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許多人對自己小時候音樂課的記憶,不外乎就是唱唱歌、吹吹直笛,還有更多人對音樂課的記憶,就是被借去上數學課、國語課等等。這當然代表著臺灣的音樂教育課程,還有許多可以改進的地方。
像是每周音樂課的堂數太少、音樂課因為不受到家長的重視而被邊緣化等,這些制度面無法改變的事實,確實對音樂教育產生不利的影響。
但音樂課還有更根本的問題,那就是學校樂器嚴重不足。一間學校頂多每間音樂教室有一臺鋼琴或電子琴,樂隊有一套樂器。每次上音樂課時,只夠老師彈奏使用,很難讓每個學生有機會可以使用,甚至有時音樂老師還得自備樂器教學。
但是除了教學生唱歌、看譜、玩樂器、放音樂給學生欣賞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環,那就是創作,這也往往是音樂老師最大的挑戰,像臺北市銘傳國小音樂老師黃世傑就覺得,這是教學中最困難的地方。
黃正傑表示,傳統上,教學生創作歌曲的時候,會分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將大家耳熟能詳的音樂的五線譜,拿掉其中幾個音符,比如在五線譜寫上小蜜蜂的曲子,將中間幾個音符去掉變空白,發給學生,讓學生自行填寫其他的音符,成為學生創作的第一步。進階課程時,老師就可以發給每個同學一張空白五線譜,說明基本的樂理後,要求學生將自己覺得好聽的旋律,寫在紙上創作出幾小節音樂。
傳統教學其實不適合音樂創作教育
這樣的教學方式看似循序漸進,但實際上,「這就是學生難過,老師痛苦的事情。」黃世傑說。除非學生試唱能力很好,否則教完樂理後就要作曲,對本來不懂音樂,不會音樂演奏的學生而言,就不可能會知道如何創作出好聽的歌曲。
「用口頭要求學生覺得好聽就寫下來的教學方法,根本是不負責任的。」黃世傑認為。
學生因為不懂音樂創作,就隨便寫幾個段落,學生常會寫出很難唱出旋律的曲子,甚至有的作業不是寫出一下跳10度音,或根本就超出鋼琴鍵盤範圍的曲子,這對身為批改作業的老師們來說,確實是痛苦的事情。對學生來說,這樣的教法對創作沒有幫助,對老師來說,也是一種折磨。
讓學生實際聽到自己創作出來的旋律
也因此,黃世傑一直嘗試找尋音樂創作軟體來協助教學,其實他不僅是音樂老師,也是銘傳國小的資訊組長,不過,過去這類音樂軟體不是售價昂貴,就是跟個人電腦Windows作業系統的相容性不好,無法在學校推廣使用。當黃世傑來到銘傳國小任職後,他開始嘗試另一個方法,從自由軟體下手,3年前果然讓他發現了音樂作曲軟體MuseScore,但當時這套軟體只有英文版,現在才推出了中文版,讓學生使用時才比過去更容易。
MuseScore主要是用來讓人製作曲子旋律的軟體,軟體的畫面就是五線譜,作者可以選擇各種音符,並利用滑鼠在五線譜上標示音符所在位置,同時,作者也可以不斷擴充音樂的小節數,依序完成曲子的製作。看起來,這套軟體彷彿就是紙本五線譜的線上版,但是,這軟體還可以讓作者選擇用不同的樂器彈奏出作者製作的旋律,這正是黃世傑最想要的功能。
黃世傑表示,能夠立刻讓學生聽到自己創作的旋律的聲音,不僅讓學生覺得很有趣,也能讓學生練習聆聽聲音,要是旋律不優美,學生就能修改,這樣一來,製作的旋律就不再只是想像,而是可以實際聽到的聲音。
另外一方面,比起紙本五線譜,黃世傑也會將學生的創作轉成MIDI音樂格式的檔案,放到網站上分享,也能為學生記錄下學習歷程。
將旋律結合混音軟體讓音樂創作多元化,還能培養學生賞析能力
不過,MuseScore製作出來的歌曲主要是單音旋律,黃世傑認為,如果還想結合音樂賞析的課程,他會使用另一套付費購買的軟體Music Maker,這是他曾在6年級的課程中使用過的軟體。
透過Music Maker,可以將單音的旋律混搭其他和聲,甚至可以升降轉調,讓學生練習聆聽更多元的樂器混搭在一起的聲音。不過,黃世傑表示,MuseScore的檔案需要儲存成MP3或是MIDI檔案格式,才能將旋律匯入Music Maker使用。
舉例來說,學生可以先藉由這套軟體製作旋律,也可以匯入其他軟體製作的旋律,接下來,學生可以從軟體的樂器、音樂類型中選擇出鼓聲、Bass或是女高音等,來混搭本來的旋律。學生可以隨時聽到混搭的聲音,就能隨時增減所需要的音樂元素,來創造出自己覺得悅耳的音樂。
黃世傑表示,藝術賞析,就是要總結耳朵能夠聽到的聲音,透過這種混搭樂器的軟體,不僅可以訓練學生的創作能力,也能訓練學生音樂賞析的能力。
事實上,這種音樂軟體也較能引起學生興趣,黃世傑回憶,在他班上有個學生,每次上音樂課都遲到,上課的時候也時常不專心。黃世傑深入了解了一下,大概知道這個小孩子屬於學習低成就的學生。
有次上課時,黃世傑要大家用Music Maker創作音樂,示範的時候,這個學生也覺得沒什麼意思,但實際開始操作後,這個學生變得非常專心,到了下課交作業時,黃世傑被成果嚇了一跳,還以為這個學生交給他的是抄襲其他人的作品,於是向這個學生詢問作曲過程,意外發現這個學生其實很有音樂創作天分。「有一些特殊的孩子,像是特教的學生,其實耳朵很好,你讓他去玩,會是很好的啟發。」黃世傑說。
或許,在臺灣的正規教育體制中教授音樂的確是辛苦的,不過,黃正傑仍舊不斷地試驗各種對學生有用的教材和工具,想盡辦法活化音樂課的教學,任何對學生有幫助的事,他認為就應該去做,試圖讓學生在被忽略的音樂教育中有所成就,對他來說,這條路,堅持,就對了。
遇到人生考驗,也不放棄音樂
現在是音樂老師的黃世傑,其實他的音樂路是個很勵志的故事。他是個典型出身高雄勞工階級家庭的小孩,從小家中沒有任何資源讓他學音樂,他的音樂底子,大部分都是自己摸索出來的。雖然在念高工的時候,他就已經在樂團教授打擊樂而收入頗豐,但為了取得文憑,他靠著自學報考大學音樂系,不過,連續幾年,他都因為非音樂的學科分數未達最低標準,而無法獲得入學資格。
連續考了許多年大學的壓力並非一般人可以想像,黃世傑回憶起某一年放榜後發現仍舊落榜時,他的奶奶跟他說:「你爸的身體不好,你也應該去賺錢養他了。」這時候的黃世傑確實萌生了放棄的念頭,但是,黃世傑的爸爸卻毫不領情的拒絕這個提議。或許,黃世傑爸爸看到了黃世傑的天分,所以不願意看到他放棄音樂這一條路。
隔年,黃世傑就考上了臺北市立師範學院音樂教育學系。
黃世傑靠自學而成的不只音樂,也包括了資訊能力,像是他一個人完成前一任職學校和現在學校的電腦教室機房,從環境規畫、網路建置、電腦設備部署等通通都自行摸索完成,甚至還自己跑去向網路布線工程的師父請教經驗,再回來自己做。
這些事情,黃世傑都不是憑藉著身邊有什麼特殊或是豐富的資源,某種程度來說,他向來勇於挑戰各種限制條件來達成目標,這也是他想要帶進音樂教育課程中的精神。
快速圖解 MuseScore 歌曲創作
步驟1
操作介面跟Office相似,電腦上開啟MuseScore後,會先出現範例樂譜,老師可以使用這些範例,或是點選上方選單中「檔案」項目下的「創新檔案」,就可以開始建立新樂譜。
步驟2
若選擇「創新檔案」,就會啟用「新增樂譜精靈」,第一步先輸入樂譜基本資料,如標題、副標題、作曲者、作詞者等。第二步就是最關鍵的選擇樂器,這是之後播放樂譜所用的樂器聲音。後續的步驟則是透過選取的方式,來設定樂譜基本資訊如調號、拍號、小節數等。
步驟3
完成樂譜精靈的設定後,就會出現空白的五線譜,可以開始進行創作。畫面上方有一排各種音符,只要點選需要的音符後,再點選五線譜上的位置,對應符號就會出現在這個位置,如此操作就能完成一首歌曲。工具列上有喇叭的標誌,能隨時播放正在創作的旋律,聲音表現則是前面選擇的樂器。
步驟4
創作完畢後,就可進行存檔。可依照所需選擇存檔類型,包括標準MIDI檔案、MusicXML格式、MuseScore格式或壓縮格式、PDF檔、Flac音訊檔、Wave音訊檔等。若想進一步匯入Music Maker的軟體中進行混音,就要選擇MP3或MIDI格式存取。
快速圖解 Music Maker 混音實作--完全自製音樂
步驟1
在Music Maker的操作畫面中,分成上下兩個部分,上面是空白音軌,每一軌可以匯入一段歌曲,下半部是音軌的詳細設定畫面,可用來設定每一軌所使用音樂風格和搭配的樂器。中間則有播放聲音的按鍵,讓創作者在創作的過程中透過可隨時播放出聲音的特質,再增減喜歡的音樂元素。
步驟2
在下方音軌的詳細設定畫面中的左方「樣式」欄,可用來選擇創作者想要音樂的風格樣式,像是House、HipHop、RockAlternative等。依照所選擇的風格會自動提供不同的樂器,供創作者選擇。每種樂器還有數種節奏方式可用。樂器設定完成以後,上方音軌區就會在一個音軌中增加一段淺藍色區域,前方也會有對應的樂器圖形,點選就可以直接試聽,不喜歡可以重選。完成一軌後,可以繼續選擇其他樂器聲音節奏進行混搭。
步驟3
淺藍色區域的長度代表音樂播放的長度,透過拖曳可以延長或縮短播放時間,用滑鼠將樂器圖形拉大或縮小也可以增加或減少音量。還能在畫面中使用滑鼠右鍵調出選單來操作作曲。
步驟4
製作完成後,就可將檔案匯出,在匯出時,可選擇MP3、WAV/ADPC、AIFF、OGG等格式,也可以直接燒錄成CD。如此一來,學生就自行完成了一首完全自創的混音作品。
快速圖解 Music Maker 混音實作--善用軟體內建樂曲混搭
步驟1
老師也可利用軟體內建音樂快速混搭出教學用的歌曲。點選上方選單中的Song Maker,可以用來選擇想要的音樂風格,軟體會自動依照選擇的音樂風格安排適合的樂器,最後依序選擇歌曲長度。
步驟2
設定完成後,會出現軟體內建樂曲混搭的音樂。在教學時,學生可拿掉其中幾個小節,或是調整某些樂器的聲音來達到創作的效果,也可以加進其他的元素,讓學生感受不同音樂混搭後的結果。
MuseScore軟體介紹
MuseScore是一套五線譜軟體,可用於創作旋律。由於它是自由軟體,所以可完全免費供所有人下載使用,支援Windows及Linux系統。這套軟體的下載網址:http://musescore.org/。
相關報導請參考「Super e教師的神奇教學現場」
熱門新聞
2025-01-13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3
2025-01-10
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