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馬文化出版

一九八○年代,以色列因為缺乏創投資金,也帶來了其他問題。在西方國家,創業投資者的角色不只是提供資金,更是顧問指導,讓公司有機會接觸到其他投資者、未來的買主、新客戶及夥伴。也因此,對尚未成熟的初創公司來說,創業投資人才顯得彌足珍貴。一個好的創業投資人能夠幫助企業家建立公司。

「很明顯當時的以色列缺少了點什麼。」伊果.厄里區說道。他是以色利工貿部的科技總監:「雖然以色列擅長研發科技,以色列人卻不知道如何管理公司或行銷產品。」打從一開始,以色列企業家就必須從全球的角度思考,為幾千哩外或是好幾個時區之外的市場創造商品。但這一來又浮現嚴重的問題:要如何為市場客製化商品?顧客距離地中海岸如此遙遠,要怎麼為他們製造、行銷及分送商品呢?在創投資金還沒進入以色列之前,以色列的創業人士只有兩個資金來源。第一,初創公司可以向以色列工貿部的「科技總監辦公室」申請補助金,但是這些補助金對初創公司真正需求的資金量並沒有多大幫助,所以到後來大多數公司還是失敗了。一九八○年代晚期一份政府報告指出,有百分之六十的科技公司雖然獲得資格申請科技總監辦公室的補助金,卻無法持續籌措足夠的資金來行銷產品。或許他們可以製造出很棒的產品,卻賣不出去。

第二,以色列的公司也可以申請由美國和以色列兩國共同合資一億一千萬美元創立的「雙邊工業研究發展基金會」之補助,簡稱BIRD。該基金旨在支持美國和以色列共同合作的企業,提供五十萬至一百萬美元不等的補助金,分二至三年間發放,再從成功的企劃案中收取小額權利金來補充基金。

一九七八年,企業家艾德.莫萊夫斯基在美國和以色列針對工業研發的諮詢顧問會議上,發表了一場即席評論,讓他成為BIRD的基金執行長。BIRD創立於一九七六年,但到了一九七八年卻還沒有執行任何一項補助計畫,這場諮詢會議的目的就是要選出管理基金會的繼任者,而所有與會者都對執行長候選人名單感到失望。莫萊夫斯基在會議上說:「各位,這太可怕了,就連我都可以做得比這些候選人好。」委員會認為這是個絕佳的好主意,於是努力說服莫萊夫斯基辭去工作,舉家搬到以色列。

莫萊夫斯基說BIRD有點像是「婚友社」,因為他和他的團隊就是在為擁有科技的以色列公司挑選適合的美國公司,幫他們在美國行銷產品。還不只如此,這家婚友社還會補助約會的費用。

莫萊夫斯基回想道:「我們到了那裡(美國公司),然後說:『有個地方叫以色列,你們可能聽過也可能沒聽過,我們可以幫你們聯絡那裡聰明、有創造力,又訓練有素的工程師,你們不用花錢聘請他們,也不用重新安排職位給他們,更不用擔心計畫結束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我們不但介紹這一群人給你們,還替你負擔一半的費用,也會負擔以色列方面需要負責的一半費用。』」到今天,BIRD已經在七百八十項計畫中投資超過兩億五千萬美元,最後促成直接或間接交易,所帶來的收入有八十億美元。

BIRD計畫所帶來的影響遠遠不只是營收而已:他們幫助正在急速發展的以色列科技公司,教導他們如何在美國做生意。這些公司和他們的美國夥伴密切合作,在美國租用辦公室,派遣員工到海外瞭解當地市場和顧客群。在沒有權益融資的情況下,BIRD等於是一個通到美國市場的捷徑。即使投資失敗了,還是能夠學到如何專為某個市場創造商品的方法,而不只是單純的研發科技而已。

到了一九九二年,幾乎有百分之六十的以色列公司,都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其中有百分之七十五列入納斯達克股市的公司,曾經接受過BIRD的協助。美國的創業投資家及一般投資人也都開始注意到這點。但是從以色列出口的高科技產品中,有百分之七十四來自於該國國內百分之四的高科技公司,換句話說,BIRD帶來的效益並沒有廣為分布。

吸引外資的「優茲瑪」計畫

工貿部的科技總監厄里區開始思考,該如何克服企業家面對的資金挑戰。可是馬上碰到反對的聲音:「別把時間和金錢浪費在新成立的小公司身上,他們的生意做不起來的。」不過,政府的經濟學家卻呼籲,要增加以色列和大型跨國公司之間的資金與合作關係,當時這些大公司都已經雇用了上千名以色列員工。

此時壓在以色列肩上的還有另一項挑戰:如何處理開始湧進國家的將近一百萬名蘇聯猶太人。政府估計若要吸收這些移民,以色列的經濟必須提供五十萬份新工作;而每三個蘇聯移民中,有一個就是科學家、工程師或是技術人員。以色列的高科技業似乎是最佳解決之道。但是光以目前的研發中心數量,還沒有辦法容納那麼多新員工。

一九九一年,政府創立了二十四處科技育成中心。這些育成中心讓多數來自蘇聯的猶太科學家在發明創新的早期研發階段,就能得到所需的資源和資金。育成中心的目標不單在於發展科技,同時也要決定該項產品該不該大量生產、銷售。政府為上百家公司提供資金協助,上限三十萬美元,許多蘇聯新移民因此才能從事自己的專業。不過,負責分發資金的官員對於創業投資這件事沒什麼經驗,所以政府無法提供這些企業家他們需要的支持和管理技能,創業家也就無法把研發成功的結果變成能夠銷售的產品。

「每年我想檢視這些小公司的成功案例時,都感到失望。」厄里區說,「他們可能在研發上成功了,可是在公司治理這件事上卻一敗塗地。」他開始相信,私人創投企業才是唯一的解藥。他也知道,以色列的創投業必須和國外金融市場密切連結,才能成功。國際上的連結關係,目的不只是要籌措資金而已,有抱負的以色列創業投資人還需要國際上的商業經驗。美國有上千家創投公司,都參與過矽谷許多成功的初創科技公司,他們有建立公司的經驗,又瞭解科技以及投資過程,可以引導第一次創業的企業家。厄里區想要把這種美國經驗傳遞給以色列。

這時候,在財務部的一群年輕官員提出一個計畫的構想,叫做「優茲瑪」,在希伯來文的意思是「開啟」。

優茲瑪計畫的構想是,政府投資一億美元建立十個新創企業投資基金,每家基金都必須有三方面的代表:訓練中的以色列創業投資家、國外創投公司,以及以色列投資公司或銀行。同時也會有一筆兩千萬美元的優茲瑪基金,直接投資科技公司。

優茲瑪計畫一開始提供一個約三比二的資金補助:如果某個基金能籌到一千兩百萬美元投資新的以色列科技公司,則政府就提供八百萬的資金給該基金。後來申請者大排長龍,於是提高了標準:創投公司必須籌到一千六百萬美元,才能拿到政府的八百萬美元。

但是對外國創投公司來說,真正的誘因在於這個計畫可能帶來的利益。以色列政府可以得到新基金百分之四十的權益股份,但如果基金成功的話,基金夥伴在五年後可以選擇要不要便宜買斷股份,還加上年利。這表示政府會分擔風險,好處卻全都分給了投資人。從一個投資人的角度來看,這樁交易好到非比尋常。(摘錄整理自《創業之國以色列》)

 

 書籍資訊 

創業之國以色列(Start-up Nation)

丹恩.席諾(Dan Senor)、掃羅.辛格(Saul Singer)/著

徐立妍/譯

木馬文化出版

售價:350元

 

 作者簡介 

丹恩.席諾(Dan Senor)

出生於紐約市,在多倫多成長,先後就讀於西安大略大學以及耶路撒冷的希伯來大學,後於哈佛大學取得企管碩士學位。他曾擔任外交關係協會中東研究的兼任資深研究員。

掃羅.辛格(Saul Singer)

《耶路撒冷郵報》的專欄作家,也是前社論版編輯。他曾著有《對抗聖戰》(Confronting Jihad),歷史學家麥可.歐倫稱這本書是「對中東有興趣的人都一定要讀,不管你是外行或專家都能讀」。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