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臺北市建國中學附近的一條小巷子裡,悄悄出現了一間工作坊Fablab Taipei。這間看似普通的民宅,裡面卻像是一間充滿各式各樣工具的設計工廠,不只大小規格齊全的各式木工、鐵工具,甚至連當紅的3D印表機、可精密加工的雷射切割機、工業生產專用的先進數控先床都有。
這裡是臺灣最早成立的一間自造銑者空間(Maker Space),人人都可以來這裡免費使用這些工具打造自己的作品。設立一年來,超過3千多人,來這裡享受自己動手創造的樂趣,甚至有大學生在這裡製作出了一臺會爬會動可操控的多足機器人。來這的人們,喜歡稱自己為自造者(Maker)。
這不是臺灣獨有的現象,早在數年前,全球早就吹了一波Maker運動,各地成立的自造空間超過1千間。歐巴馬更在2012年大舉購買3D印表機和雷射切割機,計畫4年內在全美校園成立自造空間,來培養新世代的Maker人才。這股風潮從去年開始吹向了臺灣,一年來,全臺先後陸續出現了9個自造者空間,散布在臺北、臺中和臺南。
就連今年臺灣最大的開源社群聚會COSCUP,也以Maker精神作為主題。向來是自己的軟體自己寫的開源IT人,現在更進一步擴大到軟硬體整合,要自己動手來打造各式軟硬體整合作品。
傳統的Maker大多是自己動手組合的DIY,組合出各式木工家具、裝設居家生活用品。但這一波Maker風潮則是懂得善用數位製造工具的創造者。數位製造工具如3D印表機、雷射切割機、數控工具機,簡化了產品外型的製作難度,而運用開源硬體技術的微電腦晶片,如Arduino或樹莓派晶片(Raspberry Pi),則大幅降低了內部軟硬整合和自動控制的門檻。
即使不諳軟硬體的人都能很快上手,控制各種感測裝置、控制零件、電子裝置、Wi-Fi或藍牙傳輸機制等,來打造出一臺電子設備。
例如虎尾科技大學動力機械系有位學生張東琳,在大二時就能利用Arduino控制晶片,結合GPS定位模組、GSM通訊模組和化學感測器,花了5千多元零用錢,半年就打造出一個無線水質監測器,還結合Google Earth介面開發了一個遠端監控系統,能自動蒐集來自水質監測器發送的訊號,將即時水質資訊標記在3D圖資上瀏覽。
張東琳在北港溪上游投下了這個監測器,花了一個禮拜的時間,監測器從上游飄到下游,蒐集了北港溪流域超過300個地點的水質資訊,包括了水溫、酸鹼值、氧化還原值、電導度、溶氧量和濁度等政府水質監測常見數據。
相較於張東琳,採人工量測的環保署,儘管可以蒐集更多水質資訊,但是每個月只蒐集到了北港溪上中下游共9個地點的水質資料。一個大學生DIY的作品,做到了政府還沒實現的效果。
甚至,張東琳還不滿足,他更進一步使用開源飛控系統,來操控上網買零件組裝的多旋翼無人飛機,遙控投放和回收這套水質監測模組。他只要待在家裡,就能出動飛機到航程內的溪流檢測水質,監測模組會將水質資訊透過3G訊號,回傳到張東琳的電腦螢幕上呈現在Google Earth地圖上。
儘管私人量測記錄無法做為裁罰依據,但遠端即時監控水質的能力,更能及時發現惡意廠商偷排廢水,彌補環保署每月只量一次的監測空窗期。這套大二生打造出來的系統,連環保署官員都稱讚。
過去,由專業電子技術能力、獨門技術操控的晶片以及多年積累的老師傅精熟手藝所築起來的門檻。借助各種方便的數位製作工具,現代Maker能輕易地越過這個門檻,將腦中的點子實做出種種創作品。就像是哆啦A夢能從口袋中,不斷地拿出各種神奇寶物一樣,Maker們也能如此。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2025-01-06
2025-01-07
2025-01-08
2025-01-08
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