淵表示,近年來全家在各地不斷地擴點,在店舖數不斷增加的情況下,IT預算就會跟著上揚。此外,近年來便利超商業界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電子錢包、多媒體Kiosk自助服務站等新型業務缺一不可,而IT就是這些新業務得以推出的重要關鍵,相對就要投入更多的IT建置,全家便利商店的IT預算也就跟著提升。

根據iThome 2007年2000大企業IT預算支出大調查,29%的大型企業,今年的IT預算呈現成長,也代表了這些企業的營運亦呈現成長擴張趨勢,其中,前身為中船的臺灣國際造船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造船業,幾乎已經被視為是夕陽工業的代表之一,由於整體產業的業務營收不好,前幾年的IT預算幾乎是滑落到谷底,但5年前全球遊艇需求激起,帶動了遊艇工業的興盛,連帶也讓號稱遊艇王國的臺灣造船業抓住了新希望,而臺灣國際造船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臺灣國際造船課長王福盈表示,遊艇工業興起後,該公司的獲利也隨之提高,每年的IT預算也隨著營收的增加而看漲,與5年前相比,預算足足增加了約1,000萬元。

6成企業的IT預算持平
根據iThome 2007年2000大企業IT預算支出大調查,今年有60%的企業,其IT預算是維持持平。企業營收規模在1000億元以上的超大型企業,其IT預算增加的幅度僅1.3%。企業營收規模100億元以上的企業中,IT預算增加幅度為16.3%、減少幅度則為18.2%。企業營收規模在20億元~100億元之間的企業,預算增加的幅度為33.87%、減少幅度則為30.33%。

超大型企業的IT預算維持持平,增加與減少者差異不大。對於IT應用相對較成熟的超大型企業而言,除非是遇到特定的大型專案,否則IT預算變化幅度並不大。研華公司表示,除非遇到像是3年前導入ERP的大型專案,否則IT預算與支出的變化都不大。茂德科技資訊處處長林政宏表示,每一家公司在草創時期,需要較多的IT系統來因應快速成長,但隨著企業規模擴張趨於穩定的成長,在IT投資的項目中,維護既有系統的比例則會逐年提高。

茂德科技光是人事與維護費用就占了相當大的比例,因此,當遇到企業營收淡季時,要進行新的IT專案建置,就要在既不影響系統穩定的前提下,以降低維護方面的費用,來擴展IT財源,比方說,從延後個人電腦汰換周期著手,林政宏表示,在業務淡季時,IT預算的執行當然面臨相當考驗,因應的方法除了可以延後較次要系統的部署時間外,也可延後汰換個人電腦。在公司面臨淡季時做此決策,基於全體員工普遍了解整體大環境的因素,彼此自然產生共度難關的體認,甚至可以因而間接降低反彈的聲浪。文⊙林文彬2006年IT支出增加2%

製作一份IT年度預算是一門科學,掌握了訣竅,製作出一份好的IT年度預算,不但可以了解到所投入的各項費用與時間表,更可以對每項投資和進度進行監控,但2006年IT的支出與預算相比,究竟在這兩千大的企業普遍的現象為何?

根據iThome 2007年2000大企業IT預算支出大調查,有71%的企業,去年的IT支出與預算呈現持平,其中2006年IT支出中增加與減少的比例分別為17%與12%,平均而言,2006年整體IT支出比原先預估小幅成長2%。



2006年的IT支出金額相較於IT預算有變動的企業中,數量最多的一群是企業營收規模介於20~100億元的企業,其IT支出增加幅度為26.4%,減少的幅度則為16.6%。

規模超大型的企業,企業營收規模超過1000億元以上的企業,其IT支出變動幅度較小,2006年IT支出有增加的,只占14.3%;企業營收超過100億元以上的企業,其IT支出變化幅度亦較小,增加幅度為15.4%,減少幅度為10.8%。由此可看出,公司規模越大,越有制度化的企業,IT預算的編列與IT支出就越為精確。

以茂德科技為例,該公司成立時,就有一套IT預算系統,由這套系統中可發現過去每一筆IT投資,即便是硬體折舊率,該系統也會估算。也因為有這麼準確的系統在執行,茂德科技每一項IT支出,就不能超出IT預算的範圍。

IT預算的編列越正確,IT支出的執行就越準確,如此可以替企業節省成本。HP在去年宣布旗下Alpha伺服器停產後,茂德科技便從IT預算與支出系統中,掌握到該伺服器後續維運經費會過於龐大的資訊,茂德科技資訊處處長林政宏表示,伺服器就如同汽車般,使用年份越高,維運的費用也跟著提升。他們藉由該系統的分析,了解到光是Alpha伺服器後續2至3年之間的維護費用,就足以買一臺全新的Itanium 2伺服器,因此,茂德科技便從前年起逐步汰換Alpha伺服器。

臺灣華歌爾每年的IT支出也不會超出其編列的預算,以IT部門為例,每個月都會有評估IT預算達成率,臺灣華歌爾協理黃建麟表示,每年華歌爾都會固定編列預算,而預算編列後,便要精確地執行,如每個月的IT建置工作,都會依照預算的金額去達成。

IT支出按照著年度編列預算來進行,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依據公司當年預估的營業額來做調整,華歌爾每年的IT預算都會依照預當年預估的營業額去做規畫,若當年的年度營業額沒有達到預期,便可從IT專案中減少部分的投資,讓公司整體上可量入為出。

此外,華歌爾在IT支出上並不能超出預算原本預估的金額,黃建麟表示,除非遇到臨時性專案,而且該專案亦是相當重要,才會額外臨時編列預算來執行,否則都不會貿然進行。文⊙林文彬7成企業固定編列預算

每家公司的老闆都想知道,IT投資應該如何配合公司未來的成長,既不要過度投資亦不可落後於同業,這其中IT財務的規畫就顯得更為重要了。有良好的IT財務規畫,既可協助企業有效控制IT投資和進展,亦讓進行中的IT專案可以彈性調整。

到底有多少大型企業每年都會固定編列IT預算呢?根據iThome 2007年臺灣2000大企業IT預算支出大調查,73.9%的大型企業每年都會固定編列預算,但這些企業為何要每年固定編列預算呢?

編IT預算做好企業財務規畫
如果不清楚公司財務狀況而隨意編列預算,容易造成IT預算編列不符合實際的需求,因此,IT預算的編列必須要量入為出。

工業電腦製造廠商研華公司,自去年首度開始編列IT預算,研華資訊部副理林信宏表示,由於IT部門的屬性並不像營利單位,因而過去研華只在IT建置需求提出時,才會編列預算。但從去年開始他們改變了作法,因為財務部門要求,藉由IT預算的編列,可讓研華公司更清楚地掌握每年的營運成本。

企業希望營運成本能把IT投資計算在內,因而預算的編列就與獲利息息相關,全家便利商店系統企畫TEAM專案經理陳遵淵說:「IT預算並不是想編多少就有多少,必須要按照公司的獲利狀況來編列。」

全家每年編列的IT預算都會送至財會單位審核,由於業務部門會預估每年度的獲利,財會單位便據此評估合理的預算,透過完善的財務規畫,讓支出不會超過獲利。陳遵淵表示,固定編列年度IT預算,可以讓IT部門了解當年IT支出的上限,量入為出。

編列預算可以知道錢花到哪裏去了,因而遇到不景氣獲利不佳時,就可以透過預算規畫書的清單,清楚了解哪些支出是必要的,而哪些是可以節省下來的,讓錢花在刀口上。

透過IT預算了解IT發展藍圖
任何的IT投資都必須要了解其目的,否則最終只是找名目來消化預算。固定編列IT預算,除了可以量入為出,達到有效控制外,臺灣華歌爾協理黃建麟表示,透過每年編列IT預算,可以了解企業整體IT發展藍圖,更可以清楚了解每個月既定的工作是否都如期完成。

有些企業看待IT預算,甚至把眼光放大到3年期。精英電腦、臺灣富士通都會規畫未來3年的IT預算,精英電腦資訊處副處長王昭王武說:「透過3年IT預算的規畫,讓我們有清楚的IT發展藍圖,讓精英電腦的資訊架構有明確的發展目標。」

在企業規模不斷成長的過程中,若只考慮每年的IT規畫,是無法符合企業成長的需求,因此精英電腦會觀察公司未來的發展走向,事先提出未來不同時期所需要的IT建置。王昭王武表示,配合公司成長需求而規畫的3年IT發展藍圖,可以讓資訊部門了解未來3年內,IT環境會有哪些變化,讓大家有共同的目標,提早為公司未來的成長而準備、調整。


富士通經營支援室副理吳佳憲:「透過三年預算編列,確定未來富士通發展方向。」

臺灣富士通除了編列3年IT預算,以符合企業未來成長所需之外,其年度預算更進一步畫分出半年計畫。臺灣富士通經營支援室副理吳佳憲表示,IT部門要協助公司成長,因而必須了解公司未來發展方向,以適時提供支援,若IT預算只看單一年度,是無法符合公司的成長。

此次調查亦發現,IT預算金額低於500萬元的企業,共有66.9%不會固定編列IT預算,而高於500萬元者,則有66.4%會固定編列年度預算。

依專案準確掌握IT投資,取代預估制的不足
IT投資與營收息息相關,營收下滑則IT投資就會受影響。受訪企業表示,雖然每年都會編列IT預算,但遇到營收不好時,IT支出便會延滯,預算不足,IT建置的妥善率便會大打折扣。

IT預算隨著營收而調整是合理的作法,尤其是營收會因周期而變化的產業更是如此。臺灣航空貨運承攬副理林國成表示,事先編列的IT預算,因為距離執行仍有一段時間,常會有高估的現象,此外,不固定編列IT預算,則可以準確的掌握支出,避免為了消化預算而浮報濫用的問題。

由於事先預估預算有執行上的難度,展維鋁業只預估總體金額,以評估下一年度須進行的大型專案為準,而不會編列詳細的年度IT預算。展維鋁業資訊課課長劉政熙表示,固定制的年度預算缺乏彈性,然而IT部門常遇到許多無法預期的狀況,許多IT建置都是突發性的,若已編列固定預算,遇到突發狀況就難以動用額外經費。文⊙林文彬人事薪資仍是最高的支出

根據iThome 2007年2000大企業IT預算支出大調查,今年2000大企業IT預算投入在人事成本的平均比例為36%,遠高於第二高的投資項目採購新產品新技術的22.6%,這代表了人事成本對於臺灣2000大企業來說,是影響IT預算增加或減少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於人事成本占了IT預算很大部份的比例,所以一當人事成本有所變動,往往會帶動IT預算整體大幅的變動。以參與此次調查的某家壽險公司為例,該公司資訊部門人員表示,由於該公司資訊部門的人力持續增加,加上調薪等因素,該公司整體的IT預算今年就大幅成長了47%。

在這樣的狀況下,節省人事成本成了很多2000大企業用來減少IT預算支出的方法。以台灣櫻花為例,該公司資訊部經理江明煌表示,由於大多數核心系統的建置已經完成,目前該公司IT預算中,人事就占了90%,所以未來要節省IT預算的開支,就必須由人事下手。目前台灣櫻花預計將把許多開發的工作交到大陸去,並且增加委外的比例,減少現在占IT預算很大比例的人事成本。仔細觀察這些企業,會發現一般來說尤以IT核心系統發展已經足以支撐業務的企業,在新專案的投入開始減少的時候,多會考慮以節省人事成本的方式,逐步降低IT預算金額。

中興紡織在面臨IT預算逐年減少的問題時,精簡人力也是該公司節省IT預算支出的重要做法。中興紡織資訊處副理曾昭淵表示,由於新應用的需求不高,隨著該公司營收狀況的變動,中興紡織就以逐漸減少IT部門的人力做為降低整體IT支出的方法。「過去我們的系統都以自行開發為主,現在逐漸轉向委外,IT部門的人力也由原本的十幾人減少到現在的8人,以這樣的方法減少整體IT支出。」曾昭淵說。

事實上,根據iThome 2007年2000大企業IT預算支出大調查,若將IT預算分配在人事與教育訓練的平均比例相加,今年2000大企業的IT預算中,有將近4成都投資在人事相關上,達39.4%。光是人事所占的比例,也高達36%。若進一步以產業類別來分,製造業今年IT預算分配在人事的比例最高,達37.1%。由此可見,人事成本在企業需要大幅增加或減少IT預算時,將會是重要的變因。

不過對於部分仍需要大量開發人力的企業來說,人事成本的精簡卻不會是節省IT預算的第一考量。以數位聯合電信來說,由於攸關該公司業務核心的帳務系統,完全由自己開發,於是維持一定的開發人力成為維持該公司競爭力的必要條件。數位聯合電信資訊長莊仕城指出,每當該公司推出新服務,帳務系統等原有的系統很有可能就必須添加子系統,且由於原有的系統都由自己開發完成,這個時候資訊部門開發人力的支援,就顯得很重要。「還是自己開發的系統在增加新應用與維護上比較方便,委外整體的需要花費的金額,並不會比我們自己開發來得低。」莊仕城說。

對於數位聯合電信這樣的企業來說,資訊部門的開發人力是支持企業主要業務的重要角色,也因此,以減少資訊部門人力來達到整體IT預算支出的節省,在這樣的企業中便不合適。也因此每年該公司IT預算在人事的投資上,高達6成左右。

此外,當資訊部門的人力能夠支援越多的使用者時,IT預算即便投資在人事的比例高,也不減損資訊部門人力的重要性。長春石化就是這樣的例子,該公司資訊部部長黃至善表示,由於長春石化的資訊部門是支援整個長春集團,所以資訊部門的人力也不會成為節省IT預算的重要考量。維護舊有系統費用過半

根據iThome 2007年2000大企業IT預算支出大調查,會發現今年2000大企業的IT預算分配,仍以維護既有系統為主,該項比例過半,占預算分配中最大的比例。

整體來看,在IT預算分配中,投入新專案比例較高的企業,多因業務擴張或行業需求等因素,才會在今年新專案投入的金額上較多。以中信觀光開發為例,中信觀光開發總工程師李錫謙表示,今年該公司的新專案投入預算比例,占整體預算的8成,這主要是因為中信預計在今年擴張飯店據點所致。也有些特殊的行業,由於每年都有不少新專案需要建置,自然IT預算在新專案的投入上,比例較高。


數位聯合電信資訊長莊仕城:「企業內嚴謹規範的預算制度,讓每項IT預算的名目都有標準值。」

數位聯合電信資訊長莊仕城就表示,由於每年數位聯合電信都會推出新的服務方案,IT部門往往需要與業務單位合作開發系統,所以IT預算每年都有一定的比例分配在新專案上,以今年為例,該公司分配在新專案上的比例就達60%。

不過除了上述有特殊業務擴張需求的企業,大多數企業的IT部門,在一般情況下,投入新專案的比例仍遠低於在既有系統維護下所撥發的比例。根據iThome 2007年2000大企業IT預算支出大調查,今年2000大企業IT預算平均分配的比例為,既有系統維護51.4%、完成進行中的專案21.3%、投入新的專案27.3%。由此數據可見,2000大企業中的大多數,今年IT預算用在維護既有系統上的比例約略2倍於新專案的投資。臺灣NEC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臺灣NEC經理蕭深地表示,該公司一般來說,每年IT預算分配在新專案和既有系統維護的比例上約為2比4,由於預算必須在每年4月左右編列,每年既有系統的授權費用、維護費用,都幾乎是必須的開銷。他以該公司今年正在編列的預算狀況為例,由於進行沙賓法案等作業的相關安全投資,不大可能在一年內完全建置完成,所以在IT預算的編列上,是將類似新專案的投資以幾年分攤的方式投入,這樣一來也能保持既有系統維護每年所必須花費的4成左右IT預算。「既有系統維護的投資很多是不能省的,比如說去年買了500人的軟體授權,今年企業人數變少,授權費用也還是要照付。」蕭深地說。

此外,此次調查也發現新專案投資比例越高的企業,其整體IT預算增長的強度越強。以若以新專案平均值去掉小數點後的27%做為畫分,會發現有44.8%的2000企業今年IT預算投資在新專案上的比例大於平均值,這群今年投資相對較為積極的企業,整體的IT預算金額增長了15.3%;相較之下,新專案投資比例低於平均值的2000大企業,其整體IT投資金額減少了1.6%,兩者之間相差了16.9%的投資金額。新專案的投資比例也和企業IT預算增加與否呈現正相關,選擇今年IT預算增加的145家企業中,平均投資在新專案的比例為35.5%,而選擇今年IT預算減少的56家企業中,平均投資在新專案的比例則僅19.4%。

今年2000大企業IT預算呈現微幅成長的因素,最主要還是在於新專案的投資,而占整體IT預算分配比例最大的,則是既有系統的維護。並且投資新專案比例高於平均值的企業,在整體IT投資的金額上,平均也會成長1成5左右。7成預算足夠

在問到2000大企業,今年的IT預算是否足夠支持今年的策略發展之用時,有近3成的企業選擇了不足,其原因不外乎專案必須長期完成、或是因為營收的影響、不可抗拒的因素等。

其中有些企業是因為其每年固定編列預算的制度,而使得IT預算出現不足以支持今年發展目標的狀況。興農公司資訊處處長吳壬堯表示,該公司由於每年9月就會編列預算,時間稍早,所以常會有IT建置需要變化的狀況發生,這也使得原本編列的IT預算會出現不足的情形。他以今年的狀況為例,由於有個與委外廠商合作的專案今年開始,於是原有的IT預算就必須補編此一開支,這也造成原訂IT預算的不足,使得IT實際的支出,沒有辦法與原本預估的狀況相符。

除了類似興農這樣的狀況外,許多公營事業也常有受限於預算制度,而使得預算不足的狀況發生。台灣糖業資訊處工程師韓富州表示,每年IT預算的編列,常會因立法院將其預算刪除的多寡,而受到影響。「以每年的經驗來看,大約都會被刪10%左右。」韓富州說。也因此台糖每年的IT預算多是屬於不足夠的狀況,這也連帶使得許多IT建置必須變成延續幾年的計畫,逐步完成。

臺灣NEC IT預算不足的原因,則又是另一種狀況。臺灣NEC經理蕭深地表示,考慮到每年營收撥出的IT預算,會發現不大可能一次完成每年IT建置的需求,加上NEC內部規定預算沒有編列的名目不能隨意投資,所以常會把企業對於IT的需求分為幾年來解決,以同時維持現有系統的維護與新的建置案所需的經費。

不過對上述企業來說,即便常會發生IT預算不足的狀況,企業內也多有應變機制,能在IT預算不足時,讓IT部門以緊急申請的方式動用企業的預備金,以達成IT部門建置系統的需求。

事實上,根據iThome 2007年2000大企業IT預算支出大調查,能夠追加IT預算的比例還是占2000大企業中的大多數,達89.9%,這代表接近9成的2000大企業在IT預算的編列上都保有一定的彈性。但是若將預算足夠與否的因素考慮進去,會發現IT預算足夠的企業,不可能追加預算的比例僅有8.5%;而預算不足的企業,不可能再追加預算的比例則將近14%,約略為預算足夠企業的兩倍。這顯示了IT預算不足夠的企業,有更大的比例是因為不可抗拒的因素所致,如營收下降等。

不過,在非不可抗拒的因素下,面對因為預算制度的限制,而導致IT預算不足的狀況,有的企業就開始演化出能夠靈活應用的IT預算制度來。長春石化就是一個例子,該公司資訊部部長黃至善表示,長春石化資訊部每年編列的預算主要是以基本開銷為主,大多數的創新或是新建置,則多透過專案申請的方式,直接由高層主管決定。「以長春石化近幾年在大陸快速設廠狀況為例,計畫幾乎趕不上變化。」黃至善說。

整體來看,絕大多數2000大企業,雖然礙於預算審核等流程的關係,常會發生IT預算不足夠的狀況,不過幾乎都會留有一定的程序與管道讓IT部門申請追加預算,以應付燃眉之急。僅有極少數2000大企業,礙於不可抗拒的因素,無法再增加IT預算。


傳統產業的IT預算因應之道

此次調查中發現,部份2000大企業中的傳統產業,在面臨大環境日益艱困的狀況時,企業因為看待IT態度的不同,IT預算的制度也會出現變化。

在營收日益艱困時,大多數這些產業針對IT預算制度所做的最明顯變更,就是由每年編列預算的預算制,轉為不固定編列預算的非預算制。紡織業就是其中很明顯的例子。某家營收衰退的紡織業,就因為該公司的營收幾年來都出現衰減,於2年前開始取消了IT預算的編列。該公司內部資訊人員表示,即便在過去有固定編列IT預算時,隨著營收衰減,很多時候IT預算的編列也逐漸走向形式化,很多時候編了也不見得會用,所以最後才決定將固定編列IT預算的制度取消。

該紡織業在取消固定IT預算編列之後,所有的IT建置,就都以專案的方式申請,並且逐步減少資訊部門人力,真的有系統建置需求時,多改以盡量委外的方式解決。

不過在相同產業中也有不同例子,也有些傳統產業,即便在營收大環境較為艱困的狀況下,仍維持IT預算固定編列的制度。此次調查中,某家紡織業就是這樣的狀況。該公司資訊部門內部的人士表示,雖然傳統產業整體的狀況可能不再擁有過往的榮景,但是該公司目前面對IT預算的態度,仍未需要因應營收,而變更整體IT預算的制度。該公司業務與往來廠商的需求,在很多方面仍需透過IT的投資來滿足。

此外,由固定制的IT預算轉換為非固定制的IT預算,其背後的意義也不盡然全為壞處,這代表了企業能夠更靈活的應用手上的資源,謹慎控制IT的支出。很多時候企業在投資IT時,往往會由於過多的人力或金錢,而使得資源無法妥善應用,或多或少發生浪費的情事,而這些企業將預算轉為專案審核制度,反而使得IT支出的審核上更為嚴謹,這也正是為什麼營收衰減時,它們選擇改變預算制度的重要原因。文⊙劉哲銘

人均IT預算為4.3萬元

每個員工平均分配到的IT預算,可以視作一家企業在IT投資上的重視度指標。由此次調查可以發現,這個指標和規模有正相關的關係,規模越大的2000大企業,對於IT的投資就用力越深。根據iThome 2007年2000大企業IT預算支出大調查,今年2000大企業每個員工平均分配到的IT預算為4.3萬元,其中年營收規模100億元以上的企業,每個員工分配到的IT預算達5.7萬元。

人均IT預算除了可以做為檢視企業投入IT的強度指標之外,也有企業以此做為自己編列預算時的重要依據。數位聯合電信就是一個例子,該公司資訊長莊仕城表示,由於數位聯合電信採用利潤中心制,所以每個事業單位在提報IT預算時,都會收到財務單位提供的每項名目的標準值,這些標準值通常是由財務單位透過往年的資料分析而得,其中也包括每個人的人均IT預算。這使得數位聯合電信在編列預算時,能夠透過人均IT預算評量整體IT預算編列狀況。莊仕城指出,類似的做法能夠協助該公司的資訊部門審慎的計畫每年IT預算狀況。

雄獅旅行也是採用類似做法的企業,該公司總管理處副總陳憲祥表示,每年在考慮IT預算時,都會以人均IT預算做為今年整體IT預算的參考指標,協助該公司資訊部門編列預算。「我認為這個指標很有參考價值,比如說4~5年前我們全面換新液晶螢幕,我們就在原本規畫的人均IT預算上加1萬元,以這樣的做法,我們每年的IT預算推估大約都八九不離十。」陳憲祥說。

不過在此次調查中,有將IT人均預算設定出標準值的企業還是極少數,多數企業仍是大略的預估。這顯示臺灣2000大企業對於IT人均預算的重視度,仍多以一定規模以上的大企業才將之視為公司IT投資的指標之一。

若以產業類別來看,根據iThome 2007年2000大企業IT預算支出大調查,製造業的IT人均預算達3.1萬元、服務業的IT人均預算達5.2萬元、金融業的IT人均預算則最高,達11.4萬元。但是此次調查的金融業抽樣數目較少,且多屬於較大規模,所以其結果高出其他產業許多,就整體來看僅能做為參考用。

製造業之所以整體人均預算的狀況較低,和產業屬性也有關係。相較之下,和企業規模的交叉比對則較具意義,根據此次2000大企業IT預算支出大調查的結果,年營收規模在100億元以上的企業,其人均IT預算達5.7萬元;年營收20億元~100億元的企業,其人均IT預算則為3.9萬元;而年營收在20億元以下的企業,其人均IT預算為4.1萬元。由此可見,年營收規模超過100億元以上的企業,在IT的投資上有明顯的加深。文⊙劉哲銘基礎建設與維運仍是主軸

當一家企業開始運轉的時候,主要的資訊系統其實早已嚴陣以待,相關人員著手部署系統的時間,甚至比公司成立的時間還要早,例如:中國鋼鐵等這類大型的企業亦然,這樣的現象說明了企業對於資訊系統的依賴。因為如此,各個企業在每一年編列的IT預算支出中,對於基本系統的建置與維護總是居高不下。iThome 最新出爐的2007年2000大企業IT預算支出大調查中,就有高達97.1%的大型企業,今年都釋出了基礎系統的建置與維護需求,其次才是業務導向與資訊安全類的需求,並且分別達到73.6%以及60.5%。

企業對於基礎系統的建置與維護需求,其實不難想像,舉凡伺服器、個人電腦、作業系統、儲存系統、資料庫、網路基礎建設、機房基礎設備等都是不可或缺的資訊系統建置,平均每家企業所編列的預算也達到51.4%,是所有預算規畫中比重最高的一個部分。對於許多大型企業來說,這些維持營運的基本系統,一直都有不容出錯的使命,所以,每年都會編列一定比重的預算,來維持基本系統的建置與維護需求。

然而,隨著資訊應用的發展逐漸成熟,企業的業務拓展與資訊系統已經有了密不可分的關係,相關的資訊系統建置,往往也會跟著業務的脈動走,例如:製造業的企業資源管理系統(ERP)建置,就會因為企業的發展觸角擴及海外市場,而必須考量到相關應用系統的擴充或是整合。類似這樣由業務發展驅動的建置需求,在2000大企業的IT預算支出中顯而易見,同時並有73.6%的大型企業都有建置需求,僅次於基礎系統建置與維護需求,其中,又以製造業80.1%的需求最為顯著,其次則依序是金融業的70.0%以及服務業的65.4%。

對於許多大型企業而言,資訊系統早已跳脫自動化作業的定位,現在,資訊系統更重要的使命,往往與業務本身唇齒相依,以金融業來說,每一個產品或是業務的推動,幾乎都必須倚賴資訊系統才能完成,例如:貸款的作業,就必須串連多個不同的資訊系統,才能用最短的時間完成徵審作業。因此,對於可以提高系統效能的最佳化應用,近一兩年來,即便整體景氣低迷,IT預算把關趨嚴,但仍有11.2%的企業計畫投入。根據iThome 2007年2000大企業IT預算支出調查,就發現在各個產業別中,金融業的系統最佳化建置需求最為強勁,同時並以20.0%的比例,高於製造業的11.8%以及服務業的9.3%。

至於備受注目的資訊安全,近幾年來,由於企業的系統環境與網路架構日趨複雜,因此,對於資訊安全的建置需求也未曾停止,在2000大企業之中,就有60.7%的建置需求。文⊙楊惠芬軟體開發委外增加

在初步了解大型企業的系統建置需求之後,接下來仔細剖析可以發現一些值得關注的現象。而軟體開發委外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這個部分尤其呈現出「企業營收規模越大,軟體開發委外比重越高」的情況,主要是因為企業的應用系統逐漸複雜,既有的人力與技術都無法負荷新的需求,因此就會把相關的軟體開發委外。其中,營收規模20億元以上的企業,都有過半以上的委外需求,而營收規模越高的企業,委外的需求也相對明顯。

事實上,對於企業來說,軟體開發委外未必是比較節省成本的做法,有的時候往往因為專業領域的經驗不同,即使委外開發的成本所費不貲也只能咬著牙,茂德科技資訊處處長林政宏就不諱言地指出:「軟體開發委外的成本其實不便宜,以一個本土的顧問來說,每個月就要價50~60萬元左右,如果以自己的人力開發,一個10年經歷的資深工程師,每個月的薪資不過就是6~7萬元。」

不過,軟體開發委外不能只是從成本的角度考量,企業畢竟不是軟體開發公司,所擁有的技術與專業領域的軟體系統開發經驗也有侷限,往往沒有辦法像軟體公司一般,透過不同企業的建置經驗持續累積,這樣的情況下,軟體開發委外所帶來的價值,將會是更完整的系統架構與專業經驗,除此之外,委外廠商通常也會依照開發進度,調度不同專長的人力,這樣的資源也並非是一般企業所有。


遠東商業銀行資訊處處長胡營欽:「銀行的資訊人員本應該專注在核心事業,非核心的系統建置就會委外。」

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即便IT的人力規模再大,都免不了有軟體開發委外的需求,根據iThome 2007年2000大企業IT預算支出大調查的統計,目前有半數以上的企業都有軟體開發委外的需求,其中又以金融業委外的需求最高,並且達到80.0%,其他包括服務業的56.1%以及製造業的46.7%,相較於去年也都有微幅增長的情形。

遠東銀行資訊處處長胡營欽表示:「銀行的資訊人員本來就應該專注在核心事業,所以,非核心的系統建置就會委外,」一般而言,由於業務單位的需求都要快速因應,這樣的情況下,是否委外開發的首要考量,就是能否縮短系統上線時間,成本反而是次要考量。

以職棒事業打響名號的興農公司,則是因為IT人力越來越精簡,所以,除了核心系統ERP是自己開發以外,從去年開始嘗試把軟體開發委外。文⊙楊惠芬金融業重視法規遵循

在法規遵循方面,也發現到營收規模100億元以上的企業,比較願意配合各國的法規要求,進而調整既有系統或建置新的系統因應。對於這些大型企業來說,法規遵循似乎是一件無奈又不得不做的事情,否則所造成的損失,將不只是罰鍰或經營不易的品牌形象,更嚴重的是,可能會因此流失重要客戶,並且衝擊整體的營收表現。

近來,在金融業最受關注的法規,無非就是新巴賽爾協定,而製造業也有沙賓法案的要求,航運業的法規遵循則更多,而且會因為不同國家的海關政策變動就必須跟著立即調整系統。根據iThome 的調查顯示,目前2000大企業中,有6.9%計畫在今年建置或調整法規相關的系統,相較於去年的需求,雖然呈現出持平的態勢,不過從產業的角度來看,金融業卻有明顯的增長,連續2年來也是各產業別中最重視法規遵循的代表。以2007年來說,就有35%的金融業者有法規遵循的系統建置需求。

這個現象主要是因為新巴賽爾協定的落實,因此,各個銀行業者從去年,甚至更早就開始著手因應,為了就是希望能夠趕在新巴賽爾協定正式落實之後符合標準。彰化銀行資訊處處長曾芳明表示,目前該公司就有一個法規遵循科,專門因應新巴賽爾協定等各式各樣的法規要求,而其中如果需要相關資訊系統配合調整或另行建置的部分,就會從法規遵循科轉到資訊部來執行。

以新巴賽爾協定來說,彰化銀行除了必須針對既有的系統修改之外,還必須新的系統平臺因應新巴賽爾協定的要求。曾芳明表示,對於銀行業者來說,遵循新巴賽爾協定的要求,其實就是為銀行的風險把關,一般而言,銀行業者可以選擇遵循較為寬鬆的標準法或是較為嚴謹的進階法,但是由於風險控管的成效不同,相對應的系統與成本支出都有很大的差距,以進階法的系統平臺報價來說,就高達2億元以上,許多銀行都會先建置標準法的系統平臺因應。

目前除了彰化銀行等金融業者必須因應新巴賽爾協定以外,其他包括聯華電子、臺灣NEC以及臺灣富士通等也都必須配合沙賓法案的要求調整既有系統。其中,聯華電子就在一年多前開始著手因應,並且列為年度前10大重大專案之一,同時也是董事長公告項目中,唯一以紅色字體標示的專案,並且要求旗下所有員工都必須謹慎因應的做法,充分顯示出聯華電子對於沙賓法案的重視。

聯華電子為了因應沙賓法案的要求,幾乎整個公司1萬多位員工都必須跟著調整,其中除了ERP系統的內容資料管制與查核需要調整以外,包括採購、會計、製造等重要的作業流程都必須設立控制點,然後透過輔助工具管理,才能因應沙賓法案一年兩次的稽核需求。

臺灣NEC則在日本總公司的要求下,把沙賓法案的系統調整列為今年度的重大專案,事實上,在臺灣NEC還沒有著手因應沙賓法案之前,已經相繼針對日本與美國的營運據點進行調整,臺灣NEC則計畫在今年完成相關的系統調整。

對於大型企業來說,任何事情都有可能被放大檢驗,在法規遵循上更是輕忽不得。正利行業資訊部資深經理車武國表示,航運業從古至今都有不同的法規標準要遵循,通關速度的快慢攸關市場競爭力,而若因為法規遵循問題導致基本的通關優惠受到影響,進而使得通關時間變長,可能就會造成營運上的損失。文⊙楊惠芬省錢的新興應用嶄露頭角

企業在系統建置的過程中,成本效益一直是重要關鍵,對於新興的應用更是謹慎評估,除了技術面的成熟度考量之外,成本往往是最後的守門員。這樣的前提下,近幾年來興起的伺服器虛擬化技術、儲存虛擬化以及SOA、軟體代管(SaaS)等應用,已經逐漸得到大型企業的青睞,主要就是因為成本節省的效益浮現。

虛擬化技術的應用
以伺服器虛擬化來說,就是一個成本效益非常明顯的例子。飛信半導體根據自己的建置經驗指出,由於硬體的效能越來越強,加上虛擬化的技術日漸成熟,透過虛擬主機的運作,一臺效能強大的伺服器應該可以替代5臺,然而,虛擬化技術至今仍有效能方面的疑慮,如果真正可以做到不需要透過作業系統,而能直接與硬體層溝通應該可以大幅改善效能問題,屆時飛信半導體也計畫大規模進行伺服器虛擬化。

根據iThome 2007年2000大企業IT預算支出大調查的統計,可以發現7.1%的大型企業有伺服器虛擬化的建置需求,而金融業有相關計畫的比例就達到30.0%,其他包括製造業與服務業的比例,雖然都低於10.0%,不過相較於去年的情況,仍舊呈現出上揚的態勢。

台新金控旗下的電子商務公司康迅數位整合公司,目前就積極評估儲存虛擬化的可能性,並希望藉此建置異地互援的機制,初步階段的評估重點,雖然會從管理方便度、遠端存取速度、資料存取穩定性等功能面著手,但是,如果儲存虛擬化的成本高於其他太多,康迅數位整合仍會考慮其他的選擇性,並非一定要選擇虛擬化技術。

同樣也是基於分散風險的考量,寶成工業目前正在評估虛擬化技術,不過,寶成工業的焦點是放在伺服器虛擬化。對於寶成工業來說,異地互援雖然可以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但相關的設備投資都必須另行建置,所花費的成本必定是倍數,透過伺服器虛擬化的做法,則可在效能比較強的伺服器平臺上,切割多個不同的虛擬主機運作,這樣的情況下,當A虛擬主機出現問題,就可以切換到B虛擬主機,同樣也可以比較低的成本,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

安麗日用品公司則是為了充分運用既有的系統資源,因此決定把伺服器虛擬化,不過,安麗日用品營運處長劉倫凱指出,並不是所有的伺服器都適合虛擬化,一般而言,核心的應用仍會放置在獨立的伺服器平臺上,而只是用來執行簡單應用的伺服器,才有可能透過虛擬化技術釋出系統資源。

服務導向架構(SOA)的建置需求
除此,一兩年前在美國市場極為興盛的服務導向架構(SOA)與軟體代管(SaaS)熱潮,近來也逐漸活躍於臺灣的大型企業。以SOA的應用來說,雖然才剛剛邁入實作階段沒有多久,不過,大多數企業都在關注相關技術的發展,主要就是希望藉此降低重複性的開發,進而避免開發人力與時間成本的浪費。

事實上,不論金融業、製造業或服務業,只要營運規模大的企業,大多面臨系統架構複雜以及跌床架屋不易維護的難題,加上市場競爭壓力,系統反應速度必須加快等因素,促使這些大型企業不斷找尋更有效的方法解決,這個過程中,有的企業試著透過SOA解決問題。

其中,除了金融業的華南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已經投入,彰化銀行的SOA專案也即將啟動,製造業的聯華電子也謹慎評估以SOA改造客戶關係管理系統的可能性,此外,主機板廠商友通資訊也試圖從跨廠運作的作業流程系統中,評估是否可以藉此作為SOA的起點。對於這些企業來說,成本雖然不是最大考量,但如能把系統架構轉換成SOA,那麼成本節省是必然可以看得到的效益。

軟體代管(SaaS)
相較於虛擬化技術與SOA,軟體代管(SaaS)的評估顯得單純許多,不過,礙於機密資料外洩的疑慮,大型企業對於軟體代管的項目,仍是以不涉及機密資料的應用軟體為主,除此之外,成本效益往往是代管與否的關鍵。而萬泰國際物流以及統一企業轉投資的南聯都是因為成本效益的考量,進而決定採用軟體代管的模式。

以萬泰物流來說,貨物追蹤系統的維護,過去都是由資訊部門負責,但是,早晚三炷香總得看看系統有沒有什麼問題,仍舊必須調派人力,委外代管之後,資訊部門就不需要花費人力維護。文⊙楊惠芬通訊整合概念逐漸萌芽

近兩三年來,通訊系統整合的概念一直是話題焦點。根據iThome 2007年2000大企業IT預算支出大調查的數據,顯示大型企業對於通訊系統整合的概念已經有越來越高的接受度,今年有相關建置需求的企業也達到22.7%,相較於去年的19.2%,呈現出持續成長的情況,除此之外,從產業的角度來看,可以發現金融業對於通訊系統整合的需求,雖然以30.0%占居最高,但是相較於去年,製造業與服務業的建置需求卻較強勁,並且分別達到26.5%與16.8%。

其中,春源鋼鐵就因為原本所使用的類比交換機已經到期,所以在轉換合約的同時,開始進行通訊系統整合的評估,並且正式列入今年的預算編列之中,不過礙於IPBPX等相關應用尚未普及,使得整體市場的經濟規模效益尚未顯現。

這樣的情況下,春源鋼鐵雖然積極評估,但並不急於導入,最終仍要考量價格與應用效益。

中華映管資訊部經理黃皇嘉則是表示:「從去年10月開始,中華映管就一直在評估通訊系統整合的可能性」。

不過目前為止,系統整合商也提不出好的解決方案,以中華映管的需求而言,就分別在Skype與微軟的LCS遇到不同的困難需要克服。成本方面雖然還沒有精準估算,但是根據目前的市場態勢發展,價格應該還有下殺空間。整體來說,企業在建置VPN的網路環境之後,就會開始考慮進一步的通訊系統整合,然而,在此同時,也會考量到既有頻寬是否足以因應。文⊙楊惠芬復興航空投資IT新技術以節省營運成本

復興航空資訊部經理陳仁表示,IT投資花在刀口上,只要做了能夠節省經費的IT專案,都是第一優先。

國內航空業者面臨種種挑戰,經營績效上成績也不如以往,但對復興航空而言,許多既有IT系統的維運支出,就是復興航空經營的根本。復興航空資訊部經理陳仁表示,為了節省營運成本、發揮IT投資的最大效益,復興航空不吝惜投資新技術,節省後續營運成本。

復興航空近年來營收大約50億元,而IT支出大抵維持7,000萬元左右,IT預算占整體營收約2%。「其中80%的IT預算,用於既有系統的維運上,」陳仁說,「因為復興航空IT部門人數只有5人,策略委外是復興航空主要的IT策略,」因此,有高達6成IT預算花在委外上,其中,15%IT預算花在應用程式開發,並委由集團子公司負責開發事宜。

復興航空有3個主要的IT系統,分別是營運系統、財務系統和機務維護系統。因為這些系統都需要花錢維持,「IT預算花在其他系統上的錢,算盤就必須打的更精。」陳仁說。所以,復興航空所有IT系統的導入,最主要的目的都是節省或降低現有的營運成本。

陳仁舉例,航空公司有專屬的電報系統,通常採用電報專屬的SITA網路。不過,這種專線在通訊費用上面相當昂貴,去年3月,為了節省電路費用,陳仁參考其他廠商的解決方案,決定採用網際網路的方式,大幅降低專線電路費用。若以臺北對澳門的3條專屬電報線路為例,電路費用從每個月13萬元,降低到每個月3萬元,營運成本節省的成效相當顯著。

航空公司有一些專屬系統,即便昂貴,還是可以再尋找不同的便宜解決方案,例如VPN(虛擬私有通道)或者是網際網路等。陳仁不諱言指出,因為復興航空多數的應用程式都委外開發,一些能夠節省成本的解決方案,委外的廠商就很難主動提供相關建議,「這時候,IT主管是否能夠主動積極,尋找更經濟的解決方案,就是IT主管在企業內的價值所在。」復興航空有語音訂票系統,以往採用中華電信的方案,客服中心每個月通訊成本,都是企業很大的營運支出。他後來尋訪到比較便宜的固網解決方案,評估後,便要求委外開發的子公司,在今年初直接換成比較便宜的解決方案。

為了維持公司營運正常,去年IT支出除了以節省營運成本作為第一優先的導入選擇外,也採用一些低價的替代方案。陳仁說,去年在伺服器資料庫上,就從微軟的SQL Server轉成Open Source,用戶端因為牽涉太廣,並沒有做更動。復興航空3大系統中,除了營運系統對於系統穩定度要求最嚴謹,仍採用IBM的伺服器,並委由IBM代管外,其他對於穩定度要求沒有那麼嚴苛的系統,若不需要工業等級伺服器,則會採用其他比較便宜的電腦伺服器替代。文⊙黃彥棻

櫻花建設做兩岸IT整合以節省IT支出
櫻花建設屬於傳統產業,經營腳步也已經涉足兩岸三地。不過,從今年起,櫻花建設將積極進行兩岸三地的IT整合,該公司資訊部經理江明煌說,透過IT整合可以節省硬體採購和管理成本外,對於大陸IT部門的員工,也可以予以縮減。

江明煌表示,櫻花建設近年來的IT投資,如果沒有新增的IT專案,平均每年1000多萬元。他說,這樣的IT投資,其中的9成,用在既有系統的維護,大抵可以滿足櫻花建設平日營運所需使用的IT系統。對櫻花建設而言,IT部門成員的薪資,就是IT預算最大宗的投資,也因為櫻花建設IT部門同仁都兼具系統開發工程師的角色,江明煌說,人事費用就已經包含系統開發的成本在內。

今年櫻花建設並沒有花大錢在軟、硬體的採購,主要的工作項目在於兩岸三地的IT整合。江明煌指出,櫻花建設採用JDE的ERP,IT部門的人力除了用在系統開發上,很大的一部份也在做系統的維護。今年打算讓中國大陸的工廠,透過VPN(虛擬私有通道)方式,連回臺中總公司的ERP系統,除了授權費用可以節省外,在IT管理與維護上,總公司IT部門同仁也比較得心應手。他說,一旦兩岸三地IT整合完成,未來中國大陸就不需要ERP系統開發和維運的人員,頂多留下硬體維修的人員即可。江明煌表示,這對於IT支出的節省也大有幫助。

櫻花建設追加IT預算情況並不常見,江明煌說,因為當初在預算擬定時,並非閉門造車,而是整合業務部門與內部各單位的需求,做一併的規畫考量,也因此,若因應營運狀況造求需求變更,他指出,「由提出需求的營運單位,做好變更計畫的效益評估,以及可達到的目的,交由總經理批准該筆IT預算的變更即可。」

櫻花建設的IT部門除了滿足營運和內部需求,仍須做一些長遠性的規畫,例如2003年便做好兩岸三地企業內的VoIP(網路語音)系統,而櫻花建設也是少數在臺灣、中國大陸會提供供應商,可以連上ERP系統查詢採購清單。文⊙黃彥棻長春石化將IT預算視作研發

長春石化資訊部部長黃至善說:「很多時候我們提出的方案,連服務商都還沒想到過,當這些應用變成新科技時,價格就貴了。」

長春石化看待IT預算的態度很特別,為了因應該公司日益快速擴張的業務規模,雖然有固定編列預算,但是大多數新的投資,則多將其視為類似研發的費用,勇於嘗試各種IT應用。

這個現象可以從該公司找尋管理車輛方式中看得出來。長春石化資訊部部長黃至善表示,最早該公司是以條碼的方式記錄車輛在廠區的進出,但是由於不便,後來就開始實驗以RFID的方式管理。而後隨著ETC的出現,現在黃至善正在考慮與廠商合作,以自己架設ETC的方式,讓每臺卡車上的ETC裝置就能直接與該公司的管理系統連結。

或許你會懷疑,那先前投資少量的RFID實驗,不就白費了?黃至善說:「我們對於創新的應用,只要主管認同,我們就會在少數定點實驗,然後找尋可以應用的模式。對我們來說,IT投資有點像是研發企業內更好管理效率的經費。」

這就是長春石化對於IT預算獨特的看法。也正由於該公司將IT投資視作類似研發的經費,早在十幾年前該公司就採用了視訊會議系統;3G剛在臺灣開臺時,該公司也立刻就將之做為核心系統ERP的備援網路。這都顯示了該公司不單只是將資訊科技的投資視為固定的支出,而是將其視作找尋更佳管理方式的研發費用。

不過這樣的態度背後,也必須要有一定的要素才能形成。究其原因,黃至善指出,這是因為該公司資訊部門最高主管林顯東的支持才能達成。「上層主管的支持,才能讓我們在思考一個新的創新應用時,較無後顧之憂的去實驗。」黃至善說。

基於這樣的理念,長春石化每年固定編列的IT預算,並不會讓該公司IT部門一個頭兩的大,計算方式往往是以過去的資料乘以一定的百分比得出,而真正創新應用的實驗或建置經費,則多由向上層呈報獲得。一旦決定要採用新的科技,長春石化的資訊部門就會在集團內較小範圍的據點實驗,驗證其可能帶來的效益。以該公司在進行M化時的例子來看,M化最初應用的範圍就在該集團下一家企業的廠區內,實驗業務人員與遠端監控的應用。「我們對待新科技的態度就是思考它能帶給我們工作效益上的好處,很多時候我們提出的方案,連服務商都還沒想到過,」黃至善說,「這樣有個好處,因為大多時候這些可供企業的可能應用變成新科技時,價格就貴了。」

在一般對於大型企業就是要嚴格控管預算的觀念中,長春石化面對IT投資的態度算是一個特例,不過這樣靈活的應用,也使得該公司在業務快速擴張的時候,也能臨機應變,快速建置相關設備,滿足各個據點的需求。此外,敢於實驗創新的態度,也使得該公司能夠應用各種不同的新科技,改善自己的業務運作狀況。「雖然各種新應用的IT投資對我們公司來說並不算太大筆的開銷,但是我還是會找尋最便宜的方式建置。」黃至善說。文⊙劉哲銘

茂德以靈活的手腕運用IT預算

茂德科技資訊長林政宏:「茂德不景氣時,活用IT預算,讓預算執行更為彈性。」

很多不編列IT預算的企業大多認為,每年固定編列預算,IT的建置就必須要跟著預算去執行,由於企業營收變化無法預期,因此,編列IT預算除了在IT建置上被限制住,若企業營收不如預期,IT預算仍無法執行,IT預算等於白編,但這對於茂德科技而言,並非是問題。

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大廠茂德科技,由於DRAM的銷售,每一季都有不同的變化,淡、旺季相當明顯。但大多數的企業,每年IT預算的編列,都會視企業獲利的狀況進行估算,若獲利不如預期時,很多企業往往都是由最高主管階層凍結IT預算執行。

但茂德科技卻是在總經理下令前,就先自行否決,「不要等別人給你刮鬍子,自己要先刮乾淨,」茂德科技資訊處處長林政宏說。

林政宏表示,雖然茂德科技每年都會固定編列IT預算,就算編列了IT預算,並不代表就是一定要執行,IT預算只是個預估。

如果大環境景氣不佳時,雖然並不是每一項系統,都會依照IT預算規畫如期舉行,但攸關企業運作的系統仍是會優先去執行,但若要暫緩執行,也會早一步自行暫緩,但由於金額過大仍須報備上層,林政宏表示,若大型系統要暫緩執行仍會簽核至總經理。

此外,若在資訊長可控制的權限內,林政宏便會主動自行暫緩,林政宏說,「大環境不景氣,能不花就不花。」

茂德科技的IT預算可分為兩種,分別為人事維運與新專案,其中新專案是指大型專案的建置,而人事維運則是指除了基礎維運外,其他較小金額的採購,如個人電腦等。

因此,林政宏便會依照公司的營運狀況自行調配IT預算,比方來說,茂德科技每年都會固定編列個人電腦汰舊換新的預算,但若企業獲利不如預期,林政宏便會自行主動暫緩該項專案的進行。

雖然暫緩了個人電腦的汰換,但由於企業員工普遍都能體認企業表現不如預期,因此,就企業內部管理而言,責怪的聲音也跟著下降,林政宏說,「不景氣時,IT政策容易執行,但企業獲利佳時,員工的要求也跟著提升。」文⊙林文彬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