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Marco Verch on fl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30478819@N08/46530561324/in/photostream/, (CC BY 2.0)

《紐約時報》最近刊出了一篇有關比特幣的專題報導,該報導引用了劍橋比特幣電力消耗指數(Cambridge Bitcoin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ndex,CBECI)的估計,指出開採比特幣一年所使用的電力,是Google全球營運一年總用電量的7倍。

CBECI為劍橋大學賈吉商學院新興金融研究中心(Cambridge Centre for Alternative Finance)的數位資產團隊所負責維護的專案,該專案主要是估計全球開採比特幣的用電量,而且每24小時就會更新一次。

根據CBECI在9月7日的估計,開採比特幣一年的用電量為96.34 TWh(太瓦時),雖然低於全球一年使用空調的2199 TWh,或者是全球資料中心一年200 TWh的耗電量,或者是資料網路所使用的250 TWh,但勝過美國人一年看電視(60 TWh)或開燈(60 TWh)的耗電量。

如果是跟一整個國家的耗電量相較,開採比特幣所使用的電力,勝過菲律賓(93.35 TWh)、芬蘭(84.2 TWh)、比利時(82 TWh)、奧地利(66.85 TWh)及以色列(56.4 TWh)等至少16個國家一整年的耗電量。

至於紐時則是依據Google所發布的2020年環境報告中所揭露的資料進行計算,該報告顯示,Google在2019年的電力使用量為12,237,198 MWh(兆瓦時),約等於12.24 TWh,只有比特幣一年挖礦所需電力的1/7。

紐時分析,挖礦所需的電力與比特幣的價格成正比,在2010年比特幣剛現身之際,使用者只要用自家的電腦就能挖礦,所需的電力微不足道,但當時比特幣的價格也令人不屑一顧。最有名的例子是負責維護比特幣網路的工程師在2010年時,以1萬個比特幣買了2片披薩。然而,時至今日,已經需要藉由價值數千美元的專用機器來挖礦,電力成本也大增,而單一個比特幣的價格就高達5.1萬美元。

CBECI專案指出,為了提高利潤,礦工不惜到處搬遷以尋找便宜的電力,像是水力發電盛行的中國西南地區,並在當地因水位下滑而電價上漲時,再度往北遷移到採用燃煤發電的新疆地區。

調查顯示,礦工最常使用的電力來源為水力發電、煤炭與天然氣,但他們同時也會利用石油、核能與再生能源,挖礦所使用的大量電力,以及它所帶來的環保問題在近日成為焦點,特斯拉創辦人暨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在今年5月公開宣布,為了保護環境,將暫停讓消費者以比特幣買車的方案,而且特斯拉也不會再出售任何的比特幣。

事實上,在比特幣挖礦社群中,也有一群人開始推廣以再生能源來挖礦,不過他們的最終目的,是希望比特幣能夠符合現代的ESG永續投資理念,兼具環境保護(Environment)、社會責任(Social)與公司治理(Governance)特性,以推動比特幣成為各大企業合法投資的項目。

只不過,再生能源的成本並不低,且全球的再生能源還沒能完全支撐人類的需求,再加上開採比特幣的電力需求太高,比特幣能否成為真正的綠色加密貨幣仍有待觀察。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