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思科技術事業群副總經理馮志良。

圖片來源: 

翁芊儒拍攝

因應企業多雲及數據分散就近運算處理的需求,思科提出了「Data center anywhere」願景,實現此一願景,思科自家SDN方案ACI(Application Centric Infrastrure)擴展至雲端,超融合基礎架構HyperFlex也將延伸到IoT邊緣及遠端分支機構。

台灣思科技術事業群副總經理馮志良表示,隨著企業轉型的需要,資料中心也應該以新的思維,去思考資料如何被蒐集,在哪裡被運算分析。在應用端,從幾年前的虛擬化到現在的容器及微服務,企業都在思考如何讓應用能更簡單、快速部署及執行,而IoT也帶來更多的數據,靠近數據端的運算分析,使得工作負載變得愈來愈分散,帶動邊緣運算、霧運算的興起,開發團隊對多雲的需求,產生影子IT等資安風險,這些都為傳統資料中心的定義帶來根本上的改變。

思科提出的「Data center anywhere」願景,包括將資料中心的運算、儲存及網路管理擴展至多雲、更貼近數據的源頭或遠端的分支機構,並以自動化協助減輕企業的IT管理負擔,喊出了ACI anywhere、HyperFlex anywhere等口號,並強化CloudCenter Suite管理工具。

其中ACI anywhere是將ACI的政策管理一致性帶到資料中心、邊緣/遠端、雲端環境,思科將在今年第二季推出Virtual ACI,以支援邊緣/遠端的網路環境,並推出Cloud ACI支援公有雲,先支援AWS與Microsoft Azure,GCP也在未來的支援名單中。

馮志良解釋,由於企業的網路環境大多採用多家廠商的產品,因此Virtual ACI將把ACI的政策管理延伸到思科SDN,以及第三方的SDN方案,Cloud ACI又進一步擴展到AWS、Azure公有雲。

「如果企業在資料中心使用支援ACI的Nexus 9000,在遠端分支機構使用第三方交換器,公有雲使用AWS,透過ACI的政策管理,現在能以同一個管理介面,以一致性安全的方式管理不同的環境,這是思科和AWS在工程上努力的成果」他說。

至於思科的HyperFlex超融合基礎架構,迎合企業調度管理容器趨勢,以Cisco Container Platform支援Kubernetes,將容器打包並且在GCP、AWS上執行,支援多雲部署。

現在進一步提出的HyperFlex anywhere,針對邊緣/遠端環境的資料處理需求,第二季將推出精簡版本的HyperFlex Edge,具備輕量化、可雲端管理等特色,相較於HyperFlex的三個節點設計,HyperFlex Edge採用兩個節點,適合較小型的企業分支機構或是IoT的邊緣環境。針對更嚴苛的IoT邊緣運算需求,思科還準備推出能在半開放環境運作的HyperFlex一體機,可在50度的環境運作。

在企業的多雲管理需求上,思科CloudCenter Suite可讓企業監控管理不同雲端服務的成本、作最佳化管理。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