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空鳥瞰,綠色農地中散布著不少白色屋頂,那些其實是帶來污染的工廠,而且多數是違章工廠。(圖片來源/CC 3.0 TW授權 by 彰化在地團體)

「其實一開始,只是一個追蹤農地污染的專案。」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研究員張淑貞指出,3年前,環協發起了守護農地計畫,想找出政府未列管的可能重金屬汙染農地。當時,環協與幾位學生分析了環保署和農試所的公開採樣資料,發現了993筆重金屬含量超標的農地,其中更有838筆不在政府管制紀錄中。

隔年,這個發現公開後,立即引起公部門的注意。環保署直接將農地汙染調查納入當年年度計畫,農糧署也開始監測可能受汙染的農作物,並銷毀含量超標的作物。

環協成功地喚起了政府對農地污染的重視,但是,「我們不想就此打住,想向上追溯農地污染的來源。」張淑貞嚴肅地說,臺灣農地的污染8成以上來自工業廢水,而這些含重金屬的廢水,就是來自位於農地上的違章工廠。這個決定,開啟了環協追查違章工廠和開放資料的新旅程。

攝影/洪政偉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研究員張淑貞表示,3年前一場守護農地計畫專案,意外開啟了他們追查違章工廠資料的計畫,經過3年電話、公文往返,梳理大量資料,自行建立一套未知違章工廠的推估數據,最後成功讓政府開放更多違章工廠資料,行政院也承諾將於2019年底前將全面清查。

違章工廠的分散式集結

張淑貞秀出一張約20公頃的彰化農地空拍圖,從高空鳥瞰,一大片綠色農地中,散布著難以數清的白色屋頂,「那些都是工廠。」她接著說,看似分散,卻多出現在農地上,就像是違章工廠的分散式集結行動一樣。

農地出現違章工廠,也有部分原因是歷史包袱。張淑貞指出,1950和1960年代時,務農利潤非常低,農業人力大量流向工業。工廠業主為了節省土地和人力成本,便直接「讓工廠進駐農村。」農地上,開始長出零星工廠。

1970年代,政府打著出口擴張的旗幟,鼓勵家家戶戶不管室內還是室外,都能做起手工加工副業,掀起家庭即工廠的浪潮,成了臺灣經濟起飛助力之一,不過張淑貞卻認為,當時經營副業的家庭,為了提升產能賺錢,開始擴大工廠範圍,違章工廠也因此增生、蔓延開來。

違章工廠遍地開花半個世紀久,政府也不是悶不吭聲。公家機關第一次輔導違章工廠,早在1974年就開始了。透過《區域計畫法》,讓農地可以按實際現況訂定用途類型,也就可以將這些工廠合法化,一直到1986年嘉義縣編定完成後才告一段落。

第二波違章工廠合法化出現在1996年。當時,政府祭出《興辦工業人申請利用毗連非都市土地擴展計畫及用地面積審查辦法》,讓農地違章工廠可以合法將毗鄰土地變更為工業地,2010年時改由《工廠管理輔導法》取代。

《工廠管理輔導法》中,最為人知的是臨時工廠登記制度。張淑貞指出,符合經濟部認定低汙染、2008年3月14日以前既存的工廠,只要取得環保和消安文件,就可以取得臨時工廠登記,得免受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的處罰規定。該法原於2017年到期,後來延長到2020年。

政府3度推出輔導違章工廠的政策,但卻「缺乏限制性的措施,」張淑貞指出,違章工廠業主趁著政府釋出善意,越蓋越多,也因此,「60年後的今天,違章工廠還是現在進行式。」

違章工廠資料開放之旅,從找破口開始

面對林立的違章工廠,環協的訴求很簡單,就是要政府公開違章工廠資訊,以及將違章工廠的行政處理過程資料化。環協自2015年底展開行動,先透過電話和數百封公文,向各地政府、民意代表和政府開放資料平臺要求公開違章工廠相關資料,但結果不是石沉大海,就是屢遭拒絕。

張淑貞提到,政府單位最常拒絕的理由,就是以《政府資訊公開法》第18條第1項第四款為依據,也就是說,當人民申請要求開放的資料,會影響政府監督、管理、檢查或調查、取締的目的時,政府可以不提供或不公開。而環協則是以違章工廠會影響民眾健康和安全為由,來回應政府、要求公開資料。不過,這個理由的說服力,其實還不夠強大。

就這樣經過漫長的12個月,「正當我們想放棄的時候,屏東和澎湖政府提供原始資料了,」張淑貞表示,這是環協要求政府開放違章工廠資料的一大步,因為這一步替環協開了個「破口」,可以用這兩個案例來說服其他縣市政府比照辦理。這個成果大大鼓舞了環協,他們決定再接再厲,繼續與各地政府溝通。

經歷一次又一次的電話和公文往返,終於喚起另一波地方政府提供違章工廠原始資料,包括臺南、新竹、基隆和臺東等縣市,而宜蘭雖未提供原始資料,卻也開放了統計資料。

雖然更多縣市跟進,但仍有些縣市堅持不願意公開。張淑貞指出,這些縣市不想做決定,將問題交由經濟部處理,但經濟部與各地政府取得的共識是「不拒絕提供」,也就是說,這些機關不會主動公開違章工廠資料,而民眾如果向公家機關索求資料,政府也不會拒絕提供。

雖然這不是環協最滿意的答案,卻也是個里程碑。自經濟部於2016年11月提出「不拒絕提供」策略開始,環協以此為基礎,要求經濟部主動蒐集各縣市資料並上網公開,而經濟部也確實做到了。只不過,當時這批開放資料的欄位不完整,彙整方式也將不同縣市切開、分散在不同資料表中,不易查閱。後來,環協再次要求比照合法工廠的欄位補齊違章工廠資料後,經濟部才重整了先前蒐集的資料,並在2017年5月時以臨時工廠名錄公開。但張淑貞指出,這些資料只涵蓋7千多家接受政府輔導的工廠,對於其他正確性不明,或資料欄位不齊的工廠,經濟部還是未公開。

不過,為了方便民眾了解違章工廠位置,環協也根據經濟部公布的臨時工廠名錄資料集,製作出「輔導中違章工廠地圖」,將工廠名錄中的廠商資料,對應到臺灣衛星地圖上,以視覺化方式呈現。使用者只要點擊衛星地圖中的紅色標點,左側欄位就會顯示該廠商的詳細資料,包括工廠名稱、地址、統一編號、工廠登記編號,以及產業類別和主要產品等,一目瞭然。而從這個地圖中,也能看出違章工廠多集中於臺灣西半部地區,東半部則是宜蘭為主。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利用經濟部公開的臨時工廠名錄,建置出「輔導中違章工廠名錄」,只要點擊紅色圖標,左側欄位就會顯示廠商資訊,像是廠商名稱、地址、產業類別和主要產品等。

政府沒資料、資料不完整,不如自己動手做

與其等待政府蒐集、整理再公開全數違章工廠資料,張淑貞認為,倒不如自己動手做,大眾也能更快速掌握違章工廠動態。

環協先比較不同政府部門對違章工廠的估計數量,比如經濟部工商普查推估,全臺違章工廠數量有3.9萬家,但農委會國土調查結果,卻推論有13.5萬家。「由此可知,政府對違章工廠的掌握程度很弱,」張淑貞說道,要用這樣的資料量來制訂政策和評估,顯然非常不足。

環協再從臨時工廠名錄中發現,這些工廠因有營利也需繳稅,因此他們找到了一條更精準推估違章工廠的公式:可能經營違章工廠的企業數=製造業營業稅籍企業數量—合法工廠登記企業數量。

這一次,環協不再單打獨鬥。在資料英雄計畫成員及教育部推廣計畫的助力下,甚至還有來自逢甲學資工系、統計系的支持,聯手分析了近10萬筆登記工廠名錄資料,以及近150萬筆的全國營業稅籍登記資料,經比對行業分類的製造業類別資料,推估出目前從事製造業但名下無合法登記工廠的企業數,約有12萬5千家。

再進一步分析,環協也發現,近幾年違章工廠每年增加的數量不斷飆升。1960年代時,違章工廠年增數才不過145間,1970年代則來到769間,但從1980到 2000年代間,違章工廠年增數大舉攀升至3,172間,2010年後至今每年增加的違章工廠數量,則更是高達5,518間。

而違章工廠的數量變動,還與政府政策有關。若只看最近10年,張淑貞指出,只要碰上違章工廠修法年度,違章工廠數目就會大增。舉例來說,2005年時《工廠管理輔導法》輔導條款修正案正好送審,該年違章工廠的數目,較前一年增長了20%;而另一個驟增點則是2010年,政府鬆綁《工廠管理輔導法》政策,允許違章工廠申請臨時登記並就地合法化。這一年的違章工廠家數直接攀升至4,700家,較前一年多了46%。「這凸顯了政府放寬違章工廠政策,會產生負面效果。」張淑貞說道。

除了時間點的分析,環協也公開了在不同縣市中,經營中高汙染違章工廠的企業家數推估。張淑貞指出,相對於政府推估的數百家,環協從自己的推估中,發現全臺有8千多家企業經營中高汙染工廠,包括如電鍍、表面處理等會排放大量廢水的產業,資料顯示新北市1,593家位居全臺之冠,緊接著為臺中市的1,493家、彰化縣855家和桃園市778家等。

如何從龐大資料找出未知的污染源

開放資料過程,第一個挑戰是要想辦法要求政府提供資料,若政府不願提供或資料不完整,就得想辦法從從各種既有的公開資料中,梳理出可以使用的資料。環協從2015年的守護農地計畫,到現在的違章工廠計畫都是如此。有了資料之後,下一個挑戰就是如何提高資料的可讀性,尤其初步取得的資料,往往是第一手的原始資料。

例如,2016年時,環協和D4SG合作進行的守護農地計畫,利用農試所全臺土壤調查資料,與環保署列管資料進行重疊分析,來找出可能受重金屬汙染的農地。首先利用環保署重金屬管制標準來判斷農試所偵測的數據,找出哪些取樣點的記錄屬於超標地點,再利用網格法比較。由於農試所原始資料每一筆代表了一塊250 X 250公尺的面積區塊(稱為網格),該區塊的記錄超過污染標準,就是一個超標網格。計算超標網格的中心位置距離環保署列管農地的距離,若在200公尺內有農地,就可推測這個農地可能受到重金屬污染。

重疊分析時,因為環保署記錄的農地是不規則狀多邊型,還得先計算出這個農地的重心位置,再利用此位置與超標網格的中心點來比對距離,才得以判斷此農地是否靠近重金屬污染源。扣除環保署已知的列管農地資料,其餘接近重金屬污染源又屬於農地用途的土地,就是連環保署都不知道的遭污染農地。

為了方便這些污染資訊的使用和檢視,環協也將這些資料轉換成圖資,並開發一款農地重金屬污染地圖,也將程式碼和污染圖資開源釋出,後來更發展出了一套守護農地地理資訊查詢系統,持續擴充資料。

而全國違章工廠原始資料初步推算出來後,也根據工廠地址,不只繪製出違章工廠分布地圖,將違章工廠圖資套疊到守護農地地理資訊系統中,就可以呈現出疑似重金屬污染農地和違章工廠之間的關連。

環協也將整理後的資料開放出來,在農地污染類資料集有農地重金屬污染地圖、環保署列管受污染農地場址,以及農試所重金屬檢測超標及未列管土地。而在違章工廠類資料則包括了輔導中違章工廠地圖、臨時工廠名錄等,另外結合上述兩者的農業農地資源盤整結果,則釋出了農地違章工廠、行政區農地工廠佔地面積排比以及製造業稅籍無工廠登記企業。環協計畫2018年可以進一步建立全臺農地非農用與污染現況的地圖資料庫。

不過,其中環協自行推估而來的資料,例如高汙染違章工廠的企業家數等,因為是從相關資料歸納而成,並非實際盤點結果,張淑貞也坦言:「有高估或低估的可能。」她進一步指出,環協與合作夥伴爬梳數百萬筆資料,進行全臺違章工廠企業家數推估時,就遇到了如何難以分辨而可能造成誤差的情況,例如環協利用製造業營業稅籍企業資料來搜尋違章工廠,但稅籍資料往往登記的是企業地址,而非工廠地址。再加上,同一家企業名下可能不只擁有一間工廠,要將準確找出企業與違章工廠間的連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我們沒有一套明確的條件來篩選。」張淑貞表示,經濟部也舉出零星的例外個案,來質疑這份推估的可信度。

但環協的目的,並非要提供最完整、最正確的名單。張淑貞強調,而是要藉由這份推估報告,喚起政府對違章工廠的重視。儘管公家單位提出質疑,這正好讓環協得以要求政府全面清查臺灣違章工廠,並呼籲政府將清查資料完整公開,讓大眾知道真實狀況。而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於今年承諾,2019年底前將全數查清全臺違章工廠,清查後也將檢討處理方向。

環協如何透過資料分析來找出未知的污染農地

開放資料除了想辦法拿到資料是一大挑戰外,如何從原始資料找出關鍵資料,再進一步轉換成可讀性高的素材,也是另一個難題。環協和D4SG合作,利用農試所全臺土壤調查資料,與環保署列管的問題農地資料進行重疊分析,來找出未知可能受重金屬污染的地點。

 第一階段  取得農試所原始資料

從農試所土壤網格資料庫光碟取得13,6902筆土壤檢驗的網格資料,每筆代表250公尺 X 250公尺(62,500平方公尺)的土地。

 第二階段  資料轉換和比對

進行數據轉換和比對,依據現形污染管制標準來判斷哪些網格是超標地區,再和環保署已知的管制農地(已知受污染農地)比對,就可找出接近污染源但還未知的農地。

 第三階段  超標農地圖資視覺化

最後一步,就是將這些重金屬污染農地圖資,繪製成互動式的視覺化農地重金屬污染地圖,方便民眾檢視。

資料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iThome整理,2018年11月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