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地政事務所資訊課團隊協助測量課人員每年進行土地的重測作業,以建立地籍圖的數位資料庫。圖中為資訊課課長廖正揚(左3)、課員鄭麗娟(左1)、管理師鍾佩函(左2)、協辦江美芳(左4)、協辦李杏華(左5)。(圖片提供/iThome)

說到大溪老街,你可能會想到大溪豆乾。但其實,在古老的老街巷弄間,不只大溪豆乾聞名全臺,隱藏在巷弄之間的大溪地政事務所,也創下多項政府服務品質的標竿記錄。

大溪地政事務所管轄範圍包括大溪鄉、龍潭鄉、復興鄉三大行政地區,而其中光是復興鄉轄區,就占桃園縣轄區面積的近三分之一範圍,屬於桃園縣內面積最廣的行政轄區之一。

雖然大溪地政事務所管轄面積大,但因土地丈量問題而引起的訴訟糾紛,近年來卻異常的少。大溪地政事務所測量課驕傲的說,去年一整年僅只有一件民眾因土地測量不服,而上訴到法院重審的訴訟案件,而前年一整年更達到轄區內零訴訟案的標竿記錄。

這是過去地政事務所完全望塵莫及的領先記錄,也可謂地政測量不可能的任務。過去一年全臺灣動輒上百甚至上千件的土地糾紛案,大溪地政事務所將發生的可能性完全降至零,秘訣其實就來自於五年前著手導入的「e-GPS土地複丈永續化作業系統」。

大溪地政事務所資訊課課長廖正揚解釋,過去當民眾有興建房屋、或土地財產糾紛時,就要到地政事務所申請土地謄本,以證明土地的所有權、土地所在位址等資訊。

而如果土地比鄰的兩方所有人發生糾紛,為釐清糾紛,除要向地政事務所人員申請地籍謄本之外,也要申請土地重測,來決定實際地籍線的界址畫分位置。

民眾如果無法認同測量人員所測量出來的結果,就要再交由更高行政單位的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或甚至要上訴到法院,由法官裁定土地財產的範圍。

但整個糾紛化解的過程十分繁複且費時,甚至要花費好幾年的時間,才能完成土地訴訟的裁定。且申請重測的金額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廖正揚表示,民眾申請土地重測一次需要花費4千元,且糾紛案件通常不止重測一次就能解決,過去民眾需要花費多次重測認定,才能達成協議,更遑論上訴到法院受理。

因此身為第一線面對民眾的仲裁機關,大溪地政事務所認為,如果能在民眾發生糾紛後,經由一次土地重測,就能立即解決糾紛,進而讓民眾信服,如此不僅能解決大家的麻煩,也能加深民眾的便利性。

而這就是大溪地政事務所自豪的便民服務。大溪地政事務所認為提升為民服務品質的作法,除以民眾需求為出發之外,加快自我工作效率,也是提升服務品質的最重要作法。而大溪地政事務所能做的明顯改變,就是縮短民眾土地訴訟的時間。

導入系統化設備來降低民眾訴訟的案件

要避免土地訴訟的糾紛,廖正揚表示,就是要用科學數據化設備來取代過去人工丈量,以精密儀器來提升測量的準確性,近一步加深民眾的信服度。因此,大溪地政事務所的測量作業也從5年前逐漸走向e化作業。

廖正揚回溯地政事務的e化歷史,他表示,臺灣的地政業務最早從日據時代就已經開始,過去稱為出張所,負責管理台灣民眾的土地財產和丈量。因此早從日據時代開始,全臺的土地就都已結合地圖資訊畫分成地籍圖,並提供民眾紙本式的地籍謄本,以此來代表土地財產、土地位置等資訊。在日據時代的地籍圖,多稱為「日據大圖」,以80公分乘50公分見方的紙本來分區記載各地方的地籍資料。

從國民政府接管臺灣之後,日據時代的出張所經過組織改制,陸續改稱為地政事務所,成為現今服務民眾的第一線地政單位。民國64年,臺灣各大地政事務所開始辦理登記舊部業務,意即將過去由日據時代所給發的土地謄本,重新交由地政人員謄寫、畫分表格,並給發新版紙本地政謄本,以防止紙本年久毀損的問題。

而民國82年起,大溪地政事務所又開始進行地籍謄本數位化的工作。大溪地政事務所費時多年時間,依靠人力逐筆將轄區內所有的地籍資料輸入電腦內,以建立地籍資料庫。使用電腦系統來管理民眾的各項土地所有權,這是大溪地政事務所e化行政的第一步,也奠定了後續推動各項e化行政的成功基石。

完成各項土地所有權的數位資料庫系統後,下一步,大溪地政事務所開始處理地政單位的核心——「地籍圖」的數位化作業。廖正揚表示,從民國86年起,大溪地政事務所就已開始著手進行紙本地籍圖數位化的工作,在當時幾乎是桃園縣轄內7家地政事務所的領先作法。而將地籍圖數位化,也成為後續減少民眾訴訟糾紛的關鍵。

地籍圖的數位化成為加速土地測量的關鍵

地籍圖代表著地政事務所轄區內的所有土地管轄範圍,也是管理民眾地籍的最重要依據。廖正揚表示,當民眾有申請地籍資料、丈量地籍時,地政事務所都必須遵照地籍圖,來辦理相關業務。

雖然臺灣各地區的地籍圖早在日據時代就已完成,但早期人工測量和繪製的地籍圖都用紙本記載,時至今日,「日據大圖」早已因人為的使用或蟲咬而破損,圖籍模糊不清。

為了保存地政事務所的核心資料,大溪地政事務所開始著手進行地籍圖數位化的工作,將一張張的「日據大圖」掃描成數位圖檔,並拼接成一份完整的地籍大圖。

而數位版的地籍圖檔建立後,廖正揚表示,還要再進行圖檔的向量化作業,來建立地圖內點與點的距離概念。舉例說明,地籍圖掃描成電子圖檔後,地圖縮小或放大,距離的估算就會失準,因此完成地籍圖的向量化作業之後,以實際座標來定位每點位置,即使圖檔以不同大小的型式顯示,作業人員也能藉由比例推算出實際距離。

此外,在地籍圖數位化的過程中,大溪地政事務所也一併將都市計畫的資料套疊入地籍圖內,讓地籍圖上除標示每塊地號的地籍線等資訊外,也同步標示了工業區、住宅區等規畫資訊,使得地籍圖的資訊更完整。

而地籍圖數位化後,改變的不只是文史資料的保存,也大大影響了大溪地政事務所的土地測量作業。廖正揚表示,過去,民眾有土地測量需求時,地政事務所的測量人員需要使用描圖紙,依照紙本地籍圖上的地籍線來描繪,並轉拓在描圖紙上,以此為測量依據,再到民眾土地的現場使用傳統平板儀等土地測量設備,來決定土地地籍線的正確界址。

大溪地政事務所測量課技士徐德富表示,過去使用描圖紙手繪紙本地籍圖,很容易發生描繪錯誤的狀況,且鉛筆畫線的粗細不同,也都會影響實際判讀的結果,甚至造成測量上的誤差。紙本誤差一釐米,放大實測時就可能造成地籍線好幾十公分、甚至上百公尺的誤差值,更遑論後續地籍線所連接起的土地面積,影響範圍可能蔓延好幾平方公尺的實際土地大小,而廖正揚表示,這也是造成民眾土地糾紛的最主要原因。

初步將日據時代地籍圖數位化後,測量員就不需再使用人工手繪轉拓,直接使用數位檔地籍資料列印,就可減少測量員手繪的程序,進而減少測量所可能造成的誤差。

在民國90年完成圖檔數位化後,大溪地政事務所改造地籍圖的作業,其實還未就此結束。廖正揚表示,保存日據時代地籍圖的同時,大溪地政事務所同步也要開始進行地籍圖的重測作業。

圖籍數位化的下一步,以重測作業重新修正地籍圖

重測作業代表是將過去所畫的地籍圖資訊進行修正,等同在為數位地籍圖建檔的同時,也兼顧地籍圖品質與精確度的提升。

廖正揚表示,過去日據時代所進行的圖籍繪製,因為測量技術的問題,測量過程是比較困難的,因此測量結果相對不精準,錯誤的測量結果也就反映在所描繪的日據時代地籍圖上。

且經過近80年的歷史發展,土地經過雨水沖刷、翻修、開發等因素,正確的地籍線與地籍圖早已相差甚遠,當初為區分兩地土地界址所釘下的土地界樁也早已變動,甚至因為人為開發而消失,土地畫分的參考值都已不堪使用。地政測量人員的地籍圖依據本身都不準確,測量結果的參考性因此也很低,因而每次測量的結果都有可能不同,民眾的信服度也很低。

為此,地政事務所逐年開始向縣府申請土地的重測計畫,以大溪地政事務所轄區範圍的土地地段為區分,逐年完成每個地段內的土地地號重測作業,以修正日據時代錯誤的地籍圖,來符合實際地籍線況。

測量人員需要實際到每個地號,找出當塊地號實際可測量的可靠點,並以可靠點為主,依照距離與角度推知每個土地未知點的座標位置,藉此推估出每個地號的實際範圍,並再確認實測結果是否與地籍圖吻合。

而同時,大溪地政事務所的土地測量人員也要針對民眾糾紛而提起申訴的重測個案,進行土地重測,告知民眾實測的丈量結果,以讓民眾得知土地界址的確切位置。

但重測的計畫可謂非常龐大,廖正揚表示,光大溪地政事務所的管轄範圍內,就有近19萬地號,而以過去重測的經驗來推算,一年最多只能完成1~3千筆的重測個案,因此光大溪地政事務所轄區內的測量作業,就可能要花費近百年的時間,地籍圖的重測作業才得以完成。

因此為了解決地籍資料重測時的過渡期,並加速整體重測的速度和精確度,以分攤測量人員的工作負擔,五年前,大溪地政事務所開始陸續導入「e-GPS土地複丈永續化作業系統」,包含引進e-GPS即時動態定位系統、全測站光學經緯儀,和記載數位化地籍圖的EZMap系統,將土地測量的工作程序全部改由電腦化作業系統和光學設備來完成。

引進新土地測量設備之後,首先,測量人員就可藉由e-GPS即時動態定位系統,結合衛星定位,確知土地測量可靠點的確切位置。

GPS定位確知測量土地位置

廖正揚表示,過去測量人員只能從地籍圖上的資訊判斷地號位置,並依靠測量人員個人的土地方位經驗和判斷,來確知地號的界址。而如果地號位屬於偏遠地段,例如復興鄉多數地號都屬於山區地段,測量員並不熟悉當地地區的環境,測量的地號甚至會發生全部位移的情況。

徐德富舉例,過去曾發現復興鄉民眾所擁有的地籍騰本資訊和實際耕作的土地相差近三百公尺的實際案例,三百公尺遠幾乎就差了近一個山頭,而這個案例的發現,也是導入e-GPS即時動態定位系統之後,用衛星定位才發現,當初測量人員所定位的地號可靠點完全錯位。

測量人員找出測量地號的可靠參考點之後,就可再進一步使用全測站光學經緯儀,依照距離和經緯角度,以紅外線投射出下一個未知點,由點連出線,再由線連出面的實際土地範圍。

過去測量人員需要隨身攜帶手繪地籍圖或列印地籍圖,以平板測量儀,用肉眼實際判斷出未知點的角度位置,並實際拉線來測量兩點之間的距離,進而推論出下一個未知點。以全測站光學經緯儀來定位後,測量人員不必再經由人力判斷,光學經緯儀就可自動計算出點的經緯角度和距離,並以紅外線投射出界址位置,減少人為的判斷失誤過程。

因此,就算是不同的測量人員,到同地號測量只要使用同一套標準的GPS定位和光學經緯儀,測量結果就可以達到一致,減少因為測量員的主觀判定,而造成糾紛的可能。

此外,民眾也能有科學數據的參考資料。廖正揚表示,使用紅外線自動定位的界址點,民眾直接就能看出土地界址的定位點,因此測量的信服度相對提高很多,而土地糾紛的訴訟案件也因此驟減,甚至在前年達到零訴訟案的記錄。

以系統校正地籍圖線況

重測完成後,全測站光學經緯儀實測的每個未知點經緯資料,也都會再透過藍芽同步回傳至測量人員隨身攜帶的筆記型電腦,筆記型電腦內的EZMap系統會將實測資料同步與民國90年完成的數位版地籍圖套疊,進一步確知測量結果是否與過去的地籍圖吻合。

廖正揚表示,如果實測結果與日據時代的地籍圖不一致,就要再與土地所有人探討,是否要進一步修改地籍圖內的地籍線,或與土地相鄰的兩方地主協調重畫土地等改善作法。

如此,經由測量人員每年完成3千筆的重測,持續累積下來,大溪地政事務所就能重新修改並畫出正確的地籍圖,以作後續土地測量的確切參考依據之用。

 

傳統土地測量人員都需使用平板測量儀,以人工描圖地籍圖,來進行土地的測量作業。照片提供/大溪地政事務所

 

e-GPS土地複丈永續化作業系統

e-GPS土地複丈永續化作業系統以e-GPS即時動態定位系統、全測站光學經緯儀等2套精密測量儀器結合EZMap系統顯示測量結果。

 

建立地籍資料庫,共享每位重測人員的測量結果

而除了修改、校正日據時代的地籍圖之外,測量人員每次的重測作業,也能加速地籍圖內已知點的參考數據。甚至,廖正揚表示,土地測量的下一步作法,就是要將每位測量員測量過的已知點數據,轉存在地政資料庫內,並讓每次實測過後的已知點經緯資訊,都可透過EZMap系統介面與不同的測量員共享。

當民眾有土地糾紛或重測需求時,測量人員只需點選EZMap系統介面上的已知點經緯資訊,經由藍芽回傳至全測站光學經緯儀,設備就會自動旋轉方向,並以紅外線投射出已知點位置,而經民眾協調同意後,測量人員就可立即釘下區分兩方土地的界址樁,訴訟案件即可完成,工作時間大幅縮短,而不需在每次的重測案件都重新推圖尋找已知點等過程。廖正揚表示,資料庫建置完成的地區,導入自動化測量系統後,重測時間可由過去1~2個小時,大幅縮短至10分鐘以內完成。

目前每個測量案件結案後,測量人員都會將實測的圖籍資訊放至大溪地政事務所內的共享資料夾內,並交由內部人員將實測資訊轉存至內部資料庫保存,資訊人員再進行資料庫的維護和保管作業。未來待重測資料完成,資料庫內的重測資訊也要與不同測量人員進行共享。

而實際接觸土地測量的民眾,也發現地政人員測量方式的改變。徐德富表示,民眾甚至因為測量作業時間大幅的縮短,而開玩笑的質疑測量作業是否有偷工減料的情形。但徐德富笑著說,因為導入系統,測量人員其實在辦公室內就可先以過去已確知的測量資料庫進行案件的準備,而大幅縮短的時間,也能讓民眾不必跟著在大太陽底下曬,因此縮短作業時間,其實無形也增加了民眾服務品質的效益。「皮膚再也不用曬得這麼黑了」,皮膚黝黑的徐德富笑著說。

 

大溪地政事務所測量課人員於5年前著手導入「e-GPS土地複丈永續化作業系統」,來增加重測的精準度。圖中為測量課課長黃文聖(左4)、測量助理黃金城(左1)、技佐黃建宏(左2)、技士黃思維(左3)、測量助理劉素琪(右3)、技士徐德富(右2)、技士王藹民(右1)。

 

 

大溪地政事務所資訊課課長廖正揚表示,導入土地測量的精密儀器與系統結合,就可加速重測土地的速度,並增加民眾信服度,減少訴訟糾紛。

 

 

機關小檔案

桃園縣大溪地政事務所

● 首長:江日春

● 地址:桃園縣大溪鎮康莊路95 號

● 網址:www.dsland.gov.tw

 


相關報導請參考「政府e化楷模」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