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電出版

在2017年,「日本財團—GEBCO海床2030計畫」(SeaBed 2030)啟動,目標是在十年內完成全球海床的測繪。然而,這項計畫面臨諸多挑戰,包括海洋的廣袤無際和惡劣的工作環境,測繪所需的經費預估高達30億到50億美元。

出於好奇,我開始關注「海床2030計畫」,並很快意識到,我們之所以還沒有繪製海底地圖,理由相當充分。首先,海洋過於廣袤。海水覆蓋了地球71%的面積,地球的絕大部分是平坦的藍色海洋,那還只是我們表面上看到的。海洋的平均深度近4公里,是紐約帝國大廈高度的十倍。五大洋盆地占據了地球上99%的生物可棲息空間。而多數人一輩子甚至連這個水下世界的一小部分也看不到。

為什麼人類都可以太空旅行了,卻對深海一無所知?

而造成海床繪製困難重重的最主要原因,還是落在國家的主權問題。測繪有爭議的水域,可能是地緣政治的地雷區。儘管「海床2030計畫」明確表示其科學目標,但許多國家依然認為在其領海內測繪,侵犯了它們的主權。此外,還有環保方面的權衡。最詳細的海底地圖是用最先進的多音束聲納(multibeam sonars)所繪製。從船舶交通到海軍演習,再到石油與天然氣的探勘,日益工業化的海洋對那些依賴聲音生存的鯨魚和其他海洋生物來說,是噪音噩夢。

為了深入研究這些問題,我搭上「鸚鵡螺號」,參與了測繪航行。我採訪了幾十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測繪師,參加了各種大會、講座,甚至參加了一場為新測繪的海底山與峽谷命名的國際會議。我飛到一個偏遠的北極小村莊,觀看因紐特(Inuit)的獵人測繪未知的海岸線。我去墨西哥灣潛水,看到海底地圖指引考古學家揭開早期人類的歷史。我漫步在舊金山附近的一個飛機庫裡,裡面停滿了海洋測繪無人機。

測繪的歷史也引發了另一個令人不安的問題:如果我們真的完成了「海床2030計畫」,那會發生什麼?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預測,2030年前海洋經濟將從2010年的1.5兆美元增長至超過3兆美元,海底採礦、海上風力發電和海洋生物技術成為新興產業的核心。全球富豪和政府也紛紛加大對海洋探索的投資,如Google前執行長艾力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創立的施密特海洋研究院,以及微軟共同創辦人保羅.艾倫(Paul Allen)支持的海洋研究計畫。這些努力加速了深海資源的商業化進程,也引發了國際間對海底資源控制的競爭。

國際海底管理局(ISA)正試圖制定深海資源開採的國際規範,平衡各國之間的利益分配與環境保護。然而,隨著全球對海底資源的關注增加,深海正成為下一個地緣政治戰場。克拉里昂—克利珀頓斷裂帶(CCZ)等富含結核礦的區域成為焦點,這些區域的開發可能對小島國傳統漁業生計構成威脅,使得開發者面臨當地居民與環保組織的抗議。

除了國際勢力的糾葛,深海更蘊藏著永續與開發的兩難。深海作為地球最大的碳匯之一,對減緩氣候變遷具有重要意義。然而,深海採礦可能破壞這一平衡,影響海洋的碳吸收能力。國際間對深海的開發和保護之間的矛盾,正成為解決氣候問題的新挑戰。

科技創新與深海探測驅動的未來

而新科技帶來的新探索方式,則有望我們加速擁有一張「完整全球地圖」。AI和無人機技術正在改變深海探索的方式。例如,Saildrone公司的無人水面載具(USV)不僅能有效測繪海底,還能減少對環境的干擾。同時,探測技術的進步使得深海生態與沉積物中的古文明遺跡,能夠更清晰地被呈現。這些技術革新為人類了解地球最後的邊界提供了全新機會,但也提出了數據主權和技術標準之爭的問題。

由此可知,深海探險不僅是科學與技術的突破,更涉及人類對未知的好奇心。2030年將是檢視海床計畫成果的重要時刻,深海也將成為全球經濟、政治與科技的新交匯點。如何平衡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如何在國際間協調利益,這些問題將決定未來世界的樣貌。

人類還沒繪製出的海底面積,相當於八個月球表面

為了讓大家了解「海床2030計畫」有多艱鉅,更準確的說法是,我們打算在未來十年間測繪的海底面積,相當於八個月球表面。即使這樣描述,這種比喻也沒有真正彰顯出這項工作的難度。地球表面的大部分,被平均4公里深的不透明鹹水覆蓋著。我們是以雷射與雷達來測繪火星、金星,以及其他沒有水面的行星。然而,水會吸收、折射、反射光線,阻礙了我們以同樣的方式測繪地球。比較海洋測繪與外太空測繪,感覺很震撼,也很真實。但是,說到遙遠行星的測繪,拿月球和地球的海底相比,其實低估了我們眼前的任務。還有多少海洋需要測繪?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打電話給蒂姆.基恩斯(Tim Kearns)。他是加拿大的測繪員,講話很快,經營一個名為「測繪缺口」(Map the Gaps)的非營利組織,致力於完成全球海底測繪。基恩斯立即提到多方合力尋找失蹤的馬航370航班的行動。印度洋東南部的海域原本地圖繪製不足,那次行動首次為當地一片27.9萬平方公里的區域,測繪出第一張詳細的地圖。

基恩斯說:「我看過那個資料集,那真的很驚人,棒極了。」新地圖顯示海底山、海底滑坡、海底裂縫,以及兩艘十九世紀的沉船。「測繪員在那裡花了很長的時間,收集了大量的資料。但是,如果你把那些資料畫在世界地圖上,那就好像把一個火柴盒放在廚房的地板上,幾乎微不足道!我不是要貶低它,只是那給人的感覺是:『天哪!海洋真的、真的非常浩瀚。』」

一張完整精確的全球地圖會帶來什麼改變?

試想,一張完整精確的全球地圖會帶來什麼改變?它可以為政府提供更精確的數據,提前預測颱風或海嘯的威脅,讓災害應對更加高效;它還可以指導海底光纖的鋪設,讓網路更加穩定,甚至避免因光纖損壞而導致全球通訊中斷。這張地圖不僅是工具,更是一個新的可能──它揭示深海蘊藏的稀土、金屬結核與新能源資源,讓未來的技術創新有了穩固的基石。從新能源車到你的手機,這些資源將改變每個人的生活。

而一張完整全球地圖的價值,不僅在於發現資源,也在於如何保護它們。深海是地球最大的碳匯,吸收了大量溫室氣體,緩解了氣候變遷的影響。透過地圖,科學家能更好地理解碳的循環,制定精確的環保策略。同時,這些地圖能指引深海資源的開發,確保它們以透明、公平的方式分配,讓全球更多國家有機會擺脫資源短缺的困境。

尤其,對台灣這樣的島嶼國家來說,「海床2030計畫」的意義尤為重大。作為亞洲的航運樞紐,海底地圖將提升航運安全,減少船隻事故對經濟的影響。同時,台灣在AI與科技研發方面的優勢,讓它有機會參與這場全球合作,提升國際影響力。更重要的是,這些數據將幫助台灣更準確地應對颱風與海嘯等自然災害,守護生命與財產安全。這場深海探索,不僅是全球的未來,更是台灣的機會。(本文摘錄整理自《深海征途2030》,感電出版提供)

圖片來源/感電出版

 書名  深海征途2030(The Deepest Map)

勞拉.特雷特韋(Laura Trethewey)/著;洪慧芳/譯

感電出版

定價:480元

 作者簡介 

勞拉.特雷特韋(Laura Trethewey)

作為一位國際知名的環境與海洋記者,特雷特韋以敏銳的洞察力和扣人心弦的敘事風格,深入探索人類與海洋的複雜聯繫。她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創意寫作碩士課程,現任教於加拿大安大略的謝爾丹學院(Sheridan College),並曾擔任溫哥華水族館「Ocean.org」的資深撰稿人,長期關注海洋保育。

特雷特韋擅長以獨特的視角呈現深海議題,文章常見於《華爾街日報》、《史密森尼雜誌》、《衛報》、《大西洋月刊》和《環球郵報》等國際知名媒體。圖片來源/感電出版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