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

臺灣邁入後防疫時代,保持社交距離或戴口罩已經成為個人內建衛生防疫習慣。只不過,戴口罩不舒服,怎麼做到保持社交距離,又可以達到一旦有疫情爆發、必須要找到相關接觸者做疫調時,可以快速又同時確保隱私的前提下,找到相關接觸者呢?

行政院副院長也是防疫後勤部隊指揮官陳其邁表示,在三月初曾和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AILabs)創辦人杜奕瑾商討,如何在實際生活中落實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的社交距離,而有了超前部署「社交距離App」的概念,並於四月份對外公開社交距離App測試版的開發進度。

原本外界預期該款App會在五一勞動節連假前推出,「因為臺灣疫情趨緩,加上隱私法規限制,社交距離App屬政府防疫超前部署的工具之一,雖然目前沒有在臺灣推出,可將相關原始碼提供給有需要國家防疫。」陳其邁說道。

杜奕瑾則表示,打造社交距離App最原始的初衷就是要降低武漢肺炎的傳染率,透過降低人們之間的密切接觸,卻仍能夠保留足夠的經濟活動空間。目前雖然沒有正式上線,已經有國外軟體業者對此感到興趣。

社交距離App主要是透過藍牙近距離傳輸特性,只會偵測到附近1.5公尺的物品,安裝該款App使用者不用任何註冊流程,安裝後,該款App採用去中心化的架構,所有資訊全部都保存在使用者手機中,不需要登入,手機每15分鐘會隨機的自動生成一個不是唯一、不可回溯、無法還原,只會在手機裝置中保留28天的雜湊帳號(Hashed ID)。

附近只要有安裝該社交距離App的民眾,只要彼此偵測時間超過1分鐘,就會開始記錄對方的雜湊帳號,同時記錄該雜湊帳號停留的時間和距離,所有互動記錄的資料都不會上傳任何雲端服務。

杜奕瑾並未公開這些雜湊帳號是綜合哪些資訊所產生的,但可以確認的是,只要獲得武漢肺炎確診者同意,疾管署會發送確認身分的手機簡訊,確診者可以透過簡訊提供的上傳雜湊帳號連結,將自己過去28天在手機中所保留的雜湊帳號,傳送到疾管署伺服器;其他安裝該App的使用者,可以透過類似該App本身,每4小時會更新一次隨機的雜湊帳號的機制,比對自己手機中的雜湊帳號,是否有跟確診者上傳的雜湊帳號一致。

行政院資安處處長簡宏偉則指出,參考國外類似社交距離App的使用經驗,未來臺灣如果有機會釋出,擴展民眾的對該App的安裝下載數量是關鍵,像是澳洲人數2,500多萬,即便有900萬次的安裝量,沒有過半人數的安裝量,對於發揮社交距離App功能,仍嫌不足。

 相關報導  科技防疫在臺灣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