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銀行資訊管理中心副總經理劉培文

圖片來源: 

攝影/洪政偉

今年,全國進入三級警戒,因應此波疫情,多家金融業紛紛啟動大規模居家辦公,第一銀行也是如此。「如何在最短的時間,準備好提供居家辦公的企業連網環境,及足夠容量規模的遠端操作系統,是CIO短期的挑戰。」第一銀行資訊管理中心副總經理劉培文表示。

不只如此,劉培文提到,銀行有許多業務,比如法令遵循、授信審核、稽核檢查等,在尚未完全數位化前,仍需處理許多紙本文件。因此,必須調整這些業務流程,並將紙本文件掃描進電腦,以便相關作業人員可以遠端作業。

為了因應居家辦公的需求,劉培文表示,第一銀行(以下簡稱一銀)的資訊處與數位安全處,已提供行動與實體動態密碼(OTP)與虛擬私人網路(VPN),讓居家辦公的員工可安全接入辦公室網路。

在企業端則將接入的網路頻寬提升3倍以上,並備妥足夠容量規模的虛擬機器,提供VDA桌面虛擬化供員工遠端辦公。同時,一銀的數位安全處也針對遠端辦公接入的作業,設計資安監控規則來強化資安。

然而,面對後疫情新常態,劉培文表示,一銀今年IT投資與發展策略重點之一,是企業營運流程的數位化。今年初,一銀啟動流程數位化共識行動方案,成立了常設性運作組織,由總行各業管單位的企畫部門擔任專案負責人,數位銀行處負責專案管理,資訊處則擔任系統分析的角色。「不單是因應後疫情的新常態,也是傳統銀行面對數位轉型挑戰,以及降低長期營運成本所必須採行的措施。」他強調。

根據iThome 2021年CIO大調查數據顯示,今年金融業CIO要採用的新興技術Top1是Open API架構;此外,CIO要在今年導入中臺架構、開發維運一體化(DevOps)、微服務架構、敏捷開發、容器技術等的比例,更比去年提高1成左右。

一銀今年IT投資重點是打造新一代資訊架構

對此,劉培文表示:「此趨勢與一銀擬發展的資訊技術架構方向是一致的。」今年,一銀的另一大IT投資重點,便是要打造「敏前臺、大中臺、穩後臺、小核心」的資訊架構。

這項大工程之一的「敏前臺」,除了要打造以客戶為中心,注重顧客體驗的數位通路,以及與異業合作時需透過Open API串接場景金融通路之外;員工體驗的端末系統、分行系統及內部管理系統,也是一銀所重視的。劉培文認為:「敏前臺的軟體,必須能夠根據終端使用者的行為、需求及痛點,做到快速調整及持續交付。」

「大中臺」方面,劉培文表示,一銀要從原有的資訊架構,轉型為小核心、大周邊。首先,需要將眾多複雜業務流程,由封閉型的大型主機析離出來後,將來便能夠以模組化的方式,快速組建聚合式的軟體及流程。同時,又能面對未來開放銀行生態圈下,運算資源需彈性即時擴展,以及為了強化市場創新能量,需要加速數據到價值創造這過程等新議題。

因此,劉培文強調:「一銀必須運用新世代數位技術架構的軟體運算平臺。」他進一步表示,一銀的大中臺,包括根據DDD(Domain-Driven Design,領域驅動設計)方法論,所設計組建的數據中臺與技術中臺。其中,數據中臺負責各種業務領域微服務資源,支援數據治理、數據應用、數據探索功能;技術中臺則負責支援Open API、容器化、ESB、DevOps及系統監控。

在「穩後臺」方面,劉培文提到,一銀則將採取階段性作法,將大型主機上50幾個應用系統,逐步往業務中臺及小核心後臺析離。

另外,從2021年CIO大調查中,iThome觀察到金融業推動數位轉型、現代化IT的腳步加速,對於IT的投資力道也是相當強勁,金融業今年平均IT預算更突破8.2億元。

劉培文認為,對傳統銀行資訊長來說,現在似乎就如同是狄更斯雙城記一書開場說的:「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Bank 4.0是數位科技金融的時代,「是傳統銀行必須仰賴資訊長大展長才的時代。」不過,他也強調,銀行CIO必須與Bank 2.0到Bank 3.0這40年龐大資訊投資,所遺留下來盤根錯節、根深蒂固的傳統資訊架構龐大運作慣性抗衡。

劉培文建議:「銀行CIO必須先跳脫資訊技術的舒適圈,參與甚至是主導企業數位轉型的重責。」打造一個與實體分行平行運作的數位商業經營模式,並以數位軟體的方式來重新定義與打造產品,進而帶動服務及營運流程的創新,藉此建立能與純網銀與金融科技業者抗衡的核心競爭力。

此外,他提到,CIO必須建立一套屬於自己能夠理解與駕馭的數位轉型戰略指導方針,並需協助數位轉型的融合型新創團隊,不被持續運作的企業組織架構運作流程所產生的免疫排斥反應擊垮。

在戰略順序上,他建議,CIO必須先與業務單位合作,打造出可以在數位客群戰場取得小型戰役勝利的武器。在取得業務單位信任,並創造更大規模的數位轉型需求動能後,CIO便能夠順理成章的進行資訊架構與技術的全面換血。這是劉培文在組織內部推動數位轉型與現代化IT的關鍵心法。

他更提醒,CIO不能忘記,新世代的資訊架構必須仰賴資訊部門與業務部門更加緊密的合作,得以共創的方式來做業務創新與軟體設計開發。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