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Go執行長焉德葳

圖片來源: 

攝影/黃郁芸

本土商品比價搜尋引擎BigGo成立至今3年,近日首度對外分享營運成果。過去一年,BigGo已進軍海外市場,插旗亞洲多國,BigGo執行長焉德葳綜合了過去1年的海外經驗,並提出了3點市場拓展的評估指標。除了經營策略,他也在會上揭露搜尋引擎背後的技術力。

焉德葳表示,BigGo現在選擇新的海外市場時,有3個評估指標,第一點,該市場的消費者是否是於境內的電商平臺消費,並使用當地語言;第二點,該市場的電商是否競爭激烈,電商業已發展成熟;最後,該市場是否有其他同質性成功的競爭者。

三點評估指標來自BigGo一次成功和兩次的失敗經驗。BigGo於2016年成立以來,依序在新加坡、泰國、印度和日本,架設當地網站,而其中尤以泰國市場的發展成績最為亮眼。BigGo於去年11月進軍泰國市場,根據 Alexa Internet的流量數據顯示,BigGo位居泰國網站流量排行第122名,已超越其他在地比價網業者,成為泰國規模最大的比價網站。日前,BigGo還與泰國最大發行量的報紙泰國日報(Thairath)合作,推出合作網站。

BigGo成為泰國最大規模的比價網,然而,其於新加坡和印度的發展並不順利。焉德葳更視新加坡為了解海外市場狀況的最佳經驗。新加坡因聚集了多族裔,他指出,4成的網購族直接從海外平臺購買商品,2成購於亞馬遜,1成購於印度電商平臺,1成購於阿里巴巴,而當地電商只占5成的網購市場。

這也意味著,如果要完整服務新加坡的網構族群,BigGo需要把全球網購平臺的商品都匯聚。面對這樣的網購消費型態,焉德葳表示,BigGo還未準備好,他直言,這使BigGo新加坡網站的流量表現不佳,消費者對服務的品質也不甚滿意。

而印度的消費市場雖大,但BigGo面臨當地電商尚未發展成熟的狀況。焉德葳指出,印度所有的電商平臺皆以英文呈現,然而,6至7成的印度人以印度文為主要語言,且非人人有信用卡,僅1成消費族群真正具消費力。

根據自有的3點評估指標,焉德葳表示,像是中國有7成的消費者於網購時,直接選擇淘寶,而美國有5成的消費者會直接選擇亞馬遜,所以這些國家都被BigGo列為不適合進入發展的市場。

下一步,BigGo計畫跨出亞洲,至歐洲拓點,首先瞄準義大利市場。焉德葳表示,BigGo看準當地有自身的本地語言——義大利文,也有多家電商平臺,競爭激烈,並有既有的比價網站業者。而日本市場為BigGo最新的海外服務點,甫於10月上線,未來BigGo於日的發展成果,仍有待觀察。

以爬蟲及演算法抓取商品資訊,即時更新浮動的商品價格

除了經營策略,BigGo也揭露了其與其他比價網的差異性,及背後的技術力。不同於使用商品的品項識別碼(GTIN),獲取平臺提供的商品價格資訊,來建立比價目錄,BigGo靠爬蟲及演算法,抓取各電商平臺的商品資訊,以建立搜尋引擎。

採用指數退後(Exponential Backofff)演算法作為價格更新機制,更是BigGo搜尋引擎的一大核心技術。BigGo根據商品價格的更新頻率,決定爬蟲何時追蹤商品的即時價格,以確保使用者獲取最新的價格資訊,換句話說,爬蟲追蹤商品的等待時間以價格更新頻率為指標,成指數型增長。焉德葳舉例,一項商品若已多年未變更價格,商品價格的更新時機就會越來越慢。

BigGo握有全球30億筆的電商商品資料,每月有1,200萬位獨立訪客。BigGo在臺灣則有逾3億項電商商品的資料,並有超過2百萬名的註冊會員,根據流量監測網站Alexa Internet的數據顯示,BigGo在臺灣網站流量排名中,位居第43名。

今年BigGo改版網頁,加入了兩項新功能,第一個是商品歷史價格,可查詢商品近90天的商品價格波動,讓消費者可判斷當前的價格是否合理,還有訂閱功能可提供降價通知。折扣碼通知是另一項新功能,使用者可安裝該瀏覽器擴充工具,於電商結帳葉面,會自動跳出折扣碼通知,讓消費者不需再自行搜尋優惠折扣,此一功能後續也會於泰國和日本上線。

不過,並非所有的功能都可複製到各市場,BigGo在臺將電商平臺給予的廣告分潤,部分提撥作為消費者回饋,反應良好,但,該現金回饋機制不會出現在泰國。焉德葳指出,因為受限於泰國當地的法規規範,業者若要提供現金回饋,需具有執照。現階段,泰國約有15萬名註冊會員,多來自使用商品訂閱功能。

此次BigGo的A輪募資,由創投公司SOSV旗下加速器MOX、源鉑資本與統一國際開發,三方共同投資了5百萬美元。這是專注區塊鏈與金融創新的源鉑資本首次投資BigGo,而這也是統一集團繼投資蝦皮購物母公司Sea再度投資網路公司。

相比去年,BigGo預估今年營收將成長3倍,而目標明年每月全球用戶數從1,200萬人成長至2,500萬人,為支撐持續擴展的業務量,員工數也將翻倍成長,計畫從16人增至35人。

更正啟事:BigGo來信表示原新聞稿中載明的資訊錯誤,內文提及源鉑資本首次投資非區塊鏈領域有誤,源鉑資本非首次投資非區塊鏈領域。內文已更正。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