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託今天在臺北金融科技展,展出提供刷臉支付的「智慧餐飲系統」,明年會先應用在臺北南港總部的美食街,首先開放內部員工註冊試用。

圖片來源: 

攝影/翁芊儒

今天中國信託在臺北金融科技展展出多項創新應用,其中更有三項業界首創的金融服務,分別是提供刷臉支付的「智慧餐飲系統」、能自動辨識支票的「AI存票機」,以及整合人臉辨識與NLP技術的「對話式ATM」,此外,也展示了今年甫推出的理賠區塊鏈服務以及股票買賣App。

智慧餐飲系統是為餐飲業者設計的解決方案,整合了中信自己研發的人臉辨識技術,讓民眾只要透過人臉,就能完成點餐、付款與取餐。這套系統應用線上融合線下(Online Merge Offline,OMO)的概念,讓民眾能先在網站上註冊會員,線上點餐並完成支付後,再到實體商店去刷臉取餐,不必在點餐櫃檯大排長龍。

在點餐流程中,刷臉除了能用來確認消費者身分,也能透過個人的歷史消費紀錄來推薦餐點,業者還能藉此推出個人化的折扣方案,來提升消費者的黏著度;此外,由於民眾註冊時需綁定任一銀行的信用卡,才能在消費時刷臉扣款,也讓業者降低了點餐收款的作業量。

中國信託也表示,這套系統明年會先應用在臺北南港總部的美食街,首先開放內部員工註冊試用,若成效佳,才會進一步向外推廣。

先刷臉註冊。

系統會根據歷史紀錄推薦餐點,再次刷臉即可從信用卡扣款。

另一個應用「AI存票機」,是在現有的存票機上加入了AI辨識技術。一般要將支票兌現,除了臨櫃辦理,也能使用存票機來存票,再由銀行人員受理業務,這時,如果票據沒有填妥資訊,客戶可能在三天後才被通知,需要再跑一趟銀行來辦理。

為此,中信在存票機中加入了AI辨識功能,用OCR技術來初步辨識支票是否有效,目前已經能辨識市場上20多種不同樣式的票據資訊。而這項技術也是中國信託自己研發,能辨識票據上的日期、金額、存入帳號、簽章等是否填妥,並且比對抬頭與背書的簽章是否相符,若均辨識無誤,存票機才會存入票據,否則將會退出。

中國信託表示,這項技術也能用在手寫文字的辨識,只是辨識度較低,目前還在調教模型;明年正式落地應用後,對行員來說,能減輕受理支票的業務量,對客戶來說,不僅24小時都能自主存票,在存票當下,也能即時得知票據資訊是否完整,來更快處理問題。

AI存票機。

首先,可以插入金融卡、未來將核發的數位身分證,或是生物辨識等辨識身分的憑證,來辨識存票人的身分。

將票據放置在入口,系統將自動收取並辨識。

以這張支票來說,無法存入的原因,是抬頭與背書的公司名稱不符。

因此支票被退出。若支票被成功存入,一次最多可連續存10張。

繼去年展示了結合人臉辨識與防偽、防詐騙功能的ATM之後,中信今年也整合自家的人臉辨識與NLP技術,展出了想像中的未來ATM模樣。

這臺ATM的操作方法很簡單,只要站到ATM前方按下開始,攝影鏡頭將會辨識使用者的人臉來確認身分,並開始與使用者對話,詢問使用者需要什麼服務?這時,使用者直接說出提款金額,並輸入密碼,經過ATM確認後,就能快速提領到相符的款項,以更智慧化、人性化的方式來領錢。

對話式ATM。

透過對話方式就能領錢,達到與臨櫃服務相似的體驗。

除了三項業界首創的金融服務外,中信今年也上線了理賠區塊鏈服務以及股票買賣App。

臺灣人壽今年8月上線的理賠區塊鏈服務,是臺灣壽險業的第一個區塊鏈應用,目前先與高雄榮總合作。這項保險結合區塊鏈的應用,是為了縮短保戶獲得理賠的時間,因為保戶出院後,通常要回診來取得診斷書,才能申請醫療險的理賠,這個過程平均需花費13天。

不過,應用區塊鏈服務後,保戶在住院時就能先上網申請,同意高雄榮總直接將就醫資料上鏈傳給臺灣人壽,來省去申請就醫證明的時間,從出院到獲得理賠只要3天;而且,區塊鏈會記錄下過程中所有的就醫資料與理賠過程的文件,讓保戶可以隨時線上查詢。

另一個快速理賠的服務「龍e賠一拍就匯」,則是結合了行動理賠系統與「eACH即時匯款機制」,民眾只要將意外險或醫療險的理賠證明文件拍照上傳系統,就能在30分鐘內獲得理賠。中國信託表示,這項服務在去年推出,至今每個月平均都受理約1,000件申請,未來,更要與統一超商合作,在ibon內設置申請的功能,結合影印機掃描證明文件後,即可上傳系統來獲取理賠,預計將在明年第一季上線。

該服務將設置在「申辦服務」中的「保險服務」專區。

預覽畫面,尚未上線。

最後,則是今年3月推出的股票買賣App「中信亮點」,其中的「e指停利」與「你可能會喜歡」的功能運用了AI技術,前者是主動分析用戶過去的投資紀錄,在股票已經達到用戶設定理想的停利、停損基準時,來個人化推薦用戶下一支進場的股票,後者則是10月上線的新功能,來推薦用戶可能會喜歡的產品。

「你可能會喜歡」的功能,會根據個人投資習慣來提供投資參考。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