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開發者,都曾經歷過Telnet BBS、Web BBS、各種Web 2.0概念形式的討論版、社交網站社團,甚至行動裝置上的群組、論壇的發展過程,許多人一致的感覺是,現在技術論壇經營,特別是集中式的論壇,已經難再有過去的人氣,這不能完全說是壞事,只是當討論從集中走向分散之餘,需要謹防的是,創造出知識的黑洞。

令人懷念的集中式論壇

身為開發者,過去印象最深刻的是哪幾個技術論壇呢?對我來說印象深刻的幾個,早期有Telnet BBS各個程式設計主題的連線板,後來有藍色小舖、程式設計俱樂部、酷!學園等,而最令我懷念的,莫過於過去集中討論Java主題,力道最為強勁的Javaworld@TW,這幾個過去不少程式人也很熟悉的論壇,到現在雖然都還存在,不過許多人也都能很明顯地感受到,已不復見過去討論的熱絡程度。

過去這類集中式論壇的熱絡有其背景,以前要架設一個可以集中討論的站臺有其成本,必須有網路、電腦等硬體設備,也要有懂得管理系統的人員,不少網站的站長,一開始都是在家裡或宿舍中,硬是騰出一塊空間來擺放主機等設備,多半也是自掏腰包,負擔軟硬體等成本,因此,能有個符合自己興趣的主題論壇存在,大家就會異常珍惜,除了在上頭發問之外,只要有能力,莫不致力於解答問題或分享心得。

以過去我積極參與的Javaworld@TW為例,那時我會不斷地撰寫相關Java文件,多半也是由於有它的存在;由於有足夠的人集中在這上面討論,不單只是問題能獲得迅速的解答,也產生了許多優質的討論內容,而這些內容以吸引來更多Java的使用者,從而產生更多的主題與討論,那時論壇人氣極為熱絡,更有人直接以只要論壇停機個幾小時(有次甚至是幾天),就會令人渾身不舒服來形容。

早期架設網站不方便,因而可讓開發者在上頭發表一些技術文件,這也是過去論壇存在的作用之一。後來各個部落格平臺的興起,或許是開始影響這類集中式論壇生存的開端,大家漸漸地在一些易於開設部落格的平臺上發表文件或想法,論壇逐漸成了發布文件通知的一個場合,而這功能也逐漸被RSS相關訂閱服務給取代,論壇上少了許多主題發布,討論也跟著少了許多,而有些與文件相關的討論,也開始往各部落文件下的留言板分散。

更多論壇功能被取代

過去一個集中式討論的論壇,有個重要的功能,由於討論的人夠多,開發者可以從論壇上瞭解各種技術主題的活躍程度,知道目前有哪些技術趨勢以及大家關心的話題,而由於一些Web 2.0服務的興起,像是Dig這類功能,以及後續更開放的GitHub等平臺推出的統計服務,都逐漸取代了論壇在這方面的功能,。

論壇過去也常是人們,簡單發表一些想法的地方,有時雖然只是幾個字,不過往往會引發後續不少精采的討論,而隨著Twitter這類微網誌興起,人們一些簡單的想法,也開始在各自的微網誌帳號下發表,至於後續的討論,也就成了跟隨者(follower)各自的轉推或回應。

就連論壇最核心的功能,也就是在遇到問題時尋求答案,也被搜尋引擎給取代了不少,這實際上應該是好事,畢竟過去論壇上也會建議使用者在發問時,儘量利用論壇搜尋功能,看看是否早就有相關討論或解答,以避免重複發問,現在,懂得利用搜尋引擎的開發者,可以直接在網路某個地方找到解答,而過去這類問題往往會在論壇引發深度討論,如今就少了這類機會。

社交網站的興起,可說給了論壇致命的一擊,這其實幾乎就是指Facebook,由於具有通知、推薦等功能,且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帳號下加入某個社團,任何人也都可以完全不需要任何成本輕易地開設社團,使得社團如雨後春筍般成立,這對於某些小眾社團本是好事,不過,卻也造就了許多主題、性質重複的社團,甚至有同一主題下,各立山頭、勢不兩立的兩個或多個社團存在。

知識的黑洞正在擴大

集中式討論的論壇上原本該具有的內容資訊,逐漸被分散,其實這些被分散的內容,若能有被搜尋引尋納入的可能,也不能說完全是壞事,至少這代表了每個人有選擇資訊發表與討論場合的自由度,也能少掉一些過去偶而會上演的對抗管理者戲碼;不過,近來的趨勢是,網路上正在產生一個個將搜尋引擎拒於門外的服務,而這些服務創造出的知識黑洞正在逐漸擴大!

造就這個問題的平臺之一是Facebook,由於Facebook太方便且越來越多人使用,造成了越來越多的討論往Facebook集中,特別是新生代、從一開始就習慣Facebook的開發者,最常直接利用Facebook討論,然而,只要出現在Facebook的資訊,無論是塗鴨牆、部落格或社團討論,幾乎就無法搜尋。

若曾經在某個社團中發表過某個主題,或者是參與過某個討論,大概只要一個月之後,就連本人都沒有找回它們的可能性,這就是為何,我多半只是在Facebook中發布鏈結,而避免在Facebook社團中進行討論,要是真的有不錯的討論,我能做的補救,就是針對PermaLink做Bookmark,自己都找不出來了,更別說叫社團使用者先搜尋舊文,看看有無相關討論了。

有些內容農場或論壇,採取了按讚或加入專頁才能看全部內容的方式,也助長了知識黑洞的擴大,當然,Facebook若自己能把搜尋功能做好,基於商業考量,將其他家搜尋引擎拒於門外,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問題就在於,目前還看不到Facebook本身具有完善的搜尋機制,有些外掛試著為它加上搜尋能耐,不過終究能做到的事情有限,Facebook聲稱已在測試搜尋功能,目前也只能期待將來真的能推出且功能堪用。

近來有個助長知識黑洞擴大的趨勢,就是行動裝置App,一些通訊軟體加強了群組甚至有了論壇的功能,目前確實也看到幾個技術群組,老實說,這真的不是個好現象,這類行動裝置App多半沒有將完善的搜尋功能考量進去,聊聊天、打屁可以,將來若真的像Facebook那樣,未來有更多人使用,從而越來越多人認真地開始在上頭討論起來的話,將會重蹈資訊無法搜尋的覆轍。

創造可搜尋的內容

當然,這並不是代表,開發者必須想辦法回到過去集中式的論壇,沒有融入更多開放元素的這類傳統論壇,終究會持續式微,而且,過去論壇擔負的一些功能,現在有些服務平臺確實能更好的取代,只不過,在選擇這類替代的服務平臺發布資訊時,應當留意一下所創造的內容,是否具有被搜尋的可能性。

開發者幾乎都知道Stack Overflow,它是一個融入許多開放元素的問答網站,長久以來累積了許多的討論內容,許多問題都可以在上頭找到答案,除了本身提供的搜尋機制之外,搜尋引擎也可以找出上頭的資訊,許多時候,開發者的搜尋引擎結果頁面上列出的鏈結,就是來自於Stack Overflow。

開發者應當慎選那些具備完善搜尋機制,或者是對搜尋引擎友善的平臺發布資訊或進行討論,至少應該避免在Facebook的部落格發表文件,若不得已,要在Facebook社團進行討論(畢竟現在風潮很難改變了),將重要的資訊另行整理至可被搜尋的平臺,會是比較好的方式。

至於行動裝置App中內建的聊天室、群組或論壇功能,如果沒有搜尋機制,甚至連備份功能都沒有,還是別進行重要的技術討論,否則,這又會是下一個知識挖不出來的大黑洞!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