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
自然人憑證IC卡至今將近20年迎來重大的轉變,2月16日內政部正式推出行動自然人憑證App,支援FIDO功能,擁有自然人憑證的民眾只要在手機安裝App,線上完成綁定之後,讓手機化身為自然人憑證,並且通過手機上的指紋、臉部辨識,不需輸入帳號密碼,就能完成身分識別,並使用憑證的電子簽章功能。內政部近期揭露更多計畫,明年底民眾到戶政事務所,除了可申辦自然人憑證IC卡,可選擇直接申請行動自然人憑證,未來也將擴大自然人憑證的應用範圍。
金管會上周舉辦數位身分證及授權主題式監理沙盒及業務試辦線上座談,內政部資訊中心主任黃國裕介紹甫推出的行動自然人憑證App,他表示,截至目前為止,自然人憑證累積發行超過836萬張,實際有效約為331萬張,現在已有超過700個系統介接,大多以政府機關(G2G)之間的系統為主,也包括機關對民眾(G2C)的便民服務。去年使用人次達3.2億次,以實際有效卡估計,去年每張卡使用約接近100次,頻率不算高,而智慧型手機已相當普及,因此推動自然人憑證走向行動化。
目前自然人憑證IC卡在使用上的痛點,例如民眾到戶所首次申請自然人憑證,本人需臨櫃辦理,且需要繳交250元卡費,而使用實體IC卡需電腦搭配讀卡機,且還要輸入密碼。此外,自然人憑證IC卡在展延之下,最多可使用8年,但卡片在多次插拔下,容易造成耗損。民眾並不會隨身攜帶自然人憑證,以上種種因素,造成自然人憑證使用率不高。
因此,內政部規畫將自然人憑證與行動裝置結合,確認認證過程的6道程序,包括從任何裝置向線上應用服務發出認證請求,線上應用服務再向內政部自然人憑證管理中心(MOICA)發出認證請求,MOICA與使用者手機內KeyStore的金鑰進行簽章認證,再將認證結果回覆給線上應用服務。
黃國裕表示,經過概念驗證(Proof of concept)後,自然人憑證行動化的6道認證程序作業確實可行,且服務的SLA達5秒,手機與憑證的結合已成熟,開始推動行動裝置與自然人憑證結合。另外,針對使用自然人憑證需要輸入密碼,內政部從2019年開始,導入國際FIDO聯盟標準,以手機的生物特徵驗證取代密碼推出TW FidO,僅作為身分識別。現在行動自然人憑證納入電子簽章功能,以及最新的FIDO2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基於認為行動裝置、免帳號免密碼將是未來的趨勢,故內政部也在2021年2月代表政府加入國際FIDO聯盟,成為該聯盟的政府會員之一。
為了推出行動自然人憑證,內政部在法規調適方面,調整內政部憑證管理中心憑證實務作業基準,去年先後通過國發會,以及電子簽章法主管機關經濟部的審核,具備發行行動自然人憑證的法律效力。去年12月開始發布系統介接要點、核發及管理作業要點,介接對象先以政府機關、電信、金融機構為主。
而在系統調整方面,除了導入FIDO標準,為強化資安防護,行動自然人憑證App採用源碼混淆資料加密、多重金鑰保護等機制,以ISO29115對遠端及實體身分識別的要求,達到LoA3等級,與實體的自然人憑證IC卡相同等級。其他的安全等級還包括經濟部App安全標準等級L3,美國FIPS 140-3 Level 1。
到今年1月至2月之間,已有56個系統測試介接行動自然人憑證,黃國裕透露現在已有超過60個系統提出申請,其中包括臺北市、新北市等地方政府,原本使用自然人憑證作公文簽核,擬以行動自然人憑證取代實體卡片進行公文簽驗章。
行動自然人憑證App推出後,原本的TW FidO App將使用至7月15日為止,內政部鼓勵TW FidO用戶使用行動自然人憑證App。
目前,民眾使用行動自然人憑證,使用的有效期為1年,最多可展延7次,因此和自然人憑證實體IC卡相同,最多可使用8年。另外,考慮到個人可能使用多臺行動裝置,行動自然人憑證可綁定最多2臺行動裝置,民眾能夠透過App檢視歷次身分識別及簽驗章的紀錄。
由於行動自然人憑證的金鑰是在手機內的Keystore/trust zone產製,相對的需要一定版本的手機作業系統才能使用,例如iOS 14以上,Android則需要7以上的版本。
行動自然人憑證整合TW FidO的身分識別及自然人憑證的簽章功能,「讓手機等於你的自然人憑證」,黃國裕說。
未來至戶所可選擇直接申辦行動自然人憑證
黃國裕也透露未來對行動自然人憑證的3階段規畫,將進一步讓行動自然人憑證在申請更方便,且可應用在更多服務。
第1階段是在2022年底,現在想要在手機上使用行動自然人憑證,需要先以實體IC卡搭配電腦、讀卡機,線上完成IC卡註冊綁定手機後才能使用行動自然人憑證,而內政部希望在明年底,持有NFC功能新式自然人憑證的民眾,只要透過手機的NFC讀取自然人憑證實體IC卡,完成行動自然人憑證的註冊綁定, 簡化註冊綁定的過程。
第2階段是2023年底,民眾到戶所申請自然人憑證,除了可申辦實體卡片之外,也可選擇直接申請行動自然人憑證,只要攜帶手機到戶所,就能申辦註冊行動自然人憑證,並省下自然人憑證實體卡的費用。
第3階段則是擴大應用領域,黃國裕表示,當初推出TW FidO,以公部門應用為主,但行動自然人憑證推出,開放電信、金融服務使用,未來視開放的成效決定,可能開放所有產業使用,提高自然人憑證能見度及使用率,但未來若開放所有產業都能使用,自然人憑證的服務容量需要達到一定的可用性,是未來的一項挑戰。此外,內政部也考慮針對不同領域的應用服務單位,依據使用者費用精神,訂定使用規費,未來收取的費用可能用於設立基金或是投保,以移轉遭駭或發生爭議時的風險。而針對首次申辦自然人憑證需要臨櫃申辦,為簡化申辦的流程,考慮全程免臨櫃,例如透過視訊進行線上申請,但背後牽涉如何數位身分認證安全問題。
熱門新聞
2025-01-06
2025-01-07
2025-01-08
2025-01-08
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