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臺灣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在一場活動上,鼓勵年輕人才要勇於做夢,並轉換語言與思維走向國際。

圖片來源: 

圖/iKala

「未來,臺灣有兩種人才,一種是在臺灣做臺灣事情的人,另一種,是在臺灣做全世界事情的人。」Google臺灣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在一場活動上,點出臺灣人才的未來機會。

簡立峰指出,「臺灣現在正處於近代史上的黃金兩年。」一大重要因素,是在近2年疫情影響之下,「臺灣傳統產業展現了驚人的韌性,這個韌性讓傳產更受全世界信賴,」加上中美競爭態勢,不只美系企業強化對臺灣的投資,臺商資金也大量回流,「臺灣需要年輕人的努力,讓這黃金兩年變成黃金十年、或二十年。」

幾項數據支持這個觀察,比如臺灣1,700家上市櫃公司今年的獲利呈倍數成長,從兩兆翻倍為四兆;日本經濟研究中心更預測,臺灣人均所得將在2028年超越日本。不只如此,台積電近年來擠進前全球10大市值公司之一,就連臺灣數位新創,今明兩年也誕生了2~3隻獨角獸,市值在10億美元以上。

年輕人的著力點,簡立峰認為,疫情促進零接觸經濟興起,電商產業可能成為一大發展機會,「因為一個電商市場要看滲透率,而不是人口結構。」舉例來說,南韓電商滲透率達到近30%,但臺灣只有12%,雖然南韓人口僅為臺灣2倍,但高滲透率使其電商市場足足是臺灣的10倍大。電商市場成長,也會帶動周邊的AI、資料科學應用成長。「這不只是工程師的機會,也是銷售、行銷人的機會。」

不過,具體要如何實現?簡立峰認為,當前的機會點,在於遠距工作興起,臺灣人才應轉換語言、思維,準備好面向全球。

正逢數位經濟起飛轉捩點,年輕人才得轉換思維與國際接軌

首先,簡立峰認為,臺灣人才應轉換思維,重新定位臺灣版圖。他回憶,自己小時候看到的臺灣地圖,是一片秋海棠的中國,臺灣只是邊陲的小島,就算現代的臺灣地圖,通常也只看到臺灣島主體。不過,只要將東亞地圖向左轉90度,再放大周遭的國家,可以發現,「臺灣被許多國家包圍了,這個版圖,就是臺灣人才未來的生活圈。」

「全世界經濟發展最快速的國家,都在臺灣旁邊。」簡立峰指出,臺灣2,400萬人在東亞只能算是迷你小型國家,周遭國家的人口數遠超臺灣,「把這些國家當成一個網路,只要一個網頁,就可以到達這麼多地方。」換言之,這些國家的龐大人口及市場潛力,就是臺灣的機會,開發一款App,可以把周遭國家當成市場。

年輕人可能會猶豫,這是一個大市場、大世界,一個小小的個人能怎麼參與呢?簡立峰點出,臺灣人才下一步要培養自己的移動力,就是語言能力。比如在搜尋關鍵字時,除了中文關鍵字,也要同步搜尋英文關鍵字,就能以不同視角看見不同內容,「英語口語能力不強也沒關係,只要養成英文閱讀習慣,還是可以連接全世界。」而且,遠距工作也帶來更多連接全球的機會,臺灣人才只要轉變語言與思維,也有機會在臺灣做全世界的事。

「不要被慣性所影響,」簡立峰更提醒,除了要突破中文關鍵字的慣性思維,開發一項服務或產品時,若能同樣突破慣性,開發中英雙版本,這項服務的採用量就有機會翻倍,「某種程度下只要更靈活,就能得到更多機會。」

另一項年輕人應具備的能力,即是數位素養,「未來可能進入元宇宙的時代,無論是在生活或工作中,每一個使用者都得具備數位能力。」他強調,這並不是要求使用者得學會程式開發技能,而是要對數位生態更加了解,比如網頁如何安排,能提升用戶體驗?網路流量如何統計?如何瞄準讀者的偏好?「數位化會把臺灣從一個陸地上的島,變成網路上的一個海洋。 」

不只如此,臺灣人才也得勇於做夢。「數位大航海時代來了,大學生你有沒有一個夢?」簡立峰表示,先勇於做夢,才會去接觸、去實現,即便過程中面臨挑戰,但一旦克服,就能獲得成就感。

數位新創也要邁向國際,強化國際市場布局與跨國企業管理

不只臺灣人才思維要變,數位新創的觀念也要轉變,才能留住臺灣人才。「讓新創可以在臺灣接觸全世界,臺灣的年輕人自然會留在這里。」簡立峰點出,薪資當然是吸引人才的誘因,但另一個更大的誘因,是讓臺灣的工程師人才,能夠在不離開臺灣的環境下接觸全世界,「這對年輕一代是很大的嚮往。」

上一代發展的是製造型產業,人才並非直接接觸市場,「開發的工具到底賣給了誰、用的情形如何?」簡立峰指出,開發者無法直接收到使用者回饋,能獲得的成就感不夠高。可是,許多年輕世代更期待從事能與使用者建立連結的工作,更重視「自己做的事是否被人看見?」,數位產業賦予了這個機會,讓年輕人更容易面對全球用戶,超越國界的建立連結。

不過,新創要如何建立國際化多元的工作環境?簡立峰建議,不少跨國企業在臺設立研發中心,這些企業正在幫臺灣培養具跨國協作能力的人才,「臺灣新創的老闆,可以借助這些外商培養的人才,來建立自己的新創團隊。」尤其,臺灣新創管理跨國團隊時,往往以臺灣企業的思維來管理,比如在福利制度或人才招聘上,尚未國際化,較難吸引海外人才的目光,「如何用臺灣的文化,聘到其他國家的高階人才?這是臺灣新創的挑戰。」

對於新創如何邁向國際化,簡立峰更提出一個稱為GDP的公式。他建議,年輕人與企業應該擁有積極主動的心態(Proactive),去創造或參與到一個多元的環境(Diversity),再藉由這個種族多元、性別多元、能力多元、興趣多元、地理多元、語言多元的環境,來培養自己具備全球性的視野(Global View)。

在多元的環境中培養開放心態,同樣設計一款App,潛在客戶就可能從1,000萬個臺灣網路使用者,變成50億個全球用戶,他這樣比喻機會的改變,也建議企業應該製造更多元的環境,就從每家企業多聘一倍外籍人才開始,讓工作環境從多元語言開始走向國際化。

上一代企業雖然做到了規模化走向全球,但簡立峰認為,並未做到國際化,因為那些大型製造業還是針對單一大客戶、單一市場、透過單一語言來銷售產品,並非直接與多元異質的用戶互動,可是,這些大企業,仍為下一代年輕人打下良好的基礎,「下一代積極走向國際化,臺灣未來的競爭力就會變得非常強。」

數位新創崛起,驅動臺灣往知識型經濟產業轉型

「錢來了、錢回來了、投資來了、新時代也來了。」簡立峰指出,這兩年,他強烈感受到臺灣迎來了一波新機會,使數位新創的發展愈趨蓬勃。比如臺灣的智慧醫療相關新創,在短短兩年內就成立超過百家,更重要的是,近一年開始出現更多成功案例,讓整個數位經濟產業更有信心。

「如果把新創當成是一個棒球隊,我們過去已從少棒走到社會人球隊,現在則是正在籌組中華職棒,估計兩、三年內,我們也會進軍美國職棒大聯盟、打世界盃。」簡立峰指出,臺灣數位新創正在進軍全球,而且,「臺灣只要出現一個王建民,在美國大聯盟建立大家的信心,打棒球的人就會增加。」

簡立峰認為,臺灣傳統的B2B製造業,適合在人口紅利高的時代發展,尤其,製造業是非常重視成本的產業,完全仰賴製造業的國家無法創造高國民所得,在製造業要服務市場中的一百萬人,得付出相應規模的成本,但在數位經濟產業中,一個工程師所開發的產品,就有機會提供給上億人使用,「兩者的商業模式截然不同。」

「臺灣二十年前就應該轉型為知識型經濟產業,但我們以中國當腹地,製造業發展到很強、高度國際化,知識型產業反而沒有跟上來。」簡立峰指出,臺灣少子化已是現狀,因此,他鼓勵臺灣要朝向知識型經濟產業發展,發展數位經濟,「這類企業可能規模不大,可是帶給員工的成就感、薪資與報酬不一樣。」

不過,世界上已經有如Google、Meta這類超強科技公司,現在投入數位經濟產業,是否仍有優勢?簡立峰勉勵新創公司,現在領先的企業不見得在未來也是領先者,任何時候都是要跟未來比,不是跟現在比,「創業的時候,永遠要看到未來的需求。」就像現在,「每個人看元宇宙這隻大象,看到的角度都不同。」沒有人想像得到元宇宙的世界,但也正因這個概念只是雛型,對於元宇宙的定義與發展,「每個年輕人都有機會。」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