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經濟,臺灣也無法倖免。臺灣資通訊產業(ICT)供應鏈大多位於中國、東南亞,雖然中國的產能已經陸續恢復到正常水準,供應鏈重新復甦,但是,資策會MIC副所長洪春暉針指出:「主要國家高度封閉的情況下,物流不穩定、出貨成本提高,加上匯兌的波動,還是會對企業獲利、營運造成衝擊。」
根據資策會MIC的觀察,就ICT產業來說,消費性電子產品如智慧型手機、桌電、筆電都受到疫情影響,未來在市場需求與投資力道上,均可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受影響最大的智慧型手機甚至可能下降兩成以上。不過,疫情同樣帶來的新的市場機會,反觀雲端伺服器、網路頻寬相關產品,因虛擬平臺帶動了基礎建設的採購,預估將迎來新一波的商機。
虛擬平臺商機更可以直接反映在零售電商的業績上。洪春暉指出,臺灣零售業有實體零售轉線上的趨勢,雖然3月零售銷售額受疫情衝擊年減3.4%,但是非店面零售業的銷售額年增20.3%,PChome 5月營收更高達35.67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由此可見,「人的消費行為會隨著疫情改變,電商、虛擬平臺的前景看好。」
因此,在當前市場需求、商機、消費模式均改變的情況下,企業要將危機化為轉機,需要根據新趨勢來調整營運策略,洪春暉表示:「疫情會逼迫企業實驗,評估哪些營運模式可行,從營運效率、成本,甚至是從安全的考量,進一步思考轉型的需求。」面對這波數位轉型浪潮,他也提出短、中、長期的建議作法,提供企業決策者、IT主管參考。
應變疫情的短期策略:備糧草
「你要先撐過這波疫情,不然就什麼都沒有了。」洪春暉表示,短期之內,景氣很難快速翻轉,也不排除疫情再度爆發的可能性。因此,企業需要在短期內備足所需的庫存,來因應供應鏈不穩可能導致供貨不足的問題,也需要充足的資金來支付更高的物流成本。簡單來說,積極儲備營運資金、快速調度海外產能及庫存的能力,成為能否撐過這波疫情的關鍵。
在這個「備糧草」階段中,洪春暉認為,IT部門的角色是協助決策階層掌握公司現有資源,比如營運資金額度、關鍵零組件的庫存量等。企業若能即時了解這些資訊,就能評估現有原物料是否足以因應客戶需求,「通常大企業這部分都做得不錯,已有ERP可管理,也陸續精進。」洪春暉認為,做到這一步並不困難,但IT可以進一步思考,能不能提前預測可能面臨的風險,來支持企業的應變能力?
比如說,根據各地疫情狀況、工廠停工狀況,先預測出哪些訂單可能取消?哪些供應商可能會有出貨壓力?零組件未來的缺貨狀況?「這時候需要的不只是ERP,可能是帶有AI的ERP系統。」洪春暉補充,除了供應鏈方面的預測,若能提前預測匯率、利率的變化,也能更精準的輔助決策。
展開轉型的中期策略:育潛力
撐過短期營運波動之後,洪春暉指出,企業也必須為了中長期的發展做準備,這就是「育潛力」的階段。資策會MIC歸納出這波疫情所帶動的潛力科技,可以分成非接觸式實體科技、虛實整合平臺、生物醫學防疫科技三大類,「企業要找出適合自己的潛力應用,思考怎麼做、在哪裡做?來深入發展。」
其中,非接觸式實體科技、虛實整合平臺,是為了減少疫情期間人群聚集、接觸行為而產生的商機,比如在實體科技類別中,就有包括無人商店、行動支付、智慧販賣機、服務型/工業用機器人、無人載具等應用,而虛實整合平臺,則包括了遠距辦公/教學、電子商務、外送平臺、資訊安全、線上娛樂、AR/VR、疫情資訊平臺等。
「在疫情期間,人與人的互動會往非接觸發展,商務、企業運作會進入虛實整合平臺,在實體世界裡也希望多運用無人載具。」洪春暉更認為,就算是疫情結束,企業也會因疫情期間的經驗更重視這些工具。
在育潛力階段中,IT部門扮演的角色就更加重要了。尤其當非科技業者找上科技業者、SI廠商,合作發展潛力科技應用時,對非科技業者來說,無論是要整合研發部門,或是將研發成果導入原先的作業流程,IT都至關重要,但洪春暉也觀察到,非科技業的IT部門過去通常不受重視,預算、人力資源都不夠,光是要說服決策者在IT上投入更多資源,就不容易。
再加上,一旦數位科技應用越來越廣泛,就會產生資安的問題。洪春暉指出,除了金融業資安意識較強,已經紛紛設立資安長職位,其他如零售、物流等產業的資安問題同樣不容忽視,「將來通通連網之後,IT如何保護公司營運資料、營運秘密,成為一大挑戰。」
全球布局的長期策略:展韌性
過去企業在設廠時,通常以降低成本為考量來達成規模經濟,因此,企業傾向將供應鏈設置在中國、東南亞等人力與土地便宜的國家,來打造全球供應鏈。但隨著工業4.0的發展,部分企業透過AIoT等技術來降低生產成本,開始走向區域化、在地化,就近市場來生產,這個以技術驅動供應鏈變革的趨勢,也就是所謂的「短鏈革命」。
近年來,短鏈革命因美中貿易戰有加速趨勢,今年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後,中國封城、工廠停工,各國相繼開始限制進出口、物流受阻,廠商供貨逐漸跟不上市場需求,也更加凸顯出分散式布局、在地化生產的重要性,洪春暉更指出,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來看,醫療必備品如口罩、呼吸器也必須具備自給自足的能力,「企業為了防患於未然,短鏈變得更加重要。」
因此,長期來看,疫情將帶動短鏈發展。對IT部門來說,供應鏈佈局走向短鏈時,原先集中單一地區的工廠會分散到多個國家、地區,IT跨國管理的需求將會大幅提升。且在這波疫情後,企業會希望更即時獲得客戶與供應鏈上下游的供需資訊,快速因應市場變化,洪春暉也預測,企業除了優化內部的資訊系統來轉型,未來5~10年間,也會開始與上下游廠商、客戶、合作夥伴間,展開外部資訊系統的整合,來加快、提高企業間協作的效率,這將是IT未來可預見的發展。
後疫轉型建議
1. 短期優先備糧草,備足資金,提高庫存與緊急調度的能力來應變
2. 中期展開轉型,選擇合適的潛力數位科技來展開轉型
3. 長期布局全球,加速縮短供應鏈,邁向分散式布局、在地化生產
相關報導
iThome 2020 CIO大調查系列(四) 數位轉型加速
iThome 2020 CIO大調查系列(三) 臺灣AI企業現況大揭露
熱門新聞
2024-12-31
2025-01-02
2024-12-31
2024-12-31
2024-12-31
2024-12-31
2024-12-31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