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黃素計畫網站截圖
重點新聞(0312~0318)
AI Labs 言論自由 社群媒體
你的po文被擋了嗎?AI Labs新外掛工具隨插即用告訴你
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AI Labs)近日發起葉黃素計畫(Project Lutein),要來研究、觀察社群媒體的言論審核現象。這個計畫的第一步是釋出一款Chrome瀏覽器外掛,讓使用者用來檢核自己的言論,是否正受社群媒體審核。該外掛目前已於GitHub上開源,接下來,葉黃素計畫還要開放資料、建立開源研究方法,來推動社群媒體中立性的研究。
這也不是AI Labs第一次進行媒體言論研究。他們在2017年發表記者快抄工具、建立AI記者開源研究,2018年成立AI新聞與輿論分析團隊,利用AI技術來分析媒體報導立場。隔年,他們正式打造新聞分析平臺:島民衛星,以功能強大的開源模型BERT來對抗假新聞、分析報導意圖,也聯手NCC來分析電視傳播媒體的中立性。(詳全文)
機器學習 Gartner 市場變化
Gartner:ML平臺整合越來越多異質元件,廠商要注意管理性
Gartner近日發布2021年資料科學和機器學習(DSML)平臺的魔力象限報告,除了盤點20大DSML平臺廠商,還歸納出DSML市場趨勢,比如套裝產品元件化、大幅投入開源社群、平臺操作一致性和協作性等,供想投資ML平臺的企業參考。
首先,Gartner發現,DSML產品近年來出現元件化(Componentization)趨勢。也就是說,廠商越來越常用各種元件來打造ML產品,比如結合自己開發的元件和開源軟體(OSS),或連手其他廠商共同開發產品。
這造就了DSML平臺元件化趨勢,廠商不再以單一產品提供原生性的整合元件,而是把各式各樣的元件整合到自家ML平臺上。不過,廠商也要注意一致性問題,因為元件一多就會過於碎片化,因此須注重平臺使用性,比如內建一站式的元件管理功能,方便在平臺內存取元件。
再來,DSML廠商或多或少都擁抱開源軟體,不管是用API介接開源函式庫,還是把開源軟體內建到自家產品中。Gartner認為,用各種協作方法來支援開源平臺和框架,已成為商用產品標準。不只如此,廠商擁抱OSS不僅能跟上最新開發潮流,也能參考開源貢獻者的專家經驗。
另一個趨勢則是協作性。Gartner發現,DSML平臺越來越普及,使用者背景也越來越多元,涵蓋無開發經驗的業務單位到有經驗的IT團隊。正因如此,DSML廠商應考量如何讓各種背景的使用者,能即時透過平臺來分析資料。Gartner表示,今年入選的20大廠商皆致力改善AI模型偏見、提高透明度和AI治理力,這些特色也是他們在市場上鶴立雞群的地方。
報告也從企業角度來看DSML趨勢,Gartner指出,企業投資DSML平臺的關鍵是整合性和連結性,而且開源是標配。Gartner解釋,企業開發DSML模型時,多半採用套件工具,因為套件的擴充能力強,而且用API連結套裝模型到DSML平臺,也能讓企業客製化模型,因此成為企業投資DSML平臺的首要考量。而開源軟體(OSS)則能降低入門門檻和成本,因此也是考量重點。
不過報告也點出,對許多企業來說,將AI試驗專案大規模擴展仍是一大挑戰。根據Gartner去年企業AI大調查,只有53%的ML原型模型成功部署到產線,因此還有進步空間。Gartner也建議,企業可尋找DSML廠商,利用可用小型資料集來建模的App或平臺,來加速落地。(詳全文)
機器學習 Unified AI Platform Google
Gartner:Google將在今年第一季發布Unified AI平臺
Gartner在最近釋出的2021年資料科學與機器學習(DSML)平臺魔力象限報告中指出,Google將於今年第一季發布統一的AI平臺產品(Unified AI Platform)。
報告分析,Google以自家雲端的AI平臺為核心,延伸出多種元件,像是Cloud Data Fusion、Cloud AutoML、BigQuery ML、AI Platform Notebooks和熱門的開發框架TensorFlow等。報告指出,Google會在今年第一季推出統一的AI平臺,也就是一個整合性的新平臺,關鍵功能包括AutoML表格、XAI、AI平臺流程管理和其他MLOps服務。Gartner認為,這是Google解決過去問題的作法,來提高使用一致性、互通性等。(詳全文)
RPA Automation Anywhere Google雲端
Google也攻RPA!GCP要整合Automation Anywhere多種服務
Google日前宣布聯手RPA新創Automation Anywhere,把多種RPA服務整合至Google雲端平臺(GCP),要提供給全球用戶使用。而在這次協議中,Google計畫將Automation Anywhere的低/無程式碼開發平臺、AI工作流程建立器、API管理器等,整合至GCP服務中,像是Apigee、AppSheet和AI平臺。
雙方也表示,未來將共同開發產業導向的AI解決方案,鎖定金融業、供應鏈、醫療、電信、零售和公部門等。(詳全文)
Adobe 超解析度 機器學習
老照片也能更清晰!Adobe用AI開發超級解析度功能,低解析度照片也能逼真放大
Adobe Camera Raw團隊開發的超級解析度(Super Resolution)功能,用深度卷積神經網路,配對了數百萬張低解析度與高解析度的圖像,來教模型如何放大低解析度照片。可將1,000萬畫素的照片提高至4,000萬畫素,同時還能保有照片豐富的細節。可將15年前800萬畫素數位相機拍攝的照片,重新提高解析度,就可用作大圖輸出。這個功能先於Camera Raw 13.2推出,接下來還會加入Lightroom和Lightroom Classic。
團隊解釋,模型透過畫面情境,可分析周圍的畫素、決定中間畫素顏色,來補強原本模糊的細節。Adobe也嘗試將這個技術,應用到銳利化和降噪等領域。(詳全文)
新材料開發 混合雲 IBM
以混合雲優勢攻新材料開發,IBM推出分子逆向設計AI平臺
IBM新推出的Molecule Generation Experience(MolGX)AI平臺,是一個以IBM雲端為基礎的分子逆向設計平臺,可快速且多樣化自動設計出全新的分子結構。MolGX是IBM加速探索策略中的一部分,該政策目的是要使用AI、混合雲和自動化,甚至是量子運算技術,來強化科學方法,將新材料的探索速度提高10到100倍。
MolGX主要有3個特性,首先,有別於其他由資料驅動的方法,MolGX採用演算法編碼和結構產生程序,不需使用大型資料集進行預訓練,因此降低訓練成本。再來,MolGX的空間和結構生成程序,對人類化學科學家來說是完全可解釋的,因此能簡單地對分子結構進行化學分析。MolGX第3個特性,則能提供分層資料結構和清晰的使用者介面,讓用戶可以靈活且直覺地操作。(詳全文)
自監督學習 臉書 公開影片
讓AI更像人!臉書用上傳的公開影片訓練模型
臉書日前發表Learning from Videos專案,要透過使用者上傳臉書的公開影片,來讓AI學習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聲音、文字和視覺呈現,而不是只透過資料集來學習。這個專案的首波實際應用,就是Instagram Reels推薦系統。
Instagram Reels是一個類似TikTok的短影片服務,臉書指出,熱門的影片通常具同樣的音樂及舞步風格,只是由不同人表演或創造,而自監督模型可自動學習這些主題,將它們聚集、提供給推薦系統。該系統可根據使用者最近觀看的影片來推薦其它影片,還能過濾幾近重覆的影片。特別的是,這個方法不須替每個分類任務貼標。未來,臉書還要把這種自監督學習技術,應用於正在開發的AR眼鏡上。(詳全文)
圖片來源/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臉書、IBM、Adobe、Gartner
AI趨勢近期新聞
1. 科學家以眼睛的光線反射來辨識Deepfake,有效辨識率達94%
2. 臉書廣告是不是沒效繼續燒錢?新AI工具能通知你
3. 蘋果HomePod也能隔空測心律
資料來源:iThome整理,2021年3月
熱門新聞
2024-12-24
2024-08-14
2024-12-22
2024-12-20
202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