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一封電子郵件信,改變了一位在美國研發系統軟體超過20年的工程副總的後半生。那時,臺大電機系校友內部郵件群組信中,出現了一封特別的徵才信引起校友們熱烈討論。這是由當時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電腦科學系擔任教授的闕志克發出的招募信,透露了工研院計畫投入上億資金,來研發一套能打造出Google級資料中心的臺灣自有技術,闕志克想號召系統軟體研發人才共組雲端OS團隊。同是臺大電機校友的雙子星雲端執行長符儒嘉,也看到了這封信,從此,改變了他的人生旅程,結束了20年旅美職涯,成為了臺灣發展雲端OS自有技術之路的核心推手之一。
符儒嘉在美從事系統軟體研發超過20年,曾在IBM、Amdahl、Sun、Interwoven任職,已擔任到工程副總級的職位。2009年,當時英國Autonomy買下了Interwoven,符儒嘉正考慮是否要轉任其他公司,看到了這封徵才信覺得很有意思,和闕志克詳談了解情況後,決定回臺加入,成了工研院雲端OS(ITRI cloud OS)團隊的第三號員工,也就是在雲端運算行動應用科技中心(簡稱雲端中心)下,率領系統軟體組,負責開發雲端OS的軟體。
要將軟體研發視為工程來管理,而非藝術創作
符儒嘉觀察,想要開發雲端軟體,臺灣不缺技術或人才,而是缺乏了一套軟體研發的方法(Methodology)。「研發軟體要視為工程來管理,而非視為藝術。」他說,大部分藝術作品會因創作者的情緒而影響了作品好壞,但工程作法則是講究品質一致,能夠建立一套像生產線的流程,即使重複執行,每一次的成品都有一致的品質水準。工程作法就是將工作拆解成一道道執行程序、模組化且功能清楚畫分的產品設計,再建立環環相扣的工作流程來組合出成品。
「工程化的流程對系統軟體研發特別重要」符儒嘉說,也因此,他返台後第一件事就是將美國軟體大廠慣用的整套敏捷開發和CI持續整合流程的作法,帶進了臺灣雲端OS團隊,作為開發軟體的標準工作流程。
雲端平臺與系統軟體的本質都是資源管理
符儒嘉認為,雲端是19世紀網際網路世界出現後的結果,這並非新技術,而是一種典範轉移。不過,也正因如此,只要了解了變革前後的差異,符儒嘉過去幾十年開發系統軟體的經驗,也能沿用於打造雲OS。他解釋,系統的本質是資源管理,以電腦來說,內部處理器、記憶體、硬碟都是資源,當系統運轉時,對這些資源的使用都是獨占的(Occupation),因此得有一套排序作業方式,系統就需提供像排序這樣的服務來讓系統順利執行,其他還有很多種服務,即使是一臺電腦上的系統軟體,也就像是很多服務集結而成的分散式系統。
雲端是一種分散式運算的工作,將大型工作區分成小區塊後,分配給眾多電腦讓其各自進行運算,最後彙整結果。雲端系統也是分散式的系統,特性是用多少給多少,同時有能力提供可以不斷擴充的空間,而且容易搬移,可儲存於雲端,或在筆腦、平板等行動裝置上,這些就是雲端的資源管理。只是過去系統軟體的考驗是,服務延遲時間是以毫秒為單位,而現在上了雲端,呼叫一項服務的延遲等待的時間,則可能會達到分鐘等級。因此,符儒嘉表示,雲端系統的設計更複雜,本質如同系統軟體也是資源管理。
採取硬綁軟策略,借助臺灣硬體優勢打天下
工研院內部部門分為兩種,一種是領域性研發的單位,如資通所、生醫所、電光所等負責推動各領域研發專案。另一種則偏重於單一專門技術的任務型單位,稱為焦點中心,如雲端運算中心,當焦點中心在特定技術累積一定成果後,就會並回鑽研特定技術到一定程度後可能併回某一所,或獨立成為公司進入業界。當符儒嘉決定回臺加入工研院時,他預想到,未來雲端中心也可能轉型為一家新創公司。
儘管雲端中心剛成立時,因為貨櫃式資料中心議題火熱,所以,雲端中心以打造出整套貨櫃式資料中心為目標,但其實,符儒嘉表示,雲端中心一直是聚焦於軟體發展。從雲端中心的組織分工就可見一般。
當時雲端中心內部按功能分成3組,包括了H、S和C組,如H組負責Hardware、S組負責Software,而C組就是Cloud。符儒嘉笑說,有趣的是,就算是H組,它也是開發硬體需要的驅動程式,也是軟體研發工作。
符儒嘉表示,臺灣多年代工發展,已有很好的伺服器硬體生產能力,因此,雲端中心採取的是硬綁軟的策略,與擅長伺服器相關設備生產的臺灣企業合作,由雲端中心發展軟體,來打造出一套All-in-One的解決方案。因為這種透過一套通吃機房所有功能的產品,更能降低成本來和國外由個別廠商產品組合而成的較高成本機房建置。
儘管後來工研院這套貨櫃式資料中心在市場上的成果不盡理想,不過符儒嘉始終認為,臺灣應該採取「硬綁軟」的策略,借助臺灣過去在硬體的優勢,整合軟體,發展出臺灣獨有的雲端品牌,再推廣於世界,而不是只靠軟體打天下。這也正是雙子星雲端現在的戰略方向。
OpenStack變紅海,切入利基市場才能創造差異化
雙子星雲端去年12月創立後100天,這個在工研院磨了5年研發雲端OS的團隊,就完成了第一項成果。雙子星雲端打造的IaaS層管理軟體,不只支援工研院雲端OS,還能支援國外火紅的OpenStack。符儒嘉表示,對OpenStack的支援,是打開市場的敲門磚,非做不可。例如有家想要打造自有醫院健康照護資訊系統的醫院,就因雙子星雲端產品支援OpenStack後才願意採用。而今年OpenStack大力擁抱Container,符儒嘉說,OpenStack市場愈來愈大,非支援不可。
但為何直到現在才支援OpenStack?符儒嘉笑說,2010年成立團隊時,根本沒人聽過OpenStack,因此才選擇自己打造工研院雲端OS。儘管後來OpenStack火紅了,也因中心設立是以打造自有軟體為主而無法改用。但在成立公司之後,符儒嘉不只率領原有雲端OS團隊核心成員獨立,還直接沿用了他在工研院團隊中一手打造的敏捷開發和持續整合(Continuous Integration,CI)系統和流程、系統整合測試(System Integration Testing,SIT)作法。符儒嘉表示,採用敏捷開發和持續整合的好處是,能盡早發現軟體的臭蟲及時修復。「越晚發現,解決問題的成本越高。」他說,也因為過去5年對系統軟體研發的經驗,加上這套開發流程,才能3個月就快速讓產品支援OpenStack。
不過,OpenStack已趨成熟,不論IT軟硬體大廠都擁抱它,甚至連白牌、黑牌伺服器也紛紛出籠站在OpenStack肩膀上來推出產品。符儒嘉說:「OpenStack儼然快從藍海變成紅海。」
「OpenStack這套IaaS軟體,是一套對讓任何平臺或廠商都平等的系統(Equal system),它的出現提高了IaaS平臺的共通性(Commonality)」,可說是人人機會均等,目前全球一、兩百家公司投入OpenStack研發,所以,「若只著重於發展IaaS層產品,很難創造更多利潤。」符儒嘉表示。要面對這些來勢洶洶的競爭廠商及大鯨魚們,雙子星雲端選擇以中低價位產品切入,目標是成為市場的「Second Choice」產品,尤其要鎖定區域型規模的企業。
雙子星雲端的策略還不只如此,符儒嘉表示,即使開源的OpenStack免費,但綁上知名廠商的產品後仍要價不斐。再加上,大廠資金優渥可以承受長期虧損,「只靠壓低價錢打仗,絕對不會是一場好仗。」長遠來看,他認為:「串聯起臺灣上下游產業鏈,以硬綁軟布局打這場仗,才有勝算。」這也是他從工研院時期一直以來的堅持。
因此,符儒嘉認為:「要找出屬於自己的路,就是要走利基市場(Niche market)」例如研究特定應用層面,從既有市場內找到那些被忽略的小市場,從中挖掘需求,再利用專業化經營來打造出有利潤的產品,並搭配PaaS層的供應管理服務。「要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做出和別人不同的事,有了口碑及實力再開始擴充版圖,這是臺灣軟體應該要走的路。」符儒嘉說。
結盟垂直產業夥伴,打造非通用型雲端產品
所以,符儒嘉上任一百天內的另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找到合作夥伴。一方面延續原有硬綁軟策略,尋找臺灣硬體製造商合推,如雙子星雲端已發表的整櫃式產品。另一方面也尋找軟體合作夥伴。不過,符儒嘉說,他們不是要找一群同質性高的軟體同業來打群架,而是要和專供產業的軟體公司,打造非通用型的解決方案,如視訊監控雲(Video Surveillance)、軟體開發運營雲(DevOps Cloud)等垂直產業領域的解決方案。
不只鎖定臺灣國內利基市場,符儒嘉也有一套打入國際市場的想法。他認為,以新創公司的規模要提供全球直接銷售並不容易,因此,雙子星雲端採取借力使力的方式,透過已在國際市場深耕的企業或國外公司合作,例如目前已與美國軟體業者簽訂經銷合約,因為美國法規較其他國家透明,因此會是雙子星雲端目前拓展業務的主力市場。
符儒嘉更期許自己,未來要以臺灣自有品牌,將國產的雲端解決方案攻入國際市場。採訪當下,他拿起自己的手機說,目前只能在手機上執行的單機版App非常少,甚至不到5個。這意味著,多數手機App都有後端平臺,這代表了背後有一群服務供應商,鎖定這些提供後端服務平臺的需求市場。
「這才是臺灣做莊的機會。」符儒嘉說,雙子星雲端的目標正也是專供這類市場的雲端產品。他以汽車來比喻,雙子星雲端不是賣汽車本身,而是打造出車內的引擎,臺灣企業不需要總得進口國外價格昂貴的引擎,符儒嘉想要打造出一套像是國產引擎的雲端產品,也能提供不輸國外品質,甚至更好的雲端軟體。
從以往擔任工研院雲端中心系統軟體組組長轉變成雙子星雲端的執行長,符儒嘉覺得,過去腦子使力只須專注技術,現在腦子、眼睛、耳朵得同時動作,用較高的視野看事情,除了技術,更得眼觀四方、耳聽八方,了解營利、市場、商機等。
更重要的是,成立新創公司後,他也要培養員工具備自己做決定的能力,引導他們考慮的不是只有當下的工作,還要思考工作背後的意義。符儒嘉說,公司的員工及客戶互動機率和以往在工研院時期更多,因此,得提升員工的自主能力。首先要了解顧客需求,再來就是能放膽做決定。就算決定錯了,再想辦法修正就好,他說:「愈早發現錯誤,風險愈低,如果不做,就永遠不知道對錯。」
CTO小檔案
符儒嘉
雙子星雲端執行長暨技術長
●學歷:美國賓漢頓大學電腦科學系碩士
●經歷:臺大電機系畢業後即前往美國攻讀碩士,曾任職於IBM、Amdahl、Sun、Interwoven從事系統軟體研發超過20年,2009年回臺加入工研院雲端OS團隊成為第三號員工,擔任系統軟體組組長,並一手建立了百人雲端OS團隊所用的開發流程和CI系統。2014年年底工研院雲端OS團隊獨立為雙子星雲端運算公司時,成為其執行長兼技術長一職。
公司資訊
雙子星雲端
●總部:新竹市公道五路二段158號
●成立時間:2014年12月11日
●主要業務:公有雲、私有雲Turnkey Solution(包括Gemini Cloud OS與Gemini PaaS)
●董事長:洪志峰
●總經理:符儒嘉
●資本額:1.4億元
●員工數:23人
公司大事記
●2009年10月:工研院成立雲端中心
●2014年12月:雲端中心獨立成雙子星雲端
●2014年4月:與美國代理商iwNetworks簽約合作
●2014年6月:支援OpenStack
熱門新聞
2024-11-29
2024-11-20
2024-11-15
2024-11-15
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