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軟宣布WSL(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多數程式碼現已開源,開發者可直接於GitHub取得原始碼,並參與維護與功能開發。此舉回應社群長期對WSL開源的期待,官方表示,這是多年架構調整與準備後的成果,未來將在社群協作下加速WSL發展。
WSL於2016年在Build開發者大會首次亮相,最初以驅動程式lxcore.sys為基礎,透過模擬Linux系統呼叫,讓Windows能執行ELF格式的Linux應用程式,此一架構即為WSL 1,現仍持續提供支援。為了要提升相容性與效能,微軟於2019年推出WSL 2,採用真正的Linux核心,以輕量虛擬化技術運作,帶來更接近原生Linux的開發環境。隨著技術與功能逐步擴展,WSL現已支援GPU加速、圖形應用WSLg、systemd等多項需求。
本次開源涵蓋多個主要組件,包括用於操作WSL的命令列工具,例如wsl.exe、wslconfig.exe與wslg.exe,以及負責啟動WSL虛擬機和掛載檔案共享的服務wslservice.exe,還有在Linux端負責啟動和網路功能的相關程式。過去已開源的相關專案,包括支援圖形介面的WSLg和WSL 2所用的Linux核心,仍持續維護,不過,部分核心元件如lxcore.sys,以及協助Windows與Linux檔案系統互通的橋接元件,如P9rdr.sys和p9np.dll目前尚未開放原始碼。
自2021年起,微軟逐步將WSL從Windows主程式碼中獨立,並以獨立套件於Microsoft Store提供下載與更新。此一調整讓WSL能更快速回應社群需求,持續新增如systemd、DNS通道(DNS Tunneling)等功能。自2022年WSL 1.0.0版發布後,微軟推動用戶從舊有內建WSL轉向新版套件,提升軟體發布及維護效率。
微軟強調,WSL的發展歷程中,社群貢獻一直是重要推力。無論是回報問題、建議功能或協助最佳化效能,均促使WSL能回應各種使用情境。即使在尚未開源前,開發者社群已透過多元方式參與改進,此次正式開源後,社群不僅能直接貢獻程式碼,也可參與架構討論與新技術引入,有助於縮短需求回饋至功能落地的時間。
熱門新聞
2025-06-16
2025-06-16
2025-06-13
2025-06-13
2025-06-13
2025-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