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很容易高估一個決定性瞬間的重要性,也很容易低估每天都做些小改善的價值。我們往往如此說服自己:巨大的成功必定來自巨大的行動。
相較之下,百分之一的改善並不特別值得注意——有時甚至根本不被注意——但其意義卻可能大得多,尤其長遠來看。隨著時間過去,微小改善所能造成的變化非常驚人。算起來是這樣的:如果每天都能進步百分之一,持續一年,最後你會進步三十七倍;相反地,若是每天退步百分之一,持續一年,到頭來你會弱化到趨近於零。起初的小勝利或小倒退,累積起來會造就巨大差異。
習慣就是「自我改善」這件事的複利。
要在日常生活中體會這個概念可能不容易。我們往往輕視小改變,因為它們在當下似乎並不重要。現在存一點錢,你仍舊不是百萬富豪;連續上健身房三天,你的身材還是很糟;今晚研讀法文一小時,你還是沒學會這個語言。我們做出一些改變,成果卻似乎總是來得不夠快,於是我們回歸先前的慣例。
不幸的是,變化的緩慢步調也同時讓惡習悄悄生根。今天吃一餐垃圾食物,體重計上的指針不會移動太多;今晚因為加班忽視家人,他們不會怪你;把當天應該做的案子拖到隔天,通常之後還是會有時間完成。單一決定很容易被漠視。
然而,當我們日復一日重複百分之一的錯誤,複製不當決策與細微過錯,並將小藉口合理化,這些小小的選擇就會像以複利計算一樣,變成有害的後果。這邊退步百分之一,那邊退步百分之一──最終導致問題的,就是這許多過失的累積。
習慣的改變造成的影響,近似於飛機路線調整區區幾度產生的結果。假設你要從洛杉磯飛到紐約,如果飛行員從洛杉磯國際機場起飛時,將飛機的航向往南調三.五度,飛機就不會抵達紐約,而會降落在華盛頓特區。如此細微的改變——機首偏移幾呎──在起飛時幾乎難以察覺,但經過橫越整個美國的距離放大之後,最終的降落地卻差了好幾百哩。
結果是習慣的滯後指標:你的財產是財務習慣的滯後指標,你的體重是飲食習慣的滯後指標,你的知識是學習習慣的滯後指標,你的雜物是整理習慣的滯後指標。重複什麼,就得到什麼。
想要預測自己人生的走向,只要追蹤微小收穫或微小損失的曲線,然後看看你每天的選擇經過十年或二十年會被「複利計算」成什麼。你每個月都賺得比花得多嗎?你每週都有上健身房嗎?你每天都有透過閱讀學習新東西嗎?這些小小的戰役會決定未來的你是什麼模樣。
別管目標,專注於系統就好
主流觀點認為,若要得到人生中想要的事物──練出更美的身形、建立成功的事業、多放鬆少煩憂、花更多時間與朋友家人相處──最好的方法就是設定可行的確切目標。
多年來,我也以這樣的方式面對習慣,每個習慣都是一個要達成的目標。在學校要取得什麼成績、在健身房要舉多少重量、在生意上要賺多少錢,我為這些事情設立了目標,然後成功達成幾項,未能達成的卻有許多。到頭來,我發現成果與我設定的目標沒有太大關係,卻與我遵循的系統息息相關。
系統與目標有何不同?一開始讓我認知到這個差異的,是創作《呆伯特》的漫畫家史考特.亞當斯:目標是你想要達到的成果,而系統是讓你達到那些成果的過程。
■假如你是教練,你的目標可能是拿下冠軍,你的系統則是你徵募球員、管理助理教練及帶隊練球的方式。
■假如你是企業家,你的目標可能是打造價值百萬美元的事業,你的系統則是你測試產品概念、雇用員工及進行行銷活動的方式。
■如果你是音樂家,你的目標可能是演奏一支新曲目,你的系統則是你練習的頻率、分解並處理困難部分的方式,以及接受指導者指教的態度。
有趣的問題來了:如果徹底無視目標,只關注系統,還能成功嗎?舉籃球教練為例:如果完全不管贏得冠軍的目標,只在乎球隊每天的練習,還能得到成果嗎?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任何運動的目標都是取得最高分數,但整場比賽都盯著記分板就太荒唐了。真正能帶來勝利的唯一方法,就是每天都進步。贏得三屆超級盃的美式足球教練比爾.沃爾希是這樣說的:「分數會顧好自己。」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人生其他領域。想要更好的成果,就不要管目標了,把焦點放在系統上就好。
這樣講是什麼意思?目標完全沒用嗎?當然不是。目標有助於確立方向,但系統是進步的最佳解答。如果花太多時間思考目標,卻花太少時間設計系統,會浮現許多問題。
問題一:贏家跟輸家擁有同樣的目標
目標設定這件事受嚴重的「生存者偏差」影響:我們都聚焦於最後獲勝的人(也就是生存者),錯誤認定是雄心勃勃的目標造就了他們的成功,而沒有看見擁有同樣目標、最後卻失敗的那一群。
每個奧運選手都想要奪金,每個候選人都想要那個位置。如果成功者與失敗者有著相同的目標,贏家與輸家的差別便不在於目標。目標一直在那裡,卻直到他們執行了持續追求微小改善的系統,才產出不同的成果。
問題二:目標達成不過是短暫的改變
假設你的房間很亂,你設定了「清理」這個目標。若能鼓起動力清掃,你就會得到一個整潔的房間──但只在當下。要是你繼續維持一開始的邋遢囤物惡習,要不了多久,你就會望著一堆新的雜物,期待下一波清理的動力。你只能不斷追逐同樣的成果,因為你沒有改變背後的系統。這是治標不治本。
目標的達成只能暫時改變你的生活。關於改善,這便是有悖於直覺之處。我們覺得需要改變結果,但結果並非問題所在,我們真正應該改變的,是造成那些結果的系統。從結果面著手,只能暫時解決問題;想要永久改善,就必須從系統面下手。修正輸入,輸出自會有解。
問題三:目標限制了你的快樂
任何目標背後都隱含這樣的假設:「一旦達成目標,我就會快樂。」目標優先的心態,其問題在於你會一直把快樂延到下一個里程碑之後。我太常落入這樣的陷阱,數都數不清了。多年來,快樂一直是專給未來的我享用的東西。我承諾自己,一旦增加二十磅的肌肉,或是公司登上《紐約時報》,就可以好好放鬆了。
再者,目標創造了一種「非A則B」的衝突:若非達到目標而成功,就是失敗而令人失望。
系統優先的心態提供了解藥。當你愛上過程,而非產物,就不必等到獲得自己的許可才能快樂。只要系統有在運作,你隨時都能感到滿足。而且,系統能夠以很多形式成功,不限於你一開始設想的那一個。
問題四:目標與長期進步互相矛盾
最後,目標取向的心態可能造成一種「溜溜球效應」。許多跑者連續努力數月,但衝過終點線之後,就停止訓練了。比賽結束,激勵也隨之消失。當你的一切努力都聚焦於一個特定目標,達成目標之後,還有什麼能推動你前進?正因如此,許多人才會在實現某個目標之後,重拾舊習。
設定目標的目的是贏得比賽,建立系統的目的則是持續待在比賽裡。真正長遠的思考,是不顧目標的思考。重點不在於任何單一成就,而在於不斷精煉與持續改善的循環。
到頭來,progress(進步)的必要條件,是對process(過程)的投入。
原子習慣的系統
如果你覺得改變習慣很難,問題不在你,而在你的系統。惡習一再復萌,並非因為你不想改變,而是因為你的系統不適合改變。
決定你成功或失敗的,不是你的目標,而是你的系統。(摘錄整理自《原子習慣》,先覺出版)
原子習慣 :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詹姆斯.克利爾(James Clear)/著;蔡世偉/譯
方智出版
售價:330元
作者簡介
詹姆斯‧克利爾(James Clear)
專門研究習慣、決策及如何持續進步的作家與講者,文章散見於《紐約時報》《時代雜誌》及《創業家雜誌》,也曾登上CBS電視節目《今晨》。每個月有數百萬人造訪他的網站,廣受歡迎的電子報也有數十萬名訂閱者。
熱門新聞
2025-01-16
2025-01-15
2025-01-13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