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在紡織業最不景氣的時候,聚陽實業正式創立,打從一開始就用不平凡的眼光,以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姿態,加入戰局,聚陽實業瞄準的戰場,不是臺灣,而是全球。聚陽實業董事長周理平說:「20多年來,聚陽實業不斷進行各種嘗試,能夠從中勝出的關鍵,在於精準研判未來發展趨勢。」
目前聚陽實業已經是許多全球知名品牌的供應商,包括美國的GAP、J.C.Penney,歐洲的Zara、H&M,都與聚陽實業擁有長期的合作關係。周理平說:「聚陽實業雖然已有不小的經營規模,但依舊不是全球最大的紡織業者,現在,正是迎向下一個階段發展,推出自有品牌的時候。」

擴大BI的應用,從財務分析延伸到預測分析

因應下一個10年,聚陽實業不僅將觸角延伸到自有品牌。同時也正在進行資訊的體質改造。除了計畫在3年內,完成全球IT集中化的目標,還要擴大BI的應用,從財務分析延伸到預測分析。

周理平認為,IT對於企業營運的價值,如果從最小的應用格局來看,無非是能有系統地提供企業營運資訊。企業經由IT想要達到的目標,則是以標準化作業來貫穿策略發展。這樣的前提下,資訊化的第一步,往往是建立標準,把作業流程有系統地經由標準化工具來執行。

「如果IT能夠跟隨企業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適當調整戰略,則能成為企業的競爭利器。」他說。舉例來說,聚陽實業成立了8、9年之後,隨著營運規模擴大,為了快速降低作業人員的成衣專業學習門檻,決定導入ERP系統,但是,由於ERP系統的發展,源自於電子業的需求,因此,不適合直接套用,為了配合紡織業少量多樣的生產特性,聚陽實業費了一番功夫導入ERP系統,並且額外增加了許多客製。

在ERP的基礎上,聚陽實業往上延伸出BI應用,因應不同發展階段需求,BI的定位也從戰情系統,轉向決策支援分析,周理平說:「過去,BI應用著重生產與銷售資訊,但是,現階段的應用越來越注重預測分析,所以,也會進一步結合財務資訊,來提供整體經營的分析預測。」

聚陽實業現在要掌握未來4個月的訂單需求,絕對不成問題。但是,第5個月之後的訂單會有比較大的波動,不容易憑藉經驗預估,如果能夠精準預測未來,就能提早做出對的決策。所以,聚陽實業每周四的經營決策會議,總共10多位副總級以上的主管,都會透過BI來做營運落點分析,預測未來半年到一年的營運狀態,進而依據最新變化調整策略。

在紡織業,每年第2季的5、6月以及第4季的11月,大多會陷入營運淡季。如果要扭轉常態,勢必需要適當調整策略,才有可能改變,否則只能順應市場的自然運作機制,熬過每一次的淡季。一般的情況下,不論各大品牌都不會在淡季下單,如果能夠透過BI所彙整的資訊,提早規畫出淡季的應變方案,將能有效提升聚陽實業的市場競爭力。

周理平說:「過去,聚陽實業的資訊應用,比較偏重銷售與財務,未來,將會更注重製造端的生產資訊管理。」以淡季的應變方案為例,結合了最新的生產資訊管理,就能依據實際產能與產量,搭配不同的價格策略,吸引品牌商下單,然而,這類型的生產計畫,通常是越早確定越好,如此一來,才能依據價格與訂單量來做策略調整,達到原物料採購與生產製造最佳化目標。3年內完成IT全球布局

目前聚陽實業全球共有22個工廠,分布在中國、菲律賓、柬埔寨、越南、印尼等5個國家,每一個國家的資訊系統,都各自獨立發展,每當需要整合生產資訊時,雖然可以在數小時內,以客製化程式,統整分散各地的系統資訊,但是,資料是否100%正確,一直是聚陽實業的隱憂。

為了提升資料的正確性,「聚陽實業計畫未來3年內,完成IT全球化布局,將IT集中到單一平臺」,周理平說。聚陽實業的營運架構區分為3個級別,其中,以臺北營運總部為核心,往下展開還有分散各國的工廠,在工廠之下又有生產線。IT系統集中到單一平臺後,將可完成「123級IT連線架構」。

周理平認為,這樣的轉變,將能提升聚陽實業的市場反應能力。這幾年,成衣銷售型態不斷在改變,有些品牌業者,為了把存貨降到最低,只要發現銷售情況不如預期,甚至寧願停止生產,保留原物料,來降低成本損失。聚陽實業的資訊系統,必須具備即時反應市場的能力,才能加速整合市場末端資訊,讓決策高層的市場預測更加精準。

此外,成衣紡織也有逐漸走向垂直整合的趨勢,周理平認為,上下游廠商的垂直整合能力,就等同於市場競爭力。

過去,一個品牌的生產製造,可能會有高達1,000家廠商參與其中,分別負責不同階段的原物料或加工生產製造,但是,近幾年的市場發展趨勢,逐漸走向全流程的垂直整合,從通路、品牌、代理商到生產製造,再以生產製造為中心,垂直整合上下游,包括原料、布料、成衣加工等,一連串的全流程垂直整合,使得品牌商與生產製造者的關係,已經不只是單純的下單生產模式,而是全流程垂直整合的一份子,成為彼此營運流程的一部分。

這個轉變,不僅淡化了中間商的重要性,中間商的影響力甚至因此蕩然無存。周理平認為,在大者恆大的發展趨勢下,中小型的的品牌商與生產製造者,都將面臨更嚴酷的市場考驗。聚陽實業的發展策略,則是鎖定市場占有率大的品牌合作,例如:在臺灣,就有Net服務以及統一超商7-Select。

周理平認為,與主力品牌共同研發生產的合作模式,固然可以提高一些毛利,但是,成衣紡織的毛利大多介於20%~30%,其中的差距取決於訂單規模以及合作深度。然而,更大的意義,在於合作模式轉變後,從接單生產變成共同研發製造,所帶來的價值包括穩定的商機與更緊密的夥伴關係。

因此,聚陽實業不能只是固守生產製造,能善用IT對市場的未來趨勢更加了解,才能提出生產建議,成為品牌商更緊密的夥伴關係。周理平表示,品牌商與生產製造商的合作,往往需要經過兩三年的合作,才有機會進一步躍升為主力供應商,甚至是策略性的生產夥伴。這個過程,不僅考驗生產者的生產力、價格競爭力、服務力以及財力,更重要的是,能否提出前瞻的生產建議。

自有品牌明年上市

因應這樣的發展趨勢,聚陽實業一方面與品牌通路商,建立共同研發設計的策略夥伴關係,與統一超商7-Select合力研發生產發熱衣。另一方面也開始朝自有品牌發展。

今年5月,聚陽實業展開第一個網路服飾品牌投資佈局,正式入資天母嚴選興業,取得4成持股,成為天母嚴選最大法人股東;2個月後,聚陽實業又進一步成立網路事業單位,同時並計畫在2013年5月推出自有品牌。

周理平認為,大者恆大已經是全球市場發展的共同趨勢,紡織業也不例外。Zara的轉型發展,就是一個經典的例子,早期Zara也是從紡織起家,後來因為推出自有品牌,開始進行垂直整合,從原料開發到通路銷售,都一手主導,即使沒有直接生產製造,卻與生產製造者建立了非常深厚的策略夥伴關係。

聚陽實業即將在明年推出的自有品牌「Fisso」,將以日系輕流行為產品定位,主打15~35歲目標市場,透過網路平臺進行銷售。周理平表示,Fisso品牌的經營,初期將以臺灣市場為主,再慢慢擴大到亞洲其他國家,由於Fisso是聚陽實業的第一個自有品牌,因此,特別選擇網路平臺來試探市場反應,未來不排除獨立營運的可能。


CEO小檔案- 聚陽實業董事長 周理平

成功大學工業管理學系畢業,退伍後就投入成衣業,從基層一路做到總經理,曾經擔任福星製衣生產部兼製造部經理、德式馬企業總經理。1990年面臨中年失業,帶領20多位失業的高階主管,以800萬元資本額創立聚陽實業,不斷創造新的商業模式,最近又將觸角延伸到自有品牌經營,目前是聚陽實業董事長。

公司小檔案

公司名稱:聚陽實業

公司地址: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106-2號6樓

成立時間:1990年

員工人數:2萬5千人

資本額:16億2900萬元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