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c和過去麥金塔電腦最大的不同,是走向教育市場和家庭市場,因此在軟體搭配上,也以教育軟體、電腦遊戲等消費性軟體為主,蘋果將會加強這些軟體的經銷管道,並積極與台灣本土軟體業者聯絡,開發Mac平台的軟體。

iMac今天(10/19)在各界期待下登場,然而,除了硬體之外,iMac是否有足夠的軟體支援,也是影響市場接受度的重要關鍵。對Mac作業系統來說,目前相容的仍多為英文版軟體,iMac的推出,對台灣軟體業者開發中文版的Mac平台產品,將可能帶來相當的刺激。

美商蘋果電腦台灣分公司總經理張鴻瑜表示,iMac和過去麥金塔電腦最大的不同,是走向教育市場和家庭市場,一改過去專業電腦的形象,因此在軟體搭配上,也以教育軟體、電腦遊戲等消費性軟體為主,蘋果將會加強這些軟體的經銷管道。

張鴻瑜指出,過去台灣本土的軟體業者,開發在Mac平台上的產品較少,但隨著iMac在世界各地引發的熱潮,近來也有不少台灣軟體業者主動與蘋果電腦聯絡,表示在Mac平台開發軟體的意願。他認為iMac對於蘋果電腦和台灣軟體業者間的互動極有幫助。

對消費者來說,除了考量電腦硬體的效能外,相容軟體的多寡及價格更是購買新電腦的重要考量。而對蘋果電腦來說,由於Mac電腦採用自成一格的Mac OS作業系統,硬體與軟體間更形成了「雞生蛋、蛋生雞」的共生狀態。只有足夠的軟體支援,才能促進消費者購買意願;而唯有硬體在市場達到一定的佔有率後,軟體業者才有意願開發在Mac平台的產品。

過去除了Adobe系列專業影像、繪圖軟體已推出Mac中文版的軟體外,Mac中文版的軟體可說十分有限,多為國外進口的PC/Mac雙平台版本,由台灣代理業者進行中文化,如憶弘、光復書局發行的遊戲及幼教產品。只有少數中文軟體如譯典通、太易資訊的鵝媽媽說英語系列、康軒文化的國小教學系列等,曾開發Mac平台的軟體。Mac玩家能選擇的多半為原文軟體,若想使用中文介面,只能靠熱心玩家提供的介面轉換程式(patch)。

iMac所附的軟體,除了作業系統Mac OS 8.1之外,還有ClarisWorks辦公室整合軟體、網景的Navigator及微軟IE瀏覽器、微軟電子郵件軟體Outlook Express、FAXstf傳真軟體、Kas Photo Soap SE影像處理軟體及MDK等遊戲。其中除了ClarisWorks和Navigator之外,其他皆為英文版軟體。台灣微軟桌上系統事業處協理邱麗孟表示,微軟雖然也曾推出Mac平台的產品,如MS Office等,但目前並不打算中文化,主要仍是考慮市場的需求量。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