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只有銀行更加數位化,我真正期待的是,真正有科技業者進入金融科技領域,認知到金融監理的文化,金管會也會調適監理態度,讓科技業者能夠與金融業者合作,甚至領導金融科技的發展。」談到今年8月金管會首度揭露的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金管會主委黃天牧直言他對金融科技未來發展的態度,「只要兼顧金融穩定與金融監理的價值,歡迎科技業者帶給金融產業一些轉變和衝擊。」他強調。
黃天牧對這份路徑圖3年後的目標,不是邁向無現金社會,也不是只培養世界級數位銀行,或讓臺灣成為FinTech世界中心,而是「兼顧金融穩定下,創造一個金融業與科技業,都能共同發展的產業生態圈。」他直言。
過去,金融圈一度對於科技帶來的金融衝擊,相當悲觀。經濟學人在2015年曾有篇引起話題的報導,標題用「Slings and Arrows」來形容這個衝擊。這個用語的典故出自莎士比亞名劇哈姆雷特,在西洋文學中,這是比喻外界加諸在人類身上的痛苦磨難,此篇報導也用此來形容,金融科技會為金融業帶來磨難。
「金融科技對金融產業絕對是衝擊,問題是面對態度要迴避?還是積極適應與擁抱它?」黃天牧觀察,5年後的現在,全球金融業的確受到影響,但臺灣金融業在這波金融科技的浪潮中,也還算調適得宜。
不只有金融業要擁抱金融科技,黃天牧對於臺灣金融科技發展真正的期待是,有科技業者能進入金融科技領域中。黃天牧強調,他的心中沒有任何的排斥與偏見,以及絕對的堅持或主張。「任何的金融科技發展,並非必須由銀行或金融業領導。」
然而,科技業或許認為金管會較為保護金融業,凡科技業要踏入金融領域,好像得遵守更多的規則?黃天牧認為,其實是「科技業者與金融監理者的心態不一樣」,才有這樣的觀點差異。
他以美國財政部通貨監理署(OCC)在2016年3月提出的「負責任的創新」來形容金融監理者的期待。
2008年金融危機前的20、30年前,美國金融高速自由發展,但許多創新商品只是疊床架屋,沒有真正對生產力有所貢獻,OCC原以為市場會有自我矯正功能,但其實不然,這些金融創新產品失敗後,最後受傷的是一般散戶與社會大眾。黃天牧自己推測,美國或許記取了以往創新金融商品推出後,引發消費者保護爭議的過程中,所學到的經驗與教訓,所以,「體認到負責任創新的重要性,在金融商品或服務創造的同時,也需兼顧金融穩定與消費者保護。」
所以,在未來發展臺灣金融科技生態圈時,他也強調,FinTech必須做到一種「負責任的創新」,在金融商品或服務創造出來的同時,一定要兼顧金融穩定與消費者保護,這是最大原則。
不過,如何做到負責任的創新?黃天牧提到,科技業者在踏入金融領域發展產品,得了解金融產業有系統風險與資訊不對稱,而不是憑想像,認為創新就可以戰勝任何一切事情。同時,科技業者必須考量金融監理機關的立場,以及監理的作為。
更重要的是,科技業者要進入金融領域前,不能只是想著要賺錢或是創新,更必須要對所有社會大眾、消費者、投資人負責任。「這些都是科技業者要進入金融領域的門檻,以及在觀念價值上需適應的。」黃天牧點出關鍵。
黃天牧也承認,金管會很多規定的確可以簡化,可是金融監理有其基本原則,各國監理機關的理論與邏輯也大致差不多。他重申,金管會對科技業者沒有特別的歧視,但,「金管會希望任何創新在導入金融體系的過程是漸進的,讓金管會看到風險管理的措施,對系統的安定不要產生太大影響。」
金管會金融監理思維框架轉變,更凸顯功能與行為導向監理
在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推動原則之一是功能及行為監理,意思是將金融監理思維框架,由以往金融機構別(銀行、保險、證券)管理導向,轉化為功能及行為導向,做相關法規調適與法規引導,鼓勵金融機構跨域、跨界的創新商業模式研發。
黃天牧解釋,金管會在機構別管理上,一直以來都有功能性考量,比如,內稽內控、公司治理、資安等共同功能性議題,都是跨業適用,只是不見得是"one size fits all"一套制度全體適用,會因業別的特色,有跨業別的差異。
而這次推動金融科技跨業發展,黃天牧指出:「只是更為強調功能與行為監理」,因為數位發展沒有業別的差異,且數位跨業的特性,某種程度會更加凸顯功能與行為監理的必要性。如,各業別都有身分認證、資金傳輸、交易安全、隱私等需求,這些需求都是各業別推動金融科技時都要注意的事。「同樣的行為、同樣的風險,就適用同樣的規定。」這正是金管會的態度,他說。
黃天牧更認為,金融科技的發展強大,應該要超越邊界、甚至是超越國界。透過功能與行為監理這項轉變,將同一套監理方式,適用在不同的業別,如此一來,「業別的區隔相對來說就沒那麼大」。
聚焦金融科技發展8大基礎建設
了解到金融業與科技業兩者的文化差異,為了磨合,金管會也嘗試透過金融監理沙盒、監理門診機制,作為雙方之間的橋樑。特別是在這份金融科技發展藍圖中,列出的8大推動重點,都是金管會推動FinTech創新,重要的基礎建設。
為了實現這份藍圖,不只金融產業界需要新人才,黃天牧對於監理機關能力建構上的提升,也有所考量。他坦言:「能力建構是各國監理機關共同面臨的問題。」監理機關應常常問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能力,以及適合的觀念面對新產業的發展。所以,包括金管會在職教育、開放態度、引進更多資訊科技背景的監理人才,都是他正在思考的問題。
「監理人員對新事物不夠懂、不夠了解,但態度比知識更重要」,他希望,金管會人員,要對新事物願意保持開放、謙虛的態度,不要因為可能會影響到金融穩定安全,而斷然拒絕,應該要給業者一些機會。不過,這是一種互相,他認為,業者也必須尊重監理機關的某些價值與判斷。甚至,長遠來看,金管會的組成人力,應該有更廣闊的背景,會對整個組織與產業發展較好。
未來3年,金管會首要任務是將發展路徑圖中的基礎建設,「不求做到非常亮眼,這些基礎工作若能做好,很多事情就能水到渠成。」黃天牧堅信著。
熱門新聞
2024-11-20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18
2024-11-12
2024-11-14
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