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預估2025年時,全球所產生的新資料總量將達到175ZB,其中亞太區產生的新資料總量將會是33.8ZB,僅次於中國48.6ZB、EMEA區域48.3ZB,排名全球第三。

「2025年時,亞太區所產生的新資料量將會是33.8ZB,排名全球第三。」IDC資深副總裁Dave Reinsel近日解釋了自家發布的全球資料趨勢白皮書《Data Age 2025》,他提到,未來5年亞太區(APJxC,包括新加坡、印度、韓國、日本、臺灣、澳洲,不含中國)新資料產生量,將僅次於中國和EMEA區域(即歐洲、中東和非洲)。而且,亞太區還會是全球新資料量成長最快的區域之一。

而關鍵原因,就是「未來5年內,亞太區將有4億名新網路使用者,」再加上亞太區行動裝置上網人數大增,年複合成長率到7.1%,而且越來越多人使用線上娛樂相關服務,年複合增長率也超過7%,比全球4.6%還高。

Dave Reinsel進一步說明,亞太區未來5年新資料總量成長的主力,與全球相同,包括影像監控、IoT裝置資料、詮釋資料(Metadata)和生產力資料的增加,此外,和其他區域相比,亞太區娛樂相關產生的資料量也是主力之一,成長率(23%)甚至高於全球(20%)。Dave Reinsel認為,這個趨勢將促使政府和企業投資雲端基礎架構,來提供更好的網路連線和線上內容。

另一方面,由於行動裝置日益普及,也由於IoT裝置產生的資料需要即時處理,使得邊緣運算崛起。在亞太區方面,Dave Reinsel指出,由邊緣產生、複製或儲存的資料量,呈上升趨勢。IDC將產生資料的來源分為核心(Core)、邊緣(Edge)和端點(Endpoints)。核心指的是企業和雲端服務業者的大型資料中心;邊緣則是企業分部的伺服器和設備,比如伺服器機房、基地臺,還有為了加快反應速度而設置於各區域的小型資料中心;至於端點,則包括了行動裝置、IoT裝置、車輛、API、機器人等。

他比較了亞太區2015年和2025年不同來源產生資料的比例:2015年時,由核心、雲端和端點產生的資料量分別為22%、12%和66%,而2025年則是28%、22%和50%。雖然邊緣的占比還不及核心與端點,卻是兩者之間的重要媒介,同時也是資料分析和儲存之處,以提供即時決策和低延遲服務。而且,IDC調查發現,91%的亞太區企業計畫在未來2年內提高邊緣運算的使用,高於美國的88%。

由於並非所有產生的新資料都會被儲存,就資料的儲存用量來說,Dave Reinsel表示,亞太區2025年的資料儲存用量將從2018年的0.5ZB成長至2.3ZB,到2025年時,將有58%的資料儲存於公有雲,遠高於2018年的22%。IDC也預測,至2021年時,亞太區超過65%的企業將同時使用多雲服務,其中三分之一的企業將建立執行多雲環境的機制。

「資料的價值性,也日益重要。」Dave Reinsel提到,IDC日前調查400多家亞太區企業,發現60%的企業已著手量化資料價值,而這264家企業中,有43%已針對資料相關的營收進行評估,遠高於調查中的其他區域。他也建議,企業組織應布局資料資本化策略(Data capitalization strategy),來善用資料衍生出的價值。文⊙王若樸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