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發展及改革委員會最近公布了《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並對外公開徵求意見,該目錄列出了鼓勵類、限制類及淘汰類等3類的產業別,而虛擬貨幣的挖礦活動即被列入淘汰類。
中國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主要是用來規範當地的產業發展方向,擬定優先發展順序,被歸類為淘汰類的產業特質包括不符相關法令規定,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嚴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以及需要被淘汰的落後工藝、技術、裝備與產品。在該目錄的第120頁把虛擬貨幣的挖礦活動納入了淘汰類別。
中國在加密貨幣的挖礦上具備許多優勢,因而凝聚不少大型的挖礦農場,例如當地有許多繪圖卡工廠及ASIC礦工,購買或運送挖礦設備都比較便宜,且電費也相對低廉,中國政府更曾針對礦場調降電費,等於是變相鼓勵該產業。
根據統計,全球有114國家設有挖礦農場,吸引近10萬名礦工,他們在2017年的挖礦產值為41億美元,而在CoinInsider去年所列出的全球前五大礦場分別座落於俄羅斯的莫斯科、瑞士的蘭塔、中國大連、冰島的雷克雅維克,以及美國華盛頓。
其中,大連的礦場每月可挖出750個比特幣,採礦效能(hash rate)最高可達360,000TH,約佔整個比特幣網路的3%。
而就在中國著手限制ICO(首次代幣發行)與加密貨幣的交易後,也日益將焦點移到當地的礦場。
南華早報引述加密貨幣分析師Michael Zhong的看法指出,倘若中國政府落實了《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當地的礦工就必須轉移陣地到其它國家,屆時比特幣的挖礦行為將變得更分散,而不再由中國主導。
熱門新聞
2024-12-16
2024-12-16
2024-12-17
2024-12-16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