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醫在去年六月底完成抽血櫃檯的大改造,利用自動備管機來協助備管,更導入超高速傳送系統來傳送檢體,跨棟傳輸只要50秒。檢驗醫學部也已高度自動化。高醫更表示,未來要讓醫檢師的雙手全程不用觸碰到檢體,就可以自動完成檢驗報告。

圖片來源: 

iThome

今年是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的60歲生日,不過,光看高醫所引進的醫療設備與各式自動化系統,很難想像,它的資訊室竟然已有34歲的高齡。高醫這家已屆花甲之年的老醫院,近年力求創新、追求突破,開始建置智慧病房,整體朝智慧醫院的方向邁進。

「我們現在最重要的是體質重新打造。」資訊室主任李金美在2013年時開始領軍資訊室的團隊,當時高雄的小港醫院與大同醫院的資訊整併到高醫,由高醫資訊室統一管理。在李金美的帶領下,75位同仁一起協助高醫大翻身,開始發展MVC架構的醫療系統,要提供高效能而且友善的使用者介面、支援各種平臺、行動醫療,更要將手上的資訊人力有效利用。李金美也表示,目前高醫資訊室正將導入多層式架構資料(n-tier),建置虛擬化、雲端化的彈性作業平臺。

「基礎架構採雲端機房設計,未來岡山醫院成立後,高醫將有兩個機房,分別是高醫與岡山,彼此互為備援。」李金美表示,基礎建設不夠穩固,將會成為資訊發展的阻礙,因此要優先鞏固基礎架構。要等到醫院系統的轉置與基礎架構完成後,才著手進行大數據分析的相關研究。

李金美表示,高醫資訊室近一年還建置了IT客服系統(Call Center),配置10名人力專門接電話,不需寫程式也不用管理伺服器或PC,只負責第一線的障礙排除,讓程式設計師專心的工作。

高醫資訊室的組織大改造成果頗豐,不過他們特別對外展示了近年發展的兩項傲人成果,包含抽血服務的流程大改造,引進自動備管機,以及超高速傳送系統來傳送檢體等,大幅縮減病人抽血等報告的時間。此外,花了兩年評估的智慧病房正式導入後,也大獲好評。不過,轉型之路並不容易,李金美坦言,這是經過數年的辛苦耕耘才有的成果。目前,資訊室人力,40歲以下的年輕世代占了3分之2,「開發能量十分充沛。」

檢體跨棟傳送只要50秒,抽血服務大改造

高醫從病人看病的需求作為出發點,從抽血服務流程開始改造,砸下4千萬元投資,由資訊室與檢驗醫學部通力合作,在去年6月底時全部建置完成。現在的抽血服務與過去相比,病人等候抽血的時間大降了近3倍,從21分鐘減少為7.5分鐘,檢體運送的時間更從2.5分鐘縮短到50秒就可以完成。

高醫先增設了更多抽血櫃檯,總數達到14臺,分布於啟川大樓3樓以及C棟1樓,再搭配高醫首創的全臺第一套智慧分流系統(自動報到系統),病人憑著檢驗單,帶著身分證、健保卡或是手機(等候資訊App),就可以使用自動報到機進行報到,自行選擇螢幕上的服務項目,來取得等候的號碼牌。這套系統也會估算和累計不同檢驗單的抽血時間,來判斷報到民眾要進行的抽血作業,是否會超過檢驗中心當天的服務時間,若是,就會在報到時直接告知:「您已過抽血時間。」請病人改天再來,避免民眾多候還無法完成抽血而抱怨。

高醫將抽血病人分為4大類:一般服務、輪椅抽血、指尖血糖/化療/高齡或嬰幼兒,以及拿管不抽血。藉由這個智慧分流系統,直接進行第一類的分類。同時,公播系統也會按這4大類病患來公告作業進度,讓病患可以清楚看見自己所屬類型的等候情況。

不只公播系統改良,連在抽血櫃檯上的病人抽血說明也改用平版電腦呈現。醫護人員上工時得先掃描自己的識別證條碼,在櫃檯前方提供給民眾觀看的平板電腦上,就會顯示出當班抽血人員的中英文姓名,讓病人可清楚知道是由哪位醫檢師替他抽血。此外,平板上也會提醒民眾需先告知醫護人員的病史資訊,是否酒精過敏、乳膠過敏等,還會提醒病人,抽血後的注意資訊如「按壓5分鐘」的訊息。

每輪到一位新病患,在系統叫號時,自動備管機就會依照醫令開始準備儲血用的塑膠試管(自動貼上專屬標籤),能在病人一坐定抽血櫃檯時就完成備管,讓醫護人員能直接開始抽血。高醫採兩人一機,利用自動備管機增加備管速度也避免了人工貼標可能的出錯情況,來增加正確性。

在病人辨識上,醫檢師抽血時除了口頭詢問比對檢驗單上的資訊外,也會用健保卡來確認,相關採檢試管的資訊會同步顯示在醫護端的螢幕上,可供醫護透過病人的清單條碼,進行多重的確認。病人辨識時間大幅縮減4倍,從46秒減為11秒即可完成。另外在硬體設備上,高醫也設置了輪椅抽血櫃檯,桌面可以自動升降,讓輪椅病人抽血的舒適度大增。

在抽血自動化改造中最關鍵的一項是,高醫引進超高速傳送系統,介接抽血櫃檯以及三樓收檢中心。抽血完後,醫檢師會將檢體投入抽血桌上的孔洞,抽血桌下的軌道會連接到超高速傳送系統,50秒就可以將檢體跨棟輸送,從C棟1樓,輸送到E棟3樓的檢驗醫學部。

高醫檢驗醫學部主任周慧雯指出,這套可以短時間內跨棟傳送檢體的超高速傳送系統,前端是丹麥原廠的自動化傳輸系統、後端則是臺灣廠商自己做的系統,是全世界第一套架接兩個系統的超高速傳送系統。「採裸管的氣送,約50秒,輸送兩百米的距離。」她指出,啟用至今,輸送過近40萬支的檢體,沒有卡過管,平均9秒就運送1支檢體。有些無法投管的檢體,則採用傳統的氣送系統。目前,高醫約90%的檢體都是採這套超高速傳送系統進行檢體傳送。

大改造後的抽血櫃檯,除了病人等候時間、病人辨識時間大降之外,採檢試管用量的減少,每年也替高醫省下了約48萬元的成本,醫療廢棄物一年也可以減少1千4百公斤。

4個月內要實現檢驗全自動化的目標

高醫近年也全力布局全自動化軌道分析系統,包含生化免疫自動化、血液分析自動化,以及尿液分析自動化。檢體透過超高速傳送系統送至檢驗醫學中心後,再用人工將檢體攜帶到各項檢驗機器上。不過,檢驗醫學部主任陳柏志指出,未來四個月內,高醫打算還要想辦法將這段人工運送過程全程自動化,串接「檢體自動分類系統」,讓檢體直接進入自動化軌道,展開各項檢驗分析流程。高醫目標是打造出檢驗全自動化的新標竿。

而在生化免疫自動化分析上,陳柏志表示,很早之前就可以做到,從放置檢體、離心、判讀檢體量、自動拔蓋、自動分管、生化機、免疫機,到自動回蓋,最後放入冰箱的過程,全部自動化,完全不需要經過醫檢師的雙手,就可以完成這次檢驗所需的項目。後端軟體也能提供自動驗證(Auto Validation),完成後,就會自動發出這份報告,因此醫檢師只需要花時間處理問題檢體即可。這個部分只需1小時就可以完成檢體的檢驗。透過自動驗證的方式,需要人工再確認的比例降到14.6%。

其次,在血液分析自動化上,目前則可以進行自動推片、染片,更能自動看片,自動完成檢體分類,再由人工確認正確性即可,可以大幅減少醫檢師看片判斷的時間。另外還有一套尿液分析自動化系統,則是可以自動化找出尿液化學檢測結果異常者,再進一步自動將檢體進行尿沉渣檢驗。此外,高醫也以軌道串接尿液化學分析儀,完成一貫的作業。

陳柏志表示,在自動驗證產出報告的過程中,通常還需要經過QC System(品管監控系統)審查,還沒通過審查的報告會先鎖定,不會發出。陳柏志指出,高醫資訊室完全自主開發了這套LIS系統(檢驗資訊系統)。「對醫護人員來說,自動產出報告,可以節省很多時間。」他說。

超過百臺床邊照護系統,打造以病人為核心的智慧病房

「目前導入智慧病房的病房,病人幾乎不轉床!轉床率很低。」李金美開心地表示,智慧病房深受病人喜愛。目前高醫一共有8個護理站導入,一共109臺床邊照護系統,甚至有一小部分健保房也是智慧病房。該床邊照護系統採床頭櫃的方式,以病人為核心,進行全方位的照護。

當病人辦理住院,進入智慧病房後,就可以在床邊照護系統的螢幕左上角看見姓名、生日、住院醫師等訊息。「系統發想是以病人為核心,依照入院的流程做設計。」高醫護理長王育嬰指出。而這套床邊照護系統將成為病人住院時,第一線的引導。病人可在照護系統上瀏覽自己的病人權益、醫療環境介紹等。

最重要的醫療服務部分,當護理師發藥給病人後,病人可以透過用藥查詢的功能,清楚知道藥物的作用、副作用、藥品外觀等詳細資訊,藉此雙重查核。目前的床邊照護系統多布在外科病房,病人的手術、檢查也詳細登錄在系統上,病人可以清楚看到自己的治療歷程。

高醫一共有109臺床邊照護系統,採床頭櫃的方式,以病人為核心,進行全方位的照護。

另外,王育嬰指出,大部分病人最常遇到點滴的問題,此時只要點擊螢幕上的點滴符號,就可以通知護理師。護理師的手機就會顯示出紅色訊息,告知護理師,病人有點滴問題。問題解決後,字體就會轉成黑色。

當然,病人也可以直接呼叫護理師,「病人若有問題,護理師是不能忽視的。」王育嬰說明,當護理師手機響起,若手邊有急事掛掉,會直接轉接另外一支手機,她表示,高醫的管理機制十分嚴謹。而若是病人想要看檢查報告、影像報告,則需要在系統上輸入醫護人員帳密,保障資料安全。

資訊室主任李金美也解釋,選擇用床頭櫃的方式來建置床邊照護系統,就是避免讓病人有壓迫感,讓病人有更舒適的環境。

除此之外,高醫在去年底也啟用了電子白板,目前全院有9個電子白板,提供醫護人員、主治醫師了解病人動態,讓人力管理上可以更有效率。尤其,電子白板的手術檢查功能,是連動到手術室狀態,護理人員透過白板看見病人目前是在手術中還是在恢復室當中,可以隨時將工作進行優先順序的調整。而且,若發生緊急狀況,護理站就可以透過病床全覽圖,立刻了解病房狀況,可以快速布局人力,進行疏散。

高醫資訊室一路走來,歷經兩次的組織再造,現在他們的願景更加清晰,要打造全智慧、全自動的醫院,資訊室主任李金美也坦言,過程並不簡單,人力也有不少流失,但是他們正努力脫胎換骨中,要讓高醫這家老字號醫院,能更貼近病人,供給醫療人員與病人更好的醫療品質與環境。

 高醫抽血檢驗流程高度自動化 

|步驟1|病人智慧分流

高醫首創的全臺第一套智慧分流系統(自動報到系統),病人憑著檢驗單,帶著身分證、健保卡或是手機(等候資訊App),插卡或刷入條碼就可進行報到。抽血病人分為4大類,病人自行選擇螢幕上的類目,來取得號碼牌。

|步驟2|抽血櫃臺醫護端數位化

抽血櫃臺的醫護端螢幕,可以看到抽血病人的姓名、病歷號碼等個資,也有採檢管的類別圖示,供醫護人員重複確認,避免錯誤。也可以看到臨近櫃檯的登入狀況。

|步驟3|抽血櫃臺病患端數位化

醫護人員上工時要先掃描自己的識別證條碼,櫃檯前方的平板電腦會顯示出當班抽血人員的中英文姓名,讓病人可清楚知道是由哪位醫檢師替他抽血。平板上也會提醒民眾需事先告知是否酒精過敏、乳膠過敏等,還會提醒病人,抽血後的注意資訊。

|步驟4|超高速檢體傳送入口

抽完血液後,醫檢師會將檢體投入抽血桌上的孔洞,抽血桌下的軌道會連接到超高速傳送系統。

|步驟5|超高速檢體傳送後端系統

超高速傳送系統只需50秒,就可以將檢體跨棟輸送,從C棟1樓,輸送到E棟3樓的檢驗醫學部。啟用至今,輸送過近40萬支的檢體,沒有卡過管,平均9秒就運送1支檢體。

|步驟6|集中式檢體單一出口

檢體透過超高速傳送系統的檢體會由右邊的軌道進入,左邊的軌道則是負責輸送3樓外部的檢體到檢驗醫學部。

|步驟7|人工配送給管(未來4個月完成自動化)

目前檢驗醫學部收到檢體後,採人工取管、給管。但高醫計畫將超高速傳送系統與檢體自動分類系統介接,讓檢驗試管直接送入自動化軌道,展開各項檢驗。

|步驟8|檢驗自動化

高醫近年也全力布局全自動化軌道分析系統,要讓醫檢師的雙手不用觸碰到檢體,就可以自動完成檢驗報告。

|檢驗自動化系統1|生化免疫自動化系統

放置檢體後,系統會開始進行各項檢驗,中間的拔蓋、分管、回蓋,最後放入冰箱,全部自動化。而軟體會支援自動驗證。證明後,報告就會自動發出,醫檢師只需要花時間處理問題檢體即可。

|檢驗自動化系統2|血液分析自動化系統

自動推片、染片,更會自動看片,報告會直接傳到電腦中,檢體會自動分類完成,只要再由人工確認有無錯誤即可,自動看片系統可大幅減少醫檢師看片時間。

|檢驗自動化系統3|尿液分析自動化系統

自動將尿液化學檢測結果異常者,主動進行尿沉渣檢驗。此外,也以軌道串接尿液化學分析儀,完成一貫的作業。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