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截圖
重點新聞(0315~0415)
遠距照護 WHO 數位健康
遠距照護夯,WHO數位健康組長推薦臺灣2套國家級數位醫療指引
WHO數位健康指引發展小組主席Alain Bernard Labrique為WHO制定不少數位醫療指引和評估工具,日前他在一場論壇上,推薦2套WHO國家級數位健康指引給臺灣,首先是今年1月發布的數位健康應用指南(DIIG),「它以最新的思維,整合WHO過去各種數位醫療計畫的實施建議,來給政府參考。」這個指引將數位健康計畫分為7個導入階段,包括評估、建立共識和計畫、定義目標、建立計畫架構、找出數位健康計畫的關鍵,以及監測數位健康計畫的初始實施狀況、強化數據驅動應用,也就是利用數據分析來動態管理數位健康計畫。最後一步,就是實踐計畫、大規模擴展。
另一個他推薦的指引,則是今年2月發布的SMART Guidelines,也就是WHO給各國政府推動數位醫療的另一個建議。該指引將數位醫療採用階段分為L1到L5共5個等級,其中,L1是指以實證建議作為數位醫療推動參考,L2則是採用人類可讀的數位工具,像是文件透明化演算法、最小資料集等,L3則是採用機器可讀的推薦系統,L4是採用可執行統計演算法的參考性軟體,來實現數位健康計畫的基本操作。最後一級則是動態式精準醫療模型,以演算法來自動排出優先順序。這些分級,能指引政府逐步往數位醫療的最高境界邁進。
除了這2套指引,他還推薦臺灣參考全球數位健康指標,也就是一套互動式開放資料庫,使用者可從世界地圖上查看20多國的數位醫療發展狀況,範圍涵投資、管理、基礎建設、應用等面向。
Alain Bernard Labrique直言,數位醫療躍上國際舞臺的關鍵期自2016年開始,在這段時間裡,WHO不僅發布第一套數位健康指引(WHO Digital Health Guidelines),也在2019年設置全球數位健康小組(Global Digital Health)來推動相關政策,更於2020年頒布2020-2025全球數位健康策略,以國家層級的高度,來建議政府如何運用AI、機器學習和IoT等技術,推動數位照護服務。此處的數位健康、數位醫療,泛指透過ICT應用來提供健康照護的相關服務,從視訊診療、遠距傷口照護到孕期訊息通知等都在範圍內。(詳全文)
醫策會 醫療科技安全學習平臺 病安事件
醫策會推醫療科技安全學習平臺,要防止IT錯誤造成的病安事件
醫策會於4月6日展開醫療科技安全學習平臺說明會,希望醫院加入,來防止因IT系統錯誤而造成的病安事件。這個平臺服務是醫策會與美國急救醫學研究所(ECRI)聯手推出,醫策會負責提供風險分類、問題分析和改善建議等服務,參與醫院得通報每月事件資料、參與工作小組會議,來改善和防止IT錯誤造成的病安事件。
醫策會指出,IT錯誤造成的病安事件,可歸類為資訊系統問題、系統介面問題和醫療儀器相關問題等,比如因醫囑紀錄於3套不同系統,而處方醫師未能注意,因此開給過敏藥物,導致病人出院服藥過敏。
去年,醫策會也協同ECRI與11家臺灣醫院進行先導計畫,共發現139件因IT錯誤造成的病安事件,其中以44%的藥物錯誤佔最大宗,其次為實驗室相關事件。他們也透過分析討論,來改善IT系統問題,降低病安事件。
今年,醫策會希望透過將該平臺模式擴大至全臺灣。該平臺收費方式為年費,依醫院等級可分為區域和地區醫院5萬,以及醫學中心7萬元。(詳全文)
衛福部 遠距診療 法規鬆綁
衛福部:遠距醫療下一步要擴大適用場域、攻區域聯防計畫
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於3月底一場遠距醫療國際論壇上指出,衛福部接下來要積極推廣的如臺大雲林分院般的遠距醫療區域聯防計畫。遠距醫療區域聯防是指,以醫學中心、區域和地區醫院、基層醫療機構(如診所、衛生所)、長照與照護機構為節點,以遠距會診、遠距諮詢、遠距轉診、遠距照護和遠距藥局等手段,來實現涵蓋急性、亞急性、急性後期照護,以及社區和長照照護的連續性服務。
另外,衛福部也將鬆綁遠距醫療法規。劉越萍指出,法規鬆綁重點有3個,也就是擴大適用場域、減少限制條件,以及跟上國際醫療模式;「雖然大方向是鬆綁,但有待醫院凝聚共識。」她也表示,目前偏鄉遠距醫療給付仍靠健保,但衛福部希望建立永續營運的經費來源,「私人保險是否也能加入這一塊?」劉越萍認為這是值得考慮的。(詳全文)
遠傳 遠距心臟門診 離島
遠傳推動離島心臟遠距門診
遠傳攜手臺東馬偕醫院,於3月底宣布啟動離島遠距心臟門診,首要實施地點為蘭嶼、綠島衛生所,透過特殊IT設備,來與臺東馬偕醫院心臟內科醫生會診。
進一步來說,遠傳已協助離島衛生所建置心臟專科遠距診療系統,包括可攜式心臟超音波儀器、12導程心電圖,也協助醫護人員設計臨床標準作業流程、進行系統操作專業訓練,同時,遠傳遠距門診平臺還可支援資料不落地的分享機制,未來也將整合HIS/PACS醫療系統,來即時上傳醫療影像和檢驗報告。(詳全文)
臺大雲林分院 區域聯防 群眾外包
臺大雲林分院遠距醫療區域聯防規模擴大,更多醫院和科別都納入
臺大雲林分院日前分享安心雲林e院聯防進展,要將原本與成大斗六分院的合作模式擴大,納入若瑟醫院、雲林基督教醫院和數家基層診所外,也擴大納入更多遠距診療科別。
進一步來說,臺大雲林分院自2019年開始聯手成大斗六分院,推動斗六雙星計畫,包括互聘彼此的整型外科醫師和神經外科醫師,來彌補醫師人力不足的缺口。為此,他們還設置了遠距會診系統,讓醫師透過SSLVPN,直接在自家醫院就能登入對方醫院系統,比如在臺大雲林分院登入成大斗六分院系統,來查看病人病歷、檢查報告等,以便診療。這個做法,讓醫生既可留在自己的醫院看診,病人也不必外出。自2019年推動以來,「每個月平均有20位病人採用這種模式看診,」臺大雲林分院副院長馬惠明說。
在斗六雙星區域聯防中,兩家醫院還推動了遠距傷口照護、遠距眼科和高危病患出院管理等醫療服務,甚至還有透過群眾外包,來解決兒童心臟病篩檢能量不足問題。馬惠明解釋,在雲林,每位兒童醫師得服務1,700多名兒童,是臺灣倒數幾名,為了讓兒童心臟病篩檢不受限於醫師數量,他們利用數位聽診器擷取心音資料,再一併與問卷、心電圖資料一起上傳至雲端平臺,讓其他有空的兒童醫師來判斷,他表示,團隊未來還要打造心音判讀AI,來加速判斷。
在這些基礎上,臺大雲林分院將斗六雙星規模再擴大,發展為雲林四星,不只有若瑟醫院和雲林基督教醫院加入,還將重大外傷、心臟內科、兒科重症等科別都納入。他們更在去年底,聯手消防局進行東雲林大量傷患演習。現階段,他們也發展外傷救護驛傳計畫,透過不同醫院接力,來分段提供外傷照護服務。(詳全文)
恩主公醫院 智慧病房 電子白板
336床還不夠!恩主公醫院還要擴增單人智慧病房
恩主公醫院資訊室主任張彥群日前分享自家醫院的智慧病房發展,要將智慧病房規模擴大至正在興建的單人病房。恩主公醫院幾年前就開始導入智慧病房設備,比如護理電子白板,後來也導入床邊照護系統、智慧床頭卡、護理控臺系統,以及住院App等,目前已在8個護理站、336床導入這些應用,未來還將繼續擴增。
他們智慧病房的核心概念,就是整合各種系統資訊,來改善臨床流程。首先,恩主公醫院將可即時量測病人生命徵象、顯示血液檢查等數據的智慧床邊系統,介接至護理電子白板,讓電子白板除了原有的交班資訊外,還能提供病人病況早期預警功能。
再來,恩主公醫院也把排班資訊串接至電子白板,並自動排班。以小夜班、大夜班和假日班來說,這類班表通常仰賴醫院手動安排值班專科醫師和護理師,但透過這套系統,就能自動配對值班醫師給特定病人(及其護理師)。
這個方法,解決了過去需要人工查班表或打電話找值班醫師的窘境,現在透過電子白板、床邊系統和智慧床頭卡,就能得知值班醫師和專科護理師。「不只是醫護人員能知道,病人也能知道。」不過,張彥群指出,醫院班表十分複雜,為做到自動排班,他們花了數年時間將班表規則化,才得以自動化。
此外,這套系統也針對護理端和病人端,呈現不同資訊,比如將醫師開立的醫囑轉換為白話,再透過App、床邊系統或床頭卡提供給病人。至於正式醫囑,則顯示在電子白板上。
資訊整合的應用還不只如此。恩主公醫院也將巡房系統整合到智慧床邊系統,讓醫師靠卡就能讀取病人的病歷、手術記錄、影像、病理報告和檢查報告等。
最後,他們還把醫用病箱的IoT設備,介接至電子白板,讓電子白板即時顯示病箱溫度的變化,也不必再像以往一樣,定時派人巡病箱。(詳全文)
廣達研究院 智慧醫療 數位醫療計畫
林百里再推廣達數位醫療計畫,5大平臺攻全臺20多家醫療機構
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再次揭露自家智慧醫療產品佈局,也就是數位醫療計畫QOCA。該計畫由4個單位負責,包括研發演算法的廣達AI實驗室、負責資料科學的廣達研究院、設計AI伺服器的雲達科技,以及研發醫療裝置的廣達醫療產品事業部。
他們主打5大產品,有醫療感測裝置、遠距醫療平臺ATM、智慧病房平臺ACC、智慧醫院平臺AIM,以及醫療影像AI平臺Imaging等,涵蓋智慧醫療的軟硬體和基礎建設。
他解釋,AIM是AI醫療專用的醫療雲平臺,內建高速網路設備、軟體定義儲存系統、AI運算平臺(含模型訓練伺服器和推論伺服器)等,目前已有健保署AI智慧醫療計畫、中研院百萬人基因資料庫計畫和臺大醫院ICU等採用。
而ATM則支援遠距醫療所需的硬體資訊整合,如五官鏡、聽診器、高解析度鏡頭等,同時也支援多種文件協作,比如互動式電子白板、即時會診內容管理等,使用者包括臺大雲林分院的遠距醫療聯防計畫參與者。
他也以臺北榮總日照中心為例,來說明ACC用途。ACC是一套床邊照護系統,可紀錄病人生理量測資訊外,還能整合醫院HIS、PACS資料,在床邊螢幕上顯示就醫資訊、衛教資訊等。在北榮的應用上,ACC還結合其他IT系統如人臉辨識、活動軌跡定位、長者肢體姿態與活動量估計系統和配有感測器的床墊等,來預防長者跌倒等意外。目前,這些產品已有20多家醫院採用。(詳全文)
嘉里大榮 冷鏈倉儲 汐止
嘉里大榮斥資10億,要打造汐止醫藥物流冷鏈倉儲
嘉里大榮3月26日宣布在汐止設立生技物流園區,投資近10億元成本來打造生技醫藥冷鏈倉儲,來存放疫苗、人工水晶體、人工腎臟和心導管等醫材,滿足北北基醫療物流需求。
進一步來說,北北基生技物流園區占地4,000多坪,將於地上興建4層綠建築物流廠房,設置智慧倉儲、無人搬運車、飛梭式料架和棧板輸送機。其中,1、2樓會設置常溫物流中心,來支援電商等零接觸服務,3、4樓則是醫藥冷鏈物流中心,提供人工水晶體、人工腎臟、心導管、骨釘、疫苗等倉儲和配送一條龍服務。該園區預計最快2022年完工啟用,屆時也將創造450個就業機會。
圖片來源/WHO、臺大雲林分院
AI趨勢近期新聞
1. 羅東博愛醫院聯手緯創醫學,打造智能復健機器人中心
2. 北榮打造大腸鏡AI輔助診斷系統,來即時揪病灶
3. 助聽器大廠Otican聯手台積,要打造AI助聽器
資料來源:iThome整理,2021年4月
熱門新聞
2024-11-10
2024-11-12
2024-11-10
2024-11-11
2024-11-11
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