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4.itho.me/sites/default/files/P50-%E5%A4%A7%E8%B3%87%E6%96%99%E6%87%89%E7%94%A8%E5%AF%A6%E4%BE%8B%EF%BD%9C%E8%8A%9D%E5%8A%A0%E5%93%A5-960.png)
芝加哥計畫在路燈上安裝類似燈罩的感測器,以收集空氣品質、光線強弱、音量、熱度、人潮與風量等資料。(照片提供/UCCD)
今年7月開始,芝加哥大學和芝加哥城市數據計算中心(Urban Center for Computation and Data,UCCD)合作開發「物體排列」 (Array of Things)專案,據《芝加哥論壇報》報導,芝加哥計畫在Windy City中的路燈上安裝類似燈罩的感測器,以收集空氣品質、光線強弱、音量、熱度、人潮與風量等資料。
芝加哥城市數據計算中心負責人Charles Catlett表示,此專案的目的是更加了解芝加哥,但同時也注意到隱私權問題,因此感測器只會透過路人的行動裝置計算路過的人次,而不會蒐集行動裝置的數位地址。
該裝備可以檢測到已經打開藍牙的移動裝置,以追蹤特定區域的行人密度,另外計畫幫助對花粉過敏的人避開花粉密集的區域。不過,目前還沒有關於數據具體使用方式的相關政策。
專案成員表示,每一個感測器的建置成本為500美元,而每年的電力成本則為15美元。另外,包括高通、英特爾、思科等企業已經承諾給予每年100萬美元以上的研發成本。
相關報導請參考「政府擁抱大資料」
熱門新聞
2025-02-08
2025-02-12
2025-02-11
2025-02-10
2025-02-10
2025-02-11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