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洲棚 空中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助理教授(圖片來源/iThome)

近年來,隨著行動裝置、網路等各類資訊科技的普及,由政府主動提供的民眾參與管道或方式,也越來越多元,例如一般常見的首長電子信箱、電話通報,或由政府成立的網路論壇等,都是民眾可以使用的溝通管道。此外,也有政府單位提供行動裝置版的App,讓民眾可以即時上傳文字意見或照片等多媒體元素。而1999電話專線,也是多數縣市政府都有提供的民眾參與管道。

善用IT來增加公民參與政策,是未來政府的重要方向之一,IT技術可以提供更多的參與形式與管道的選擇,但是空中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助理教授廖洲棚認為,臺灣公民參與的制度,以及政府回應民眾意見的作法,仍有改善的空間。

廖洲棚曾任職於臺北市政府資訊化推動委員會工作小組,並參與當時臺北市政府市場信箱的建置。他觀察臺灣各縣市政府主動提供的公民參與管道之後發現,政府機關接獲民眾申報,雖會依照工作執掌來指派回應單位,但如果民眾的意見無法立即判斷工作所屬機關時,如山區道路有坑洞,既是公路局的業務,又是山區工程主管部門的業務,因為分派方式沒有法源依據,當意見難以立即判定業務歸屬時,就容易延宕處理,甚至指派了錯誤的單位來處理,而影響民眾權益。廖洲棚認為,政府回應民眾意見的觀念與作法,要一起改變。

各縣市政府近年來也極力改善政府回應民意的品質,例如,有縣市政府強制要求公務員不論問題能否解決,都要在限期內回覆民眾所提出的每封申訴電子郵件。而民眾如果對於政府回應的答案不滿意,就還能有二次投訴的機會,政府機關就必須再由負責機關的主管人員親自致電回覆。

但廖洲棚表示,這個作法仍有弊病,有些問題是無法立即解決的法規、政策面問題時,限期回應只是流於形式上的回覆,無法真正解決民眾需求。

舉例來說,如果民眾要求降低所得稅徵收比例,但依照法條規定,徵稅的比例原本就有一定的制度,政府回應要求時,就不可能真正滿足民眾的意見。

或是有個地區接連收到民眾抱怨道路有坑洞,政府機關若只是針對民眾每一次的提報去修補問題路段,就會忽略了可能是有其他因素造成區域性的道路品質受損。

廖洲棚認為,產生這些問題的最大原因,就在於政府是以顧客導向的方式,來回應每個民眾的意見。

政府回應不應該以單一顧客導向,要視多數公共利益為依歸

政府與民眾,並不是只有單純的顧客關係。公眾可能隨著當下的立場,而轉變角色,例如有義務接受公權力制裁的人民、或參與施政的公民,甚至是接受補助的受益者等等。政府不能像企業那樣將每個顧客都視為目標客群,而努力提升每一個顧客的滿意度,反而應該要找到不同議題方向上的最多數人公共利益。

舉例來說,如果有民眾撥打申訴專線要求提高風災受災戶補助,政府當下當然無法因單一民眾的要求就改變作法,因此就只能採取制式回答,民眾也會覺得問題沒有被解決。

若政府蒐集大量民意後,發現原來該地區同時有大量民眾撥打電話反應應該要提高補助,政府就可以檢討制度,考慮是否需修法或改變行政作業方式等。

政府如果只重視立即回應每一則民眾意見,就可能會忽略多數民眾的需求。而這些需求,就必須靠資訊系統分析與整理,才能交叉比對出真正的公共利益。

廖洲棚認為,如果民眾回報的意見屬於可立即處理、現有部會就能解決的問題,政府原本就該加速回應速度。但是民眾對長期施政的建議,或大量累積的例行建議或每日意見等,後續的資料分析與整理,才是對施政方向最有幫助的地方。

廖洲棚建議,政府可以加入不同的元素來交叉分析所收集到的民眾意見。他舉例,民眾撥打1999專線來通報問題時,政府如果能結合GPS技術立即知道民眾的發話位置,就能確切掌握民眾問題發生的地方。如果某一地區民眾時常投訴當地環境髒亂,政府就可評估是否需加強當地環境宣導,或增設垃圾桶來改善環境。

資訊科技不止可以幫政府和民眾創立多元溝通管道,還能蒐集大量民意,來找出議題內的真正多數人公眾利益,讓政府作為未來施政上的參考,如此,才能真正創造未來施政價值。

 

 建議  1.處理民眾意見不應只滿足單一顧客,而要兼顧眾人需求

政府主動提供管道與民眾接觸,但在回應的過程中不應該只視公眾為單一的顧客角色。政府如果只是為了滿足每一位民眾的問題,很多問題限期內根本就無法解決,因此回應方式也只會流於制度上的回覆,而無法真正解決民眾需求。反而應該要在大量民意中,找到特定議題內的最多數人公共利益,才是政府政策應該要解決的問題。

 

 建議  2.分析大量民意來做為未來施政上的參考

政府藉由各種公民參與的管道,來收集民意,這些大量資料,就可以作為後續施政上的參考。運用資訊科技來交叉比對不同的民意,找出特定議題內的最多數公民需求,來作為未來長遠施政的參考依據,如此,公民的意見,才能真正影響政府。

 


相關報導請參考「打造未來政府 讓政府服務無所不在」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