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象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葉肇元

「打造骨髓抹片分類計數AI的難度非常高,不只是雲象代表作,也代表臺灣有能力做出世界級產品。」雲象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葉肇元話鋒一轉,「但說真的,就商業價值而言,一家新創公司這麼做不太好。」

這句話,道出了許多臺灣醫療AI新創面臨的困境。

以數位病理服務起家,後納入病理AI開發雙管齊下發展

雲象科技以數位病理平臺起家,後來主攻病理AI,雙管齊下發展,目前全臺已經進行病理科數位轉型的醫院中,有近七成採用了雲象的數位病理系統。這對一家2015年才成立醫療AI新創來說,這是非常不容易的成就。

所謂數位病理,是將傳統玻片樣本數位化,讓病理科醫師在電腦上直接查看組織切片樣本,尋找病變之處,不用像過去得用顯微鏡來檢視玻片。在這個數位化的基礎上,還能進一步發展病理AI,用經標註的數位病理影像來訓練模型,讓AI學會辨識特定疾病病徵或細胞,輔助醫師診斷。

數位病理和病理AI這2項應用,更有機會解決醫院臨床流程上的痛點。實體玻片樣本最大的麻煩是,民眾要去第二家醫院、取得醫師判讀病理切片的第二意見時,得請原檢查醫院,寄送玻片樣本到第二家醫院才行,這個過程漫長,還可能延誤最佳治療時機。玻片影像一但數位化,就能解決實體寄送問題,甚至,病患還更容易去國外就醫、取得第二意見。

病理AI則可以用來提高診斷品質。「一般民眾可能不知道,病理科的診斷敏感度不是百分之百,」葉肇元指出,病理科醫師辨識有患病者的能力並非100%,且在臺灣病理科醫師人力吃緊、診斷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其判斷力更容易受限。

雲象科技曾做過一項研究,探討病理科醫師對於胃癌淋巴結微小轉移敏感度。他們發現,臺灣病理科醫師的敏感度為81%,比世界水準高出許多,但這仍意味著,100個被癌症侵犯的淋巴結,還是有19個可能被醫師遺漏掉。若搭配AI輔助,雲象團隊發現,醫師的診斷敏感度可提升到96%。「這對病患來說,是個非常大的改變!」他說。

數位病理結合AI輔助,正是雲象科技成立的起心動念。

3大里程碑驗證技術和市場能力

早年,雲象科技以研發數位病理平臺起家。但葉肇元認為,醫院病理科的數位化若無AI加值,就難以推動轉型。因此,雲象自2017年開始發展AI,將自己定位為AI驅動數位轉型供應商角色,推出醫療影像AI建置平臺。2018年,嘗試於全玻片影像中辨識鼻咽癌組織成功後,很快地在隔年獲得長庚醫療體系青睞,銷出數位病理平臺,成為雲象第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他們在2018年,也悄悄地挑戰了一道世界級的難題,聯手臺大醫院血液科專家,要打造骨髓抹片分類計數AI。因為骨髓造血細胞是判斷許多血液疾病的重要因素,這項專案在醫學上非常有價值,但難度也特別高。過往最大挑戰是,這類細胞的計數,非常仰賴人工判斷,尤其需要經驗老道的專科醫師才能分辨,每一次判讀,至少得檢視500顆細胞才能更準確地判斷,一位病人至少得花上20分鐘。因為棘手,這類AI的應用在世界上非常少見。

為挑戰這個難題,團隊採用了臺大醫院近千例骨髓抹片影像,總共包含近60萬顆骨髓細胞,來讓院內資深血液科專業醫師和醫檢師標註,供AI模型訓練使用。不只如此,雲象自己還聘請30年經驗專家,成為內部標註人員,來協助模型發展。完成訓練後,他們測試,模型不僅能分辨15種細胞,還達到94%的正確率,並能將原本20分鐘的人工判讀時間,縮短為5分鐘。

他們在2020年正式發表了這款骨髓抹片分類計數AI,隔年取得衛福部食藥署TFDA和歐盟智慧醫材認證。在開發過程中,他們還建置了世界最大的骨髓抹片影像標註資料集,至今累積230萬次標註紀錄。

這是雲象的第二大里程碑,意味著雲象有世界級技術能力,來解決臨床需求。「這是個非常艱鉅的任務,」葉肇元指出,骨髓抹片分類計數AI的成功,不只要整合專家人力和龐大資料,還需要技術突破與溝通能力。因為,2017年,新一代深度神經網路架構Mask R-CNN問世,隔年,團隊就用來訓練骨髓抹片分類計數AI,要來解決困難的影像辨識問題。「這是非常新的嘗試,」他表示,團隊透過複雜的AI調校,終於成功發表骨髓抹片計數AI,成為一項新技術應用的突破。

在這項工程中,團隊還練就良好的溝通能力。因為他們聯手美國、日本血液科專家,不只面對日本專家需以日文溝通,還得時常舉辦專家共識會議,來取得骨髓細胞分類的共識。這個專案的成功,代表雲象有能力跨國溝通、取得多方專業共識。

緊接著2021年,雲象迎來第三大里程碑。那年,他們發表大腸鏡即時瘜肉偵測AI,這套AI自2018年開始發展、由臺大醫院和國泰醫院共同參與開發,使用了將近40萬張腸道內視鏡影像訓練而成,準確率達到95.8%。這套AI可在醫師進行大腸鏡檢查時,即時框出肉眼難辨的瘜肉,輔助診斷。這套AI系統,還在隔年獲衛福部TFDA智慧醫材認證,已能進入市場,成為大腸鏡檢查的幫手。

葉肇元將這套AI視為一大里程碑的原因是,不僅醫師認為大腸鏡即時瘜肉偵測AI好用,醫院也願意買單。因為,這款AI可用於民眾自費健檢項目,等於醫院導入後,可從民眾端回收成本,讓這款AI更容易發揮商業效益,是雲象取得市場需求和臨床需求平衡的代表作。

從第3個里程碑思考產品設計方向

大腸鏡即時瘜肉偵測AI的出現,讓雲象意識到,產品選題和設計導向,也有辦法兼顧臨床和市場需求。

由於臺灣既有健保制度,無法給付醫療AI,亦即就算醫院花成本導入、在診間使用AI輔助工具來提高診斷準確率,也無法透過健保申報取得回饋。這就造成,醫院採購成本難以回收,不只降低醫院採購AI系統的意願,也不利於醫療AI軟體廠商和新創生存,甚至對廠商投入研發、創新來說,難有正面幫助。

骨髓抹片計數分類AI就是一例。葉肇元指出,該AI鎖定即將確診白血病的患者,這類病患人數少,且醫療過程中幾乎不會有自費項目,大多是健保給付項目。因此,要說服醫院採購這套AI系統,就「有挑戰性。」

相較之下,大腸內視鏡屬於自費健檢項目,民眾本就願意自費進行大腸內視鏡檢查,若加上AI提升診斷品質,民眾也較有意願多出一些成本,來使用AI輔助診斷。所以,這套AI的商業機會比骨髓抹片計數分類AI要高,雲象也從中體悟到如何拿捏臨床與市場需求,「這是我們學到最重要的一課,」葉肇元說。

因應臺灣智慧醫材發展痛點提出3大建議

雲象是臺灣第一波醫療AI浪潮掀起時就成立的公司,一路發展至今,葉肇元觀察,在臺灣健保制度下,如何兼顧市場和臨床需求,不只是他們面臨的挑戰,也是臺灣發展醫療AI時,必須面對的課題。

他認為,有幾種方法可解決這個痛點。首先是提高健保預算總額,因為,臺灣目前的健保預算總額只占國內生產毛額(GDP)6%,不只低於鄰近的日、韓等國,也比多數已開發國家還低。

健保預算有限,又要將醫療AI多納入給付範圍,勢必會排擠其他基礎照護項目。葉肇元認為,以臺灣健保預算8千多億、占GDP 6%的條件來討論智慧醫材發展,相當奢侈,應先提高健保預算總額、填補基礎健康照護不足,比如解決缺藥問題後,再來談醫療AI等智慧醫材是否納入給付。「應該仿照韓國,將健保預算總額提高至GDP 8%,臺灣才能解決基礎照護問題,也才有餘裕發展智慧醫材產業,」他說。

不只從國家角度出發,從商業保險角度切入、建立外溢保單制度,也是另一種可行方法。意思是,保險公司可提供私人保單,來支付民眾使用醫療AI等智慧醫材項目,醫院可從中回收投資醫療AI的成本。不過,要做到這一點有許多挑戰,得先凝聚保險公司、醫院和智慧醫材廠商共識,建立計算基礎才行。

另一個建議是建立自費機制,來讓患者選擇付費使用AI輔助診斷。葉肇元指出,在流程上,醫院可申請自費碼,來處理患者自費項目,比如,外科醫師要替病人開刀前,可先告知患者,手術檢體送至病理科判讀時,患者可選擇自費,來使用AI來輔助診斷,得到更精準的結果。

下一步瞄準市場導向開發和AI技術發展

回到雲象本身,這2年來,他們的發展相對沉靜。但提起下一步計畫,葉肇元表示,他們瞄準健檢自費項目,要開發相關AI產品,同時也要持續運用在臺累積的開發技術和經驗,來拓展海外市場,特別是德國與日本。

因為,他們2022年從飛利浦等國際大廠中脫穎而出,獲得德國頂尖醫院圖賓根大學附設醫院的病理數位轉型標案,要導入雲象數位病理平臺與病理AI應用。在日本,他們則獲得製藥大廠小野藥品的投資,也有合作專案進行中。

除了市場布局,雲象也同步鑽研AI技術本身,特別是Transformer模型架構,要來探索以一套基礎模型為基礎、發展不同分支應用的可能。因為,雲象一直以來都針對不同專案,從零打造個別模型,發展起來較複雜。因此,他們希望從Transformer中,探索出下一個病理AI技術的突破口。

 CEO小檔案 

雲象科技執行長葉肇元

學歷: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

經歷:臺大醫學系畢業後,至美國南加州大學攻讀病理學博士,期間利用進階光學顯微技術研究組織發育細胞動態時,發現自己對電腦演算法應用於影像分析的優異效能印象深刻,遇見其提升醫療品質的潛力,於是離開學術界,回臺於2015年創立雲象科技,擔任執行長至今。

 公司檔案 

雲象科技

地址: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7段508號15樓

成立時間:2015年

主要業務:提供病理科數位轉型服務,包括數位病理平臺與病理相關AI產品,如大腸鏡瘜肉偵測、骨髓抹片分類計數等,並取得多項醫療器材認證

員工數:80人

網址:www.aetherai.com

執行長:葉肇元

 公司大事紀 

2016年:完成首項專案:全玻片影像循環腫瘤細胞電腦輔助偵測

2017年:與林口長庚醫院合作;推出醫療影像AI建置平臺

2018年:與匹茲堡醫學中心、臺大醫院、臺北榮總、長庚醫院等醫院合作,訓練多種AI模型

2019年:研究深度學習用於全玻片醫療影像分析

2020年:為臺大醫院、長庚醫療體系導入數位病理系統,與AI輔助診斷應用整合;發表骨髓抹片分類計數AI

2021年:骨髓抹片分類計數AI取得衛福部智慧醫材許可;發表大腸鏡即時瘜肉偵測AI和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結節AI偵測;與臺灣諾華、林口長庚醫院合作進行血液癌症AI輔助診治研究;研發運用全玻片影像,免細節標註可直接訓練AI的技術,發表於《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2年:完成1億5千萬新臺幣A+輪募資;大腸鏡即時瘜肉偵測AI獲衛福部智慧醫材認證;於德國圖賓根大學附設醫院導入數位病理與AI應用;與國泰金控合作核保AI醫療影像應用

2023年:持續擴大國際合作、加強AI技術在臨床應用的研究與開發,特別是Transformer架構研究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