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安臺灣隊大集結
網路威脅態勢日益嚴峻,想要做好資安不能自掃門前雪,必須打破籓籬、強化跨企業、產業、國家的合作,建構更完善的Team Cybersecurity已是資安發展的共通願景,也是持續展現Taiwan can help, and Taiwan is helping!的重要機會
【臺灣資安大會直擊】Shopline資安長:如何用科學的統計和分析模型,來更客觀衡量資安風險與防護成效
資安老將李彥民強調,利用FAIR、BOOM等分析模型,以及近似貝氏估算法等統計方法,來追蹤、分析關鍵資安指標,能使資安決策更客觀。這些做法,也正是他到Shopline擔任資安長後,開始推動的科學做法。
【臺灣資安大會直擊】資安專家揭露如何用LLM檢測AI安全性與可信度
生成式AI應用逐漸普及的如今,AI安全成為企業必修課題。不過,常見LLM安全驗測法容易面臨成本過高、無法重現結果、人類標準不一,以及對抗式攻擊4大挑戰。如何解決這4大挑戰,資安專家剖析業界常見的LLM安全自動化驗測機制
【臺灣資安大會直擊】個資保護委員會籌備處建議用MFA確保使用者身分安全,並以高安全性多因子驗證來提高攻擊難度
個資保護委員會籌備處建議企業可參考國外的隱私框架,以及國內數發部提出的PDCA個資及資安保護四步驟,採用措施保護資料或使用者的隱私,其中在技術上建議可採用較高強度的MFA多因子驗證,確保使用者的身分安全。
【臺灣資安大會直擊】衛星科技快速崛起,從美國衛星安全CTF競賽看太空中的資安威脅
2020年美國空軍首次舉辦以衛星安全為主題的CTF資安競賽,直到2023年共舉辦4次競賽,從競賽出題趨勢,觀察衛星通訊面臨的資安威脅,包括地面臺、通訊鏈路、衛星控制。
【臺灣資安大會直擊】前資安院副院長吳啟文:企業積極導入AI應用,資安防禦應也應擴及AI風險
前資安院副院長吳啟文指出,AI雖然帶來諸多好處,但也會在無形中增加駭客攻擊的面向,在其負面的風險中,也會增加駭客攻擊的資安風險,導入AI應用前應先作好相關風險管理的準備。
【臺灣資安大會】趨勢科技:企業推動AI應用資安策略應面面俱到,可從資料、模型開發、員工使用及基礎架構管理著手
趨勢科技建議,企業推動AI應用發展,可從AI應用的生命周期來看,從資料、模型開發、員工使用、基礎架構及管理等面向,強化各方面的資安防護策略,附低相關的AI應用風險。
【臺灣資安大會直擊】趨勢科技:企業可以LLM應用架構設計安全邊界檢視風險,以LEARN方法論強化LLM應用安全
從LLM應用開發生命周期,對照LLM應用架構,根據應用架構內不同區塊的安全邊界,及對應可能發生的風險,逐一檢視建立緩解風險的措施。
【臺灣資安大會直擊】惡意程式樣本分析費時費力?資安研究人員運用LLM打造全天全年無休的資安研究助手
SOC團隊每天都會收到大量攻擊報告,威脅研究人員忙於分析判別惡意程式樣本,TXOne資安團隊分享利用LLM,綜合威脅分類資料庫,惡意樣本的執行流程圖及一連串的惡意行為鏈,來協助研究人員判別樣本的類別及影響,提高資安威脅研究工作效率。
【臺灣資安大會直擊】持續推動零信任架構,金管會著手發展金融雲端資安監控基準
在2025臺灣資安大會的金融資安論壇上,金管會持續強調導入零信任架構的重要性,並且,他們也已經開始發展金融雲端資安監控基準。金管會資訊服務處處長林裕泰表示,未來,金管會將持續關注AI、供應鏈安全和量子運算等議題。
【臺灣資安大會直擊】中信銀首揭金融資安韌性三大對策:建立縱深防禦工程、落實穿透測試、確認資安作業有效性
中國信託銀行資安長吳佑文在今年臺灣資安大會的金融資安論壇中,首度公開了自家的資安韌性策略,分別是建立縱深防禦工程、落實穿透(walk through testing)測試、確認資安作業有效性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