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home

不只看好AI創新應用,在今年度iThome 2024 CIO大調查中,醫療業還大力投資雲端。進一步來說,醫療業今年IT預算平均為1.4億元,較去年成長了1成3。這個成長率,還在一般製造、高科技製造、服務、金融、醫療、政府與學校等六大產業中排名第2。這份調查,將IT預算細分為8大領域,包括數位轉型、雲端、大數據、AI機器學習、行動應用、邊緣運算IoT、資安以及DevOps,在這些領域中,醫療業今年對雲端預算的投資成長率高達95.8%,不只是8大領域中最高的,與其他產業相比還拿下第2,僅次於金融業的104.6%。

醫療業看好雲端,可從技術角度切入。根據醫院CIO自評雲原生採用狀況,可以發現,2023年未採用雲原生的醫院比例高達43.2%,但預期2024年底將大幅下降至29.5%,而輕度採用雲原生(雲原生比例不到50%的醫院) 的醫院,從2023年的47.7%,到2024年底將增加至59.1%,這意味著,今年將有快一成的醫院開始採用雲原生技術。

這意味著,不少醫院將於今年擁抱雲原生技術,將以容器化、微服務、自動化工具,來建置、部署和管理系統應用程式。這麼做的好處是,醫院可在公私有雲或混合雲等環境中,打造、執行可彈性擴展的應用,靈活度更高,更能快速因應局勢變動。

無獨有偶,根據醫院CIO自評近2年技術採用趨勢,Kubernetes/容器技術、微服務架構、多雲混合雲這3項雲端相關技術,分別從去年的第四(28.6%)、第六(21.4%)和第十(10.7%),爬升至今年的第二(35.7%)、第四(30.4%)和第九(19.6%),呼應了雲端投資和雲原生趨勢。

那麼,醫院採用雲原生的系統應用占比為何?調查顯示,醫療業2023年採用雲原生的應用比例約2成,預計2024年底增加至24.2%,代表今年平均近四分之一的應用為雲原生方式打造、部署。與此同時,2023年採用公雲的醫院應用比例為13%,2024年底預估增加到16%,等於今年一家醫院所有IT系統中,將有3%的應用上公雲。

醫療業看好雲端的原因,除了與衛福部力推醫療雲端政策、醫院本身IT轉型有關外,還因越來越多廠商提供多種雲端訂閱制服務,如資安防護、AI分析和開發工具等,也成為醫療業加碼投資雲端的另一原因。

不只在雲端有大動作,醫療業今年的ESG對策也有新變化。儘管無紙化仍是醫療業推動ESG的首要目標,但與2023年相比,更多醫院CIO開始採取不同的ESG作法,像是導入智慧化能源管理、企業資訊架構對齊ESG目標、碳盤查/碳足跡檢測系統化,以及CIO加入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的比例都比去年更高,尤其最後一項,凸顯IT在醫療ESG策略制定中更為重要了。

 問卷說明  iThome CIO暨資安大調查執行期間從2024年2月15日到3月15日,對臺灣大型企業、歷屆CIO大調查企業、政府機關和大學的IT與資安主管,進行線上問卷,有效問卷422家。填答者中,企業CIO則占了71.8%,企業資安最高主管則占了62.8%。產業分布上,一般製造業17.8%、高科技製造業22.7%、服務業23.7%、金融業12.8%、醫療業13.3%、政府與學校則占了9.7%。

 相關報導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