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非常熱門的雲端運算,掀起了繼網際網路之後最大的資訊變革,它不僅改變了人們的資訊生活,也讓企業與政府運用資訊科技的方式起了轉變。
雲端運算曾經一度被認為只是個過度炒作的行銷口號,但這幾年下來一些雲端運算的領頭羊,如Amazon、Salesforce、Google等公司的雲端服務,逐漸獲得越來越多人的使用,奠定了成功的商業模式,再也沒有人會說雲端運算是個口號。
眼看著雲端運算將會帶動新一波資訊變革,許多國家紛紛將雲端運算視為重要的發展方向。美國聯邦政府資訊長Vivek Kundra曾經表示,雲端運算將為資訊科技帶來結構性的轉移,其對於政府的重要性,就如同網際網路在90年代的重要性。因而美國聯邦政府全面推動政府採用雲端運算的政策,藉以降低政府資訊預算,並提高政府服務的品質與效率。其他國家,包含歐洲、亞洲等國,也都紛紛加入了雲端運算的行列。
認識雲端運算
雲端運算到底是什麼,而可以讓這麼多國家都紛紛加入?其實,雲端運算並不是一個特定的技術或產品,而是泛指一種新型態的運算提供模式──將軟硬體運算資源透過網路提供,隨時供應使用者所需,讓使用者可以很方便地隨時隨地取得軟體服務或運算服務。
雲端運算的願景,是要讓資訊服務如同水電等公共服務一般,隨時都能供應,就像現在我們使用電器時,毫不思索地直接把插頭插上插座。為什麼我們連想都不用想?因為電力供應已成為日常生活中一項穩定的服務,插座已經代表了源源不絕的電力供應,所以我們在用電之前不需要思考電力是怎麼來的,直接使用就是了。
然而在工業技術不甚成熟的年代,電力供應還不構成是穩定的公共服務,工廠為了確保供電正常,還得自己蓋發電廠。隨著工業技術發展,發電廠可以提供更大的電力,也發展出更健全的電力網路,供電範圍更普及,供電品質更穩定,電力的供應就成為是一種穩定的服務了,也就沒有人會為了要使用電力而自己蓋發電廠,要使用電力,只要插上插頭就行了。
自來水、瓦斯等公共事業服務,也都是歷經相同的演變,而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可以依賴的服務。資訊科技亦是如此,人們日常生活中對於資訊科技的依賴日益增加,資訊科技自然而然地會朝向公共服務的型式發展,而這就是雲端運算的終極願景──只要有可連結網路的設備,使用者透過瀏覽器就能使用運算資源。
傳統上我們要使用電腦或是軟體,其實就像是以前的工廠為了用電而自己蓋發電廠一樣,我們得先購買電腦硬體,而且得評估所要處理的工作來選擇電腦的規格,接著再安裝作業系統,以及各種提供不同功能的軟體程式,這麼做之後才能開始使用資訊科技。必須這麼做的原因是,得先有電腦硬體,才能擁有運算能力,而安裝了軟體,才能利用電腦來處理文書、繪圖等等工作。
雲端運算則是要把這些繁鎖的過程簡化,使用者只需要具備最基本的上網裝置,電腦、智慧型手機或是平板電腦,就能使用軟體或運算服務。以應用越來越普及的手機導航為例,今天你只要有可上網的手機,連上地圖雲端服務網站,就可查詢地點,甚至是自動規畫最佳路線、自動導航等等。在以前,若要使用手機導航,由於必須在手機上安裝導航軟體,得先挑選運算效能足夠的手機,因為軟體的功能取決於手機的運算效能與儲存空間等等,手機效能不夠好,導航計算功能就會受限。然而,現今智慧型手機搭配地圖網站的使用情境下,手機不須要安裝軟體,也不須要先預儲地圖,這些資料都由地圖網站的雲端服務來提供,包括最佳路線的計算也由地圖網站的伺服器來完成,最後它只是把計算出來的結果回傳給手機。因此手機不需要具備強大的運算效能,利用雲端服務網站的運算能力,依然可獲得強大的軟體功能,這就是雲端運算服務的最佳寫照。
雲端運算的定義
由於雲端運算不是指一個特定的資訊技術或產品,而是泛指新的運算提供型式,因此就有很多不同的實踐方式,雲端運算的定義也就有很多不同的說法。不過,自從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在2009年提出雲端運算的定義之後,因為這個定義的面向較為全面,因此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採納,現在有許多國家的雲端運算政策白皮書亦是參照NIST的定義。
NIST以5種特徵、3種服務模式與4種部署模式來定義雲端運算。根據2011年1月份的草案版本,NIST是這樣定義雲端運算的:
「雲端運算是一種能透過無所不在的網路,以便利且隨選所需的方式存取共享式運算資源池(例如網路、伺服器、儲存空間、應用程式與服務)的運作模式,運算資源的提供只需要最少的管理動作與供應商涉入,就能快速配置與發布運算資源。」
3種雲端運算服務型式
在雲端運算的模式下,所有的運算資源都是透過網路,以服務的型式提供給使用者。所謂的以服務的型式提供,就是讓使用者不需要安裝軟體,也不需要具備足以執行該軟體的運算力,透過網路就能夠使用軟體或是獲得運算資源,而且在使用者想要使用時立即可取得。
幾年前大家所熟悉的軟體即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就是一種將運算資源以服務方式來提供的型式,例如線上郵件信箱、線上文書處理、銷售管理等等,而隨著雲端運算相關技術的成熟,現在不只是軟體可透過服務的型式來提供,伺服器、儲存空間等基礎設施的運算資源,也能透過網路來提供。
接下來會有越來越多的運算資源發展成as a service的型式,現今可以歸納出主要的三大類型,包括:軟體即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平臺即服務(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基礎設施即服務(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亦有人稱之為SPI模式。而NIST對於雲端運算服務型式的定義,也採取相同的分類方式。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軟體即服務)的定義是:軟體廠商將其軟體運行在雲端基礎設施上,以服務的型式提供,讓使用者透過瀏覽器等精簡型介面即可使用軟體。
SaaS是三種雲端運算服務型式中最廣為人知的一種,因為許多人都已經使用過這種服務,像是Gmail郵件信箱,或是Google Docs、Microsoft Office Live等線上文書處理,都是SaaS服務型式。使用Gmail時,你只需要申請帳號,就能收發信件,不須要像過往一樣要先安裝電子郵件軟體,而且郵件不儲存在電腦裏,而是Google的資料中心。有了Google Docs、Microsoft Office Live等線上文書處理服務,你也不須要安裝文書處理軟體,透過瀏覽器連上這些網站,網頁就會呈現一個文件編輯操作介面,寫文件或是製作表格、試算表都不是問題。
SaaS明顯的好處就是使用者不必安裝軟體,因此對於組織而言,就不必為每位使用者購買套裝軟體,只要按照使用者的數量,每個月支付使用費,如此可省下初期建置軟體系統的成本。
有些國家的政府單位為了節省開支,也就開始採用SaaS服務,而有些國家基於安全不放心公務人員使用公眾的SaaS服務,就自己建置軟體系統,提供SaaS服務,例如由政府統一建置專屬的電子郵件平臺,各單位就不須要各自採購電子郵件伺服器,這樣的好處是可以減少重複採購,節省成本。而且系統集中之後,可由中央採取統一的管理方法,集中之後亦可將所有經費整合成一筆更大的資源,即可用於提供更好的垃圾郵件過濾服務、更安全的郵件防護服務等等。
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的定義是:以服務的型式提供運算、儲存、網路等硬體運算資源,讓使用者能夠如同使用實體設備一樣管控,而不須要理會其背後的硬體架構與維護。
擁有廣大用戶數的Amazon EC2(Elastic Compute Cloud),就是典型的IaaS服務。這項服務提供使用者按月或按使用量計費的虛擬機器,使用者在網頁上申請就能獲得一臺虛擬機器,你可以透過網頁像是部署實體伺服器一樣設定伺服器組態,亦可安裝軟體、為伺服器加載虛擬硬碟機、設定存取權限、防火牆規則,以及開關機等等。例如你要架設網站,只要租用EC2的Linux虛擬機器,安裝網站程式之後,這臺伺服器就能對外提供服務,你的網站也就開張了,雖然你其實從頭到尾都沒看過這臺伺服器的樣子。
IaaS服務與傳統企業建置IT架構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傳統上要建置IT系統,須要採購硬體設備,再逐一部署設定。例如一家網路新創公司的成立,傳統的做法是先買好伺服器、儲存設備與網路頻寬等基礎設備,並且聘請有經驗的網管與系統管理員來部署與維運,讓開發好的網頁應用程式能夠上線。
若是採用IaaS服務,則可直接租用虛擬伺服器、儲存空間等服務,並且按照使用量付費。因此IaaS的好處在於,省去了初期硬體採購投資、部署設備的時間,以及維運的人力等等成本,不必一開始就投入一大筆購買硬體設備的成本,而能按照使用量計費,用多少則付多少。
IaaS服務能彈性自如地提供使用者所需要的運算資源,看起來頗為神奇,但實際上它就是利用虛擬化技術,以快速產生虛擬機器,迅速提供給使用者運算資源。如此就能提供隨選所需的運算服務,有了這樣的彈性,若面臨某一系統臨時需要增加運算量,亦能快速調配運算資源來因應。
IaaS服務將所有運算資源都統合為一個資源池,透過虛擬化技術靈活地調度運算資源,因而許多國家的政府機關不約而同地推動機房整併、虛擬化,藉此提升系統資源的利用率,強化系統部署、運用的彈性,以及獲得綠色節能的效果。
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
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臺即服務)的定義是:以服務的型式提供應用程式開發平臺,用戶以供應商支援的程式語言與工具,可將自行開發或購買的應用程式部署到雲端架構。
傳統上在開發軟體前,要先建立開發環境,從採購硬體設備、安裝硬體設備、安裝作業系統、開發環境與工具、資料庫、中介軟體等等,再由軟體開發工程師開始撰寫程式、部署應用程式。而為了維護開發環境的運作,還得仰賴網管與系統管理人員負責後續的維護工作。因此整個軟體開發專案不僅起步慢,還得先投資軟硬體與維護的成本。
相較起來,PaaS平臺已經先具備了開發軟體所需要的服務,從開發系統的部署、開發環境、測試、上線到維護都一應俱全,因此軟體開發工作就能快速啟動,大家在統一的開發環境下亦可遵循相同的作法與標準。
4種雲端運算部署模式
雲端運算的部署模式主要分成4種,分別是公有雲、私有雲、社群雲與混合雲,其中公有雲就是針對大眾提供的雲端運算服務,因為任何人皆可使用,每個人的資料不見得有足夠安全的隔離,使得公家機關在使用上存在著安全上的疑慮,因此必須得要求公有雲服務廠商提供更好的隔離保護,而有些國家的政府則傾向於建立專屬的雲端運算服務(Government Cloud,G-Cloud),僅供政府機關使用,如此即可確保整個環境的安全隔離,這種模式就是私有雲。NIST對於雲端運算的4種部署模式定義如下:
● 公有雲(Public Cloud):由銷售雲端服務的廠商建立,提供給大眾使用,並依照使用量計費。
● 私有雲(Private Cloud):由單一組織建立,只供該組織所使用。
● 社群雲(Community Cloud):由一群擁有共同任務、特定需求的組織共同成立,以服務該社群。
● 混合雲(Hybrid Cloud):結合兩種以上的雲端運算架構,透過標準或私有技術而讓資料與應用程式擁有可攜性。
5種雲端運算的特徵
在NIST的定義裏,雲端運算應具備5種特徵,而這也就能區隔出雲端服務與Web-based系統不同之處。
● 隨選所需自助服務(On-demand Self-service):用戶可以自行配置運算能力,像是伺服器時間與網路儲存空間,而且是在不需人工介入的情況下自動運作。
● 網路存取方式多樣化(Broad Network Access):雲端運算要能透過網路取得,並且能以標準的連線機制促成各式異質的終端平臺存取。(例如手機、筆記型電腦、掌上型電腦)
● 共用資源池(Resource Pooling):服務供應商的運算資源必須整合為一個共用資源池,依照用戶的需求,動態配置或取消實體與虛擬化的運算資源,達到多位用戶共同使用的多租戶型式。在某種程度上運算資源所在位置有一定隔離,用戶無從得知運算資源真正所在位置,亦無法對其控制,但用戶能夠從更抽象的層次了解運算資源所在地。(例如國家、洲或資料中心)而這些運算資源包括了儲存空間、處理器、記憶體、網路頻寬與虛擬伺服器。
● 迅速伸縮自如(Rapid Elastic):雲端運算在配置運算資源時可迅速伸縮自如,既可快速擴增架構,亦可快速縮小架構,在一些情況下甚至能夠自動化運作。對用戶而言,像是有毫無限制的運算資源可供配置,而且可以隨時隨意購買。
● 服務可量測(Measured Service):雲端運算系統擁有服務量測能力(例如儲存空間、處理器、頻寬與使用人數),自動控制運算資源的使用與最佳化。資源的使用情況可以被監控、控制、匯報,對供應商與用戶而言都如同使用水電服務一樣透明化。
由上述的5個特徵可知,雲端運算服務必須立基於具有高擴充性的基礎設施上,如此才可快速因應使用者的需求而調配服務,這就與傳統的Web-based系統有很大的區別。
世界各國發展雲端運算的概況
諸如美國、英國、日本、韓國、新加坡、澳洲等國,皆已將雲端運算納入電子化政府的重要發展方向。對雲端運算有基本的了解之後,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世界各國發展雲端運算的狀況。
臺灣:「雲端運算產業發展方案」與「第四階段電子化政府計畫」聯手推動雲端發展
由於臺灣在全球資訊科技產業擁有極大的影響力,在雲端運算掀起資訊科技第三波變革之際,政府祭出5年投入240億經費的「雲端運算產業發展方案」,以及「第四階段電子化政府計畫」,透過這兩項大型計畫的聯合綜效,在推動政府運用雲端運算的同時,亦協助資訊科技產業進軍雲端運算新市場,讓臺灣在全球資訊產業下一波變革中繼續站穩腳步。
建置政府雲端網路基礎服務
雲端運算產業發展方案的第六項計畫,是建置政府雲端網路基礎服務,預計從民國100年至103年,總計投入65億元經費,配合地方縣市改制與行政院組織改造期程,分3階段逐步建構政府雲端網路基礎架構:
第1階段:資料中心減量。集中整併政府資料中心,透過資料中心之減量,達成資源共享、節能減碳之目的。
第2階段:資料中心雲端化。各資料中心內運用網路、伺服器及儲存系統之虛擬化、自動化標準技術,建構架構靈活、資源彈性調配之雲端服務基礎架構。
第3階段:資料中心相互備援。於各資料中心已建構完成之雲端基礎架構之上,各資料中心因地理位置之差異,可進一步分享資源,達成相互備援之目標。
由此可知,政府機關邁向雲端運算的進程是先整併資料中心,以共構資料中心集中資源,建立資源共享的基礎,再透過虛擬化將共構資料中心打造為符合雲端運算的雲端機房,有了可提供雲端服務的基礎設施之後,這個共構資料中心接下來必須提供雲端服務,之後再進一步擴大至涵蓋整個國家的政府共享服務中心。
從逐年要達成的績效目標來看,民國100年要完成14個部會建置共構資料中心、101年要協助10個部會共構資料中心內部虛擬化、102年要建立共構資料中心相互備援、103年要協助部會以共構資料中心建構共享服務、104年要建構政府共享服務中心。
另一方面,民國101年即將正式啟動的第四階段電子化政府計畫,其六大旗艦計畫的第一項:「政府雲端應用服務」,將同步發展政府雲端服務,讓政府能夠有效利用資源,達成綠能、共享的目標,擁有可因應彈性需求的資訊架構,以提供即時服務。
政府雲端應用服務包含4個子計畫,分別是:
● 政府施政計畫管理整合平臺建置計畫(GPMnet 2.0)
● 防救災雲端計畫
● 電子化政府基礎建設雲端服務發展計畫
● 雲端資安防護整合服務計畫
政府施政計畫管理整合平臺建置的計畫
政府施政計畫管理整合平臺建置計畫,要將「政府施政計畫管理資訊網(GPMnet)」以雲端架構升級為第二代系統(GPMnet 2.0),提供施政計畫填報及管理的雲端平臺,讓各機關不須各自建置系統,透過共用雲端平臺的資源,以及資訊的集中化,達到更有效的管理,同時亦可節省重複開發系統的成本與落實公文無紙化。
這個平臺將整合行政院經建會、公共工程委員會與研考會等管考機關現行國家中程計畫、中程施政計畫、先期作業、年度施政計畫、計畫審議、特別預算管考及追縱事項等業務,透過資料的整合、介接,承辦人員不須重複填報資料,並且都採取統一的作業標準流程。
資訊的共享,將以「機關績效管理」、「個案計畫規畫」、「個案計畫管制」、「追縱作業」及「一般性輔助」等5大主軸來集中管理,可達到降低重複管考,全盤掌握中央對地方的補助與執行成效。而有了這些統整的資訊,將再透過「政府施政資訊管理儀表板(GPMnet Dashboard)」展示成果,民眾就能了解各個機關的施政成效。
防救災雲端計畫
防救災雲端計畫從民國100年開始整體規畫,將結合雲端運算技術、行動裝置與各式媒體數位化整合,提供跨單位資料交換介面,匯整防災相關的資訊,連繫各個防救災機關,提供即時的防救災決策資訊。
整個防救災系統主要由三大部分所組成:「防救災雲端平臺資料庫」、「防救災應變服務平臺」、「防救災訊息服務平臺」。
防救災難雲端平臺資料庫將整合更多可做為防救災決策的資訊,除了既有的「潛勢資料」、「監測資料」,將再補充「溪流坡地」、「重大建設」、「維生管線」、「房屋建物」、「戶籍人口」等資料,以及配合第四階段電子化政府旗艦計畫2:「基礎資料庫擴增」的「環境資源」、「衛生福利」等資料庫。
防救災應變服務平臺則是以現有系統為基礎擴充,協助網路救災資料的蒐集,支援更快速的方式蒐集救災資訊,如網路報案、行動報案機制。而防救災訊息服務平臺,則將利用更多樣化的通訊管道發布訊息,如電子郵件、RSS、社交網路、Widget、簡訊、數位電視、廣播副載波等,並將結合地理資訊與Location Based Service,針對特定地區的民眾提供訊息服務。
電子化政府基礎建設雲端服務發展計畫
電子化政府基礎建設雲端服務發展計畫,將以全國政府機關基礎設施的經濟規模,發展政府雲端基礎服務。這項計畫將逐一打造雲端運算的三種服務型式:基礎設施雲(IaaS)、平臺雲(PaaS)、應用服務雲(SaaS)。
基礎設施雲(IaaS),包含了「雲端資料中心」、「資安防護服務」、「憑證簽發服務」。未來的政府雲端資料中心將擁有完整的雲端服務功能,可提供機關用戶虛擬化的運算資源、儲存資源與網路資源,並具有資源自動部署、資源監控管理、資訊安全管理、計費管理等機制,讓使用者可租用虛擬伺服器,藉以建置各自的系統。
平臺雲(PaaS)是要打造一個跨機關資訊整合及交換平臺,以現有系統架構為基礎,發展具有隨選即用與彈性擴充的能力。同時為了因應未來政府資料公開(Open Data)與跨機關業務主動通報服務,將進一步發展出平臺服務元件。
應用服務雲(SaaS),涵蓋政府機關的創新應用與行動化服務,包括將推出個人網路儲存空間服務,提供民眾專屬的個人網路儲存空間,如雲端保管箱,政府就能將行政文書(如水電繳費通知單、罰單、稅費通知單)遞送至民眾所屬的網路儲存空間。此外,政府入口網亦將改造為行動化服務入口網站。
雲端資安防護整合服務計畫
雲端資安防護整合服務計畫是第四階段電子化政府在基礎建設方面的重點計畫,內容主要是精進既有的安全防護機制,以因應政府邁向雲端之後面臨的新資安挑戰,例如檢測跨政府機關的電子郵件安全、建立針對政府雲端(G-Cloud)大規模攻擊的應變機制,以及提供G-Cloud系統開發安全檢測與服務安全檢測等等,此外,亦將利用雲端技術的優點,發展資安服務與防護技術。幾個重要的策略目標整理如上表。
美國:雲端優先(Cloud First),全面邁向雲端運算
美國在首任聯邦資訊長Vivek Kundra上任之後,就大力推動政府資料公開、Web 2.0與雲端運算,在2010年12月,由聯邦資訊長發布的25項政府資訊科技管理改造計畫中,就明白指示「Cloud First(雲端優先)」政策,要求各機關在1年內至少要把1項服務轉為雲端服務型態。隔年,2011年2月,聯邦資訊長提出「聯邦雲端運算策略」白皮書,正式底定聯邦政府的雲端策略,代表美國政府正式邁向雲端時代。
美國聯邦資訊長Vivek Kundra表示,藉由採用雲端服務,避免了各個機關建置相同的系統,可望為美國政府省下每年50億美元的費用。因而美國政府將從今年起開始執行機房共構,計畫在4年內減少40%的機房,也就是要由現今的2千多個資料中心,關閉800個。
在美國已有多個政府機關開始打造雲端資料中心,此外,除了自建雲端架構之外,美國政府亦呼籲各機關採用雲端服務,美國聯邦總務署(General Service Administration)並且成立一個雲端服務採購網(Apps.gov),明列已與政府簽約的雲端服務供應商。
在美國有許多政府機關採用民間營運的雲端服務,然而在其他國家這種現象則較少見,多數國家傾向於政府自建專用的雲端平臺。最主要的原因是資料安全與隱私的顧慮,目前一些大型的雲端服務供應商都是美國公司,其資料中心大多位於美國境內,因此資料中心裏的資料就受到美國法律的管束,美國政府在必要時有權力調閱這些資料,因而其他國家就對此有所顧慮。
英國:數位英國計畫
英國政府在2009年提出「數位英國(Digital Britain)」計畫,從舖設全國性光纖網路,到建造政府雲端網路,希望讓英國在全球數位化革命下仍擁有領先的地位。
該報告指出,在數位經濟時代,政府的角色不只是制定政策,政府為了提供公共服務,已成為最大的資訊系統擁有者與採購者,對於資訊市場的走向擁有極大的影響力,因而政府應以此優勢來推動標準,甚至制定標準,其中,打造政府雲端網路架構就被視為優先計畫,同時政府的資訊系統亦將陸續轉移至線上服務型態。
日本:Kasumigaseki Cloud(霞關雲)
日本總務省在2009年提出數位日本計畫(Digital Japan Creation Project),帶動日本資通訊產業再次發展,冀望創造100兆日圓的產值。其中一項計畫就是要在2015年完成政府雲端運算平臺「霞關雲(Kasumigaseki Cloud)」。
日本是以打造政府專屬私有雲的方式,提供各機關皆可使用的政府雲端服務。藉由提供共享硬體平臺以及共用服務,以整併資料中心、降低政府機關的系統開發與營運成本、讓不同系統更容易整合,以及提供安全與先進的政府服務。
韓國:發展雲端運算活性化綜合計畫
韓國在2009年宣布,在2010至2014年期間投入6,146億韓元發展雲端運算,由政府的資訊系統轉換至雲端運算架構,以帶動韓國資通訊產業在雲端運算的發展。
新加坡:2011年底招標建立政府私有雲
新加坡計畫在2011年底公開招標,建立政府專屬的雲端運算架構,提供所有機關使用。這個雲端運算架構將規畫兩種安全等級:高度安全與中度安全,以符合政府不同應用的需求。
澳洲:三階段轉進政府雲端運算策略
澳洲政府在2011年4月公布雲端運算策略白皮書,說明雲端運算對政府帶來的機會,並提出三階段轉進雲端運算的策略。第一階段準備期從2011年開始,要制定政策、使用準則、採購規範等採用雲端運算前的準備。第二階段由2011年中開始,先從一些風險較低的系統開始採用公有雲服務,第三階段再藉由虛擬化將資料中心轉為雲端化,建置私有雲或社群雲,將風險較高的應用系統由私有雲或社群雲來營運,而風險較低的應用則仍採用公有雲。所以,澳洲政府的雲端運算策略,最終是要發展成同時使用私有雲、社群雲與公有雲服務的混合雲型式。
整體而言,雲端運算為政府資訊架構帶來全新的契機。一來政府可藉助雲端運算技術,解決資訊基礎設施長久以來的問題,例如資料中心資源利用率不佳、或是系統重複建置等一再發生的情況,皆可因機房整併、資源集中化管理而獲得解決,達到綠能、降低營運成本的成效;再者,有了共享基礎設施之後,則更容易進一步發展共享服務,讓系統之間的介接、資料的串接更加順暢、更有彈性,政府所提供的資訊服務就能朝雲端服務發展,創造更即時、創新的資訊服務。同時,由於政府單位比任何民間組織都擁有更大的使用經濟規模,由政府帶頭轉進雲端運算,就能為雲端產業創造具有經濟規模的需求。在擁有經濟規模的使用量之下,資通訊產業才有辦法發展出可行的雲端服務模式,才抓得住全球雲端運算市場的新機會。
美國政府以Cloud First(雲端優先)的政策,全力朝雲端運算發展。美國聯邦總務署並且成立一個雲端服務採購網(Apps.gov),明列已與政府簽約的雲端服務供應商。
Apps.gov提供雲端服務線上商店的功能,使用者可依照三種服務類型「虛擬機器」、「雲端儲存」與「網站代管」,選擇通過政府核可的雲端服務供應商。
雲端資安防護整合服務計畫策略重點
雲端運算7大安全威脅
雲端運算是新興服務型式,有許多與過往不一樣的安全風險。雲端資安聯盟(Cloud Security Alliance),就整理出7大常見的雲端運算威脅。
熱門新聞
2024-11-25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29
2024-11-28
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