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在臺北火車站站前商圈駐店的添好運、麻膳堂、無印良品、包括即將開業的瑞典平價服飾H&M,這些店面在過去都是各家3C賣場爭相角逐的黃金地段,然而在這場激烈的廝殺戰中,資訊賣場最終幾乎是無一倖存,接連撤出站前商圈,將店面拱手讓給時尚、餐飲業,就連曾經盛極一時、最早進駐站前商圈的第一家3C賣場Nova臺北店,也在去年底宣布關門歇業,結束長達18年的營運。
不過Nova資訊廣場並沒有就此消失,儘管近年3C毛利下滑,加上網際網路與電子商務正面衝擊,迫使實體賣場在夾縫求生存,但Nova在結束臺北店的營運之後,計畫要重整旗鼓再出發,Nova總公司資訊管理處經理李瑞祥表示,他們正朝複合式賣場發展,不斷找尋轉型機會點,同時,也準備好迎接物聯網時代下的新智慧化產品。
Nova資訊廣場由登峰國際經營,目前臺灣仍有7家分店,分別為桃園、新竹、中壢、臺中英才、臺中東海、嘉義、高雄楠梓等店,其中,比較早期成立的分店皆為三層樓以上的大型3C商場,動輒千坪以上,聚集上百家經銷商。
3C品牌單一化省下空間,轉型朝複合式賣場發展
而轉型的第一步,李瑞祥說,就是要一改以往跨樓層的大型商場經營模式,轉為中小型的複合式賣場,由於資訊商品逐漸走向品牌化,可以省下很多空間,而多出來的空間可以和飲食、文創或家具用品等類型的店家結合,他也說,原本Nova高層很反對將賣場與飲食結合,認為兩者衝突性高,但後來因應整體大環境的趨勢改變,不得不妥協,而可能的折衷做法是,像微風廣場一樣,畫分出一個綜合餐飲區,或是引進精緻化的食品區。
他也舉例,像日本的資訊賣場也已經朝向集中化、單一品牌化經營,資訊賣場不再自己開商城,而是設在捷運共構的商場裡面,如Nova較後期成立的臺中東海店及高雄楠梓店,就是與當地的台糖量販店異業合作,以店中店的模式寄居在台糖賣場中,面積皆僅300坪。李瑞祥也透露,之後Nova也要繼續尋求像是台糖、家樂福或是倍適得這類的大型賣場、通路商合作。
他說,現階段商場面積大小已經不是那麼的重要,反而是要縮小賣場空間,密集的在市區展店,而賣場之間差異不大,只要大量複製賣場的經營模式,再將人力配置後,就可以很快的複製一個Nova賣場。
尋找異業結合,建立互利共生體制
李瑞祥認為,與其他賣場異業結合,將3C領域切給Nova來經營,雖然意謂著經銷商要再多透過一層通路銷售,不過這就是一個共生體制,彼此互利共生,Nova省去整座商城的建置成本,而合作的賣場則能藉助Nova的品牌加持來補強資訊領域的產品專業,他說,單打獨鬥的力量不夠,Nova就像帶著一群散兵部隊來和賣場合作,集合眾多的資源與力量。
而這麼做的原因不外乎是因為現在3C價格競爭非常激烈,利率低,加上租金水漲船高,李瑞祥表示,房東漲價,賣場也要跟著調才能維運,造成惡性循環,賣場、經銷商都難以生存,此外,銷售模式也不斷在改變,導致過去這幾年內多家資訊賣場接連倒閉,很多店家轉而在網路上經營、銷售,再讓顧客來店取貨。
不過他認為,實體賣場仍然有難以被取代的競爭力,像是門市人員提供的專業意見,以及客戶對實體商品、實體店家的信任感,有些人擔心網路買貴,或是要避免線上的交易糾紛難解,還是會選擇到門市採購。
李瑞祥表示,原廠及經銷商最在乎的是人流,賣場不僅要有豐富的店家及商品內容,還要有好的行銷通道,才能吸引消費者到店,而Nova的優勢便在於品牌號召力,由於早期都是三、四樓層的大型商場,實體空間的廣告版位大,能吸引廣告業主及原廠做品牌規畫及廣告投放,找到好的資源投放單位。
從Nova品牌身上,可以看到近20年臺灣3C賣場的興起與衰退,李瑞祥表示,Nova成立之前,臺灣還沒有一個將經銷商集中管理的3C品牌和通路商,而當時的光華商場店家分散,缺乏規畫與管理,也因此,Nova創辦人決定仿照美國的知名3C賣場「Best Buy」的經營模式,成立了臺灣第一家集中式的電腦賣場,也就是Nova臺北店。
2010年左右,有鑒於臺灣是電子王國,臺北市政府也想仿造日本秋葉原,打造電子一條街,由市政府來蓋商場,將經銷商集合起來,提供銷售合一的平臺,將臺灣3C賣場整頓,讓消費者有更好的消費體驗。李瑞祥說,當時臺北市政府也曾找Nova談合作,不過Nova考量既有的能力,且與政府機關合作的案子較為棘手,最後沒談妥,而這個案子也就是之後位於光華商場、近期即將開幕的鴻海秋葉原。
招商流程資訊化,降低經銷商的風險、商品重複率
李瑞祥在2004年進到Nova,他表示,當時資訊系統幾乎都還沒到位,Nova也還在傳統招商賣場時期,整個IT團隊分成內部系統平臺及前端維護兩大區塊,2005年時用PHP、MySQL將網頁改版,並委外開發,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他說,2007年時,Nova想藉由導入一套完整的供應鏈管理系統,來當作經銷商的管理平臺,同時,因為會員人數大增,舊有會員系統不敷使用,因此Nova向政府單位申請了兩項補助計畫,並委外開發了CRM及SCM系統。
導入CRM之前,Nova用土法煉鋼的方式管理會員,還得由人工輸入來建檔,當時的後端資料庫使用甲骨文系統,前端用API橋接起來,開發模式也很傳統,套用現成的公版、模組,雖然有發實體會員卡,但會員回流時,只能依據出示卡片來提供會員折扣,系統無法即時串接過去的消費記錄及紅利點數,因此Nova無法知道誰曾經消費過,誰又是高忠誠度的會員。
透過政府專案補助計畫,Nova將舊有的CRM系統委外客製化開發,把過去的會員消費記錄、點數串連起來,2007年結案後,隔年開始大量推廣及使用,針對每檔期的活動和促銷提供協助。
而SCM系統則是用來管理現有的經銷商,並將招商作業流程資訊化,進行經銷商的風險評估,從門市商品擺放、人員銷售情形、還有開店紀錄等,IT團隊會提供數據給管理部門,提升招商作業的效率,並靠數據來決定要讓哪家經銷商加入,有效降低商品重複率,。
這套SCM系統在2008年趕在政府計畫時程上線後,Nova也在2011年時將系統客製化修改,強化店家的健康檢核功能,像是店家續約記錄、營收狀況,列出高危險族群,幫助管理人員快速檢核,並及時採取因應措施,以避免空櫃情形的發生。
不過,政府的計畫連帶著檢核點跟KPI的問題,他坦言,公部門有很多檢核標準,像是希望系統導入後能提升多少比例的營運狀況,要求供應商管理平臺要達到多少績效、累積多少會員,回流情況如何等導入前後的差異性,此外,每個月都要有檢核點,年底要核銷跟結案,但有時政府訂立的KPI要求太過理想化。
由於Nova沒有自家品牌商品,產業特性較為單純,Nova的人員相對也非常精簡,IT團隊只有五個人,一個負責設備管理,一個管後端系統,一個管前端系統,另一個則是網路工程組。
而為了要因應各個賣場的需求,滿足每間賣場多達100家經銷商控管,管理人員必須要能透過資訊系統來掌控所有櫃位,快速在資訊平臺上得知哪些店的合約到期、哪些店要續約,哪些店家有續約風險,透過多維度資料來做判斷,讓管理人員可以及時關切店家,他說,Nova跟這些經銷商站在同一條船上一起奮戰,要盡量滿足彼此需求。
此外,李瑞祥也在2011年負責建置各個賣場的無線上網平臺,由於以前的AP基地臺散落在北、中、南各個賣場,無法集中管裡,也難以掌控AP故障或沒訊號的問題,只能在當地網管室,從交換器的管理介面去看警示訊息,導致IT人員的維護負擔較大。
而導入Thin AP之後,可以多工、多點控管,現在AP布建得一樣密集,但全部Log都會集中到總部的伺服器來統一控管,任一個AP的訊號異常、損壞都可以立刻知道,總部IT人員可以透過一通電話或是每周的例行通報來通知賣場人員,明確告知哪個樓層哪個位置的AP有問題,然後從總部寄備品更換。
李瑞祥也說,近來的廠商在銷售上遇到瓶頸,早期都是由人找商品,現在必須要讓商品去找人,把好的東西用對的模式快速推播給潛在目標族群。而IT團隊的任務是要提供資訊化的解決方案,在大環境不斷改變的情形下,提供穩定平臺,另外,也積極推動新技術,希望能持續改善實體賣場的銷售經驗。
Nova接下來也計畫要開發自家的App,來協助線下到線上的服務串連,消費者下載後可以來商場兌換現金券、來店禮,透過賣場的訊息推播,主動傳遞資訊,到店之後再結合Beacon室內定位技術,提供樓層區域指引、櫃位促銷方案的推播等服務。
Nova從去年開始成立新科技產品體驗區,像是現代穿戴裝置的體驗區,以及物聯網商品體驗區,李瑞祥說,體驗區的概念在中國很盛行,以品項或主題來區分,用導購的方式將消費者引導到品牌的專櫃。
李瑞祥表示,不獨立將這些新智慧化產品設櫃的原因是,現階段市場的接受度還不夠高,普及度也不高,不過,這已經是可以確定的趨勢,而Nova也已經準備好要迎接物聯網時代下的新智慧化產品。
Nova資訊管理處經理李瑞祥表示,單打獨鬥的力量不夠,Nova跟這些經銷商站在同一條船上一起奮戰,互相滿足彼此的需求。
CIO小檔案
李瑞祥
登峰國際(Nova)資訊管理處經理
學經歷:畢業於臺北科技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曾任職於長榮集團相關企業4年,2004年進入登峰國際,擔任資訊管理處經理,負責導入MVPN、內部應用及資料緩存(備援)、UBNT無線管理系統、通路招商管理平臺,並於2013年負責vSphere虛擬化平臺建置。
公司檔案
登峰國際(Nova)
● 成立時間:1995年
● 業務介紹:資訊賣場之規畫、出租、管理,資訊相關商品通路策畫、行銷
● 員工人數:100人
● 董事長:鍾瓊亮
● 總經理:蔡承祐
● 資本額:3,000萬元
● 年營收:2億元
● 網址:www.nova.com.tw
● 公司地址:臺北市中山區建國北路二段66號B1
資訊部門檔案
● 資訊部門名稱:資訊管理處
● 直屬主管:總經理
● 資訊部門主管職稱:資訊管理處經理
● 資訊部門主管姓名:李瑞祥
● 資訊部門人數:5人
IT部門大事紀:
● 2005年:委外開發及網站維護,官網改版
● 2007年:申請政府專案輔助案:政府體系電子化專案申請(TCA)、政府一對一行銷專案申請(工業局)
● 2009年:導入公司MVPN/內部應用及資料緩存(備援)
● 2011年:導入UBNT無線管理系統/通路招商管理平臺
● 2013年:建置vSphere虛擬化平臺
熱門新聞
2025-01-06
2025-01-07
2025-01-08
2025-01-08
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