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外交部
烏克蘭戰爭開打迄今逾三周,為了對抗俄羅斯的侵略,美國與西方主要國家接連祭出剔除SWIFT、禁止俄羅斯石油進口等一系列經濟、金融制裁措施,切斷俄羅斯經濟命脈,迫使其撤軍。但在這一波聯合制裁或抵制行動中,不只各國政府採取行動,許多企業自發性參與,尤其在全球科技圈更掀起一波反制潮,許多科技、軟硬體大廠和雲端巨頭及新創都紛紛加入抵制俄羅斯的行列,從人道救援,到更積極抵制行動,以及參與資安協防都有,甚至不少科技巨頭如Google、Amazon、微軟、Meta、特斯拉都公開聲援力挺,來譴責俄國的軍事行動,希望透過科技產業的抵制,作為俄國入侵的反制手段,以便早日結束戰爭。
烏克蘭戰爭不只衝擊全球經濟,更引發二戰後歐洲最大規模的難民潮
俄國自2月24日武力侵略烏克蘭以來,雙方軍事衝突越演越烈,在俄軍強力圍攻下,不只造成烏國不少關鍵基礎設施系統癱瘓而全面停擺,使得原本熱鬧繁華的城市,如今陷入一片死寂,沒水也沒電可用,嚴重衝擊當地民生安全與經濟,甚至因為俄烏衝突,更引發二戰以來歐洲最大規模的難民潮,截至3月15日,已有近三百萬烏克蘭人流離失所,只能靠鄰國伸出援手救助。
2月底戰事爆發以來,從原本一場區域戰爭,演變成對全球經濟與供應鏈的巨大衝擊,也引起科技產業的高度關注,隨著軍事衝突持續加劇,許多IT公司對這場戰事態度也逐漸轉變,從原先觀望,到開始轉變為更積極的行動,甚至集結科技圈抵制這場戰爭。
在烏克蘭政府號召下,點燃科技產業反制的狼煙
爆發烏克蘭戰爭後,隨著越來越多科技公司加入抵制俄羅斯的行列。烏克蘭政府在自家TechUkraine科技內容平臺上詳細列出這些跟烏克蘭人民站在一起,加入抵制的科技公司,截至3月8日已列出20多家,除了特斯拉、Apple、Amazon、Snapchat、Twitter、微軟,還有不少新創都參與其中,如歐洲叫車平臺商Bolt、遊戲物品交易平臺商Dmarket等。
但真正點燃這一波科技圈反制的狼煙,是在烏克蘭戰爭爆發後,烏克蘭政府轉而向超過50家科技公司號召,期盼能對俄羅斯採取積極的抵制行動。烏克蘭數位轉型部長Mykhailo Fedorov在3月2日更透過推特呼籲兩大企業商用軟體巨頭Oracle及SAP,一起加入對抗行列。
在收到烏國政府的請求後,Oracle隔日也給予正面回應,宣布將暫停俄羅斯所有業務,以表達支持烏克蘭政府及人民的立場。SAP執行長Christian Klein第一時間則透過公開信允諾,將不再在俄羅斯招攬新業務及新訂單,並強調將與烏克蘭人民同在。該公司後續已暫停在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所有SAP服務和產品銷售,包含企業ERP產品等。
除了對俄國實施制裁,不少科技公司也借助自身科技提供救援,回應烏國政府的需求,其中又以電動車大廠特斯拉為代表。像是在網路通訊方面,由於飽受俄軍攻擊,烏克蘭的網路基礎設施面臨癱瘓,許多政府機構網站服務都中斷,民眾也無網路可用,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馬上採取行動,使用Starlink低軌衛星在距烏克蘭上方數百公里遠的高空,打造一個戰時緊急網路通訊基礎設施,一共部署了47個衛星,來恢復烏克蘭主要城市的網路通訊。這也是目前烏克蘭當地仍有網路可用的原因。
這家公司還更新地面接收器軟體,讓軍方或民眾可以把接收器設備放在車上,並利用車充供電,就能進行通訊,不用安裝在固定位置,讓每一輛車都變成是移動衛星通訊車,以避開敵軍的鎖定,透過這樣的作法,成功幫助烏克蘭恢復網路運作。不僅如此,特斯拉接下來還分多批運送智慧儲電裝置到當地,只要利用太陽能板在日間儲能,即使遇到斷電也不怕,仍可維持民眾日常用電所需。
第二波抵制行動中,谷歌、Meta、微軟等科技巨頭跟進聲援
在烏國政府號召下,第一波採取行動的科技業者,如Oracle、SAP等,接下來則有更多科技公司、軟體業者跟進聲援烏克蘭,其中更有不少科技巨頭參與,包括Google、Amazon、微軟、IBM、Apple、Meta等都紛紛響應,採取各種行動,來表達反戰立場,從提供人道救援,到更主動抵制行動,以及提供資安協防都有,也吹響科技圈的反制號角。
在第二波抵制行動中,Google採取行動最積極,從各個服務面向來進行抵制,不只封鎖歐洲YouTube頻道上的俄羅斯國營媒體RT 和Sputnik帳戶,也禁止俄國企業在全球Google網站投放廣告,除了一些搜索、Gmail等免費服務不受影響外,Google在俄羅斯多數付費服務都不再提供,民眾也無法在俄羅斯使用手機Google Play付款功能來購物。
除了不再提供俄國服務,Google也加強烏克蘭用戶帳戶隱私與安全保護及對高風險用戶帳戶採取更進階防護。對於一些可能會洩漏民眾位置資訊的服務也都禁用,例如烏克蘭實時地圖查看功能,包括交通圖層和有關地方繁忙程度的資訊,以保護當地社區及其公民的安全。其他還有更新烏克蘭搜索和地圖服務,在搜尋服務中加入SOS警報功能,提供人道救援相關資訊和資源,協助難民和尋求庇護者前往。
在資安協防上,Google安全團隊也協助烏克蘭防止俄國駭客大軍發動網攻,幫助外交部、內政部、當地新聞媒體等150 多個烏克蘭網站啟用Project Shield服務防止DDoS攻擊。對於假訊息處理,Google加強審查有關頻道和影片,減少相關假新聞傳遞,並在使用者搜尋與烏克蘭戰爭相關的主題時,優先顯示權威新聞來源的資訊。
全球最大社交媒體平臺Meta在這場科技抵制行動中也沒缺席。目前俄羅斯臉書用戶約750萬人,Instagram用戶則有5,100萬人,Meta也採取降低俄羅斯官媒在Fb貼文觸及率作為反擊,並調整Instagram平臺上相關文章的Feed排名,使其內容較不易在IG上看到,並對內容加駐標籤提醒。Meta另外設立特別行動中心進行全天監測,防止俄國政府及其媒體力利用其平臺進行官宣。該公司也承諾投入1,500 萬美元支持烏克蘭和鄰國的人道救援。
微軟、蘋果雙雙喊卡,全面暫停在俄羅斯產品或服務銷售
更大一波科技抵制行動是在3月4日這一天,微軟決定全面暫停在俄羅斯所有Microsoft產品和服務的銷售活動,並停止俄羅斯多數業務。由於目前Windows作業系統在全球擁有近9成市占,是許多PC採用的主要作業系統,微軟不再提供Windows產品及服務,意謂著,俄羅斯政府或當地企業未來想要採購新PC時,得自行尋找其他替代方案,無法再購買使用裝有Windows的PC或相關產品。
微軟還從Windows應用商店中下架所有俄羅斯官媒App,並降低這些網站在Bing上搜索結果的排名,在Microsoft Start個人化新聞服務上屏蔽任何有關內容。該公司還利用微軟威脅情報中心 (MSTIC)協防烏克蘭數位基礎設施,迄今成功保護20多個烏克蘭政府、IT和金融組織免於威脅及網路攻擊。
不僅如此,蘋果3月初剛在新品發布會上推出新款iPhone SE、iPad Air等眾多新產品,但這些新產品,俄羅斯果粉以後想買也買不到,因為蘋果已暫停在俄羅斯的產品銷售,作為對於俄羅斯入侵的反制。蘋果執行長庫克在給蘋果全體員工的一封內部電子郵件中承諾將提供人道救援。另外,蘋果同樣從App Store商店下架與俄羅斯官媒相關的新聞應用。並刪除烏克蘭蘋果地圖裡交通和實時地圖資訊查看功能,保護民眾安全。
大型公雲巨頭也紛紛選邊站,不再提供俄羅斯新用戶申請註冊
不只科技巨頭表態,不少大型雲端業者緊跟在其他科技大廠後加入抵制,尤其三大公雲其中兩家,亞馬遜AWS和GCP先後表態,決定不再開放俄羅斯或白俄羅斯用戶申請註冊,使用其公雲服務。AWS在3月8日率先宣布,已暫停企業在俄羅斯或白俄羅斯註冊服務, 並強調目前在俄羅斯沒有資料中心或辦事處,而且與俄國政府沒有業務上往來。AWS還與烏克蘭客戶及合作夥伴密切合作,以確保其雲端應用安全。
隔2日後,另一家公雲業者GCP也跟進取消俄羅斯企業在GCP公雲上註冊資格,GCP同樣在俄羅斯和烏克蘭沒有資料中心,距離最近的可用區的區域是位在波蘭的華沙資料中心。目前俄羅斯企業已無法在GCP上來註冊
儘管微軟已暫停在俄羅斯產品及服務銷售,但似乎並未包含Azure公雲服務。從服務地區來看,目前Azure在俄羅斯同樣沒有資料中心,距離最近資料中心是在歐洲荷蘭和愛爾蘭兩個區域。
根據PwC 2020年俄羅斯雲端市場調查報告,有逾6成俄國企業採用公雲服務,而作為這些企業上雲選擇的前5大公雲業者,前三家是AWS、Azure、GCP,接下來才是兩家本土雲服務商Yandex 和 Mail.ru。如今,AWS和GCP拒收俄羅斯新用戶決定,對當地企業上雲計畫帶來不小影響。
另一家經營公雲服務的IBM,目前已暫停了在俄羅斯所有業務,回應對於俄羅斯的抵制。雲端CRM巨頭Salesforce已撤出在俄羅斯經銷和通路合作,另一家雲端ERP業者SAP同樣停止在俄羅斯和白俄羅斯SAP服務和產品銷售業務。
除了科技、雲端業者以外,不少硬體廠商也配合這次抵制行動不再向俄羅斯供貨或暫停在當地銷售與經銷。
兩大伺服器處理器大廠英特爾和AMD不約而同採取相應的反制措施,譴責俄羅斯入侵。英特爾在3月3日停止向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客戶出貨,AMD隨後也跟進暫停在兩國銷售與經銷業務。GPU大廠Nvidia也同樣暫停對俄羅斯的銷售。其他如HPE、DELL等伺服器大廠也都加入抵制,停止在俄羅斯出貨或產品銷售。網通大廠思科則表示,因應戰事陷入膠著,未來將停止在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所有業務,包括銷售和服務。臺灣半導體龍頭台積電也不再向俄羅斯供貨,以配合相關政府制裁的管制措施。
不只是大公司,就連小公司都挺身站出來對抗,例如歐洲叫車平臺商Bolt決定從貨物配送平臺中下架所有俄製商品,拒絕為其提供運送。而開發出知名清掃工具CleanMyMac應用的開發商MacPaw,則是禁止來自俄羅斯IP位址的使用者,購買其產品。
不過,在這波科技產業抵制行動中,少有臺灣IT企業採取積極作為,常見作法僅遵循相關地區政府進出口規定。事實上,臺灣科技產業在全世界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不容忽視,這也是為什麼Mykhailo Fedorov會在俄軍入侵第15天時在推特向華碩公開呼籲,期盼一起加入抵制行列。也反應出,在這場戰事中,臺灣IT企業也不能置身事外。這也是烏克蘭點名抵制的臺灣IT企業第一家,或許也不會是唯一一家。
鄧白氏分析: 烏克蘭戰爭對臺衝擊恐 上看千億元臺幣
受烏克蘭戰爭波及,加上國際間對俄羅斯採取的金融、經濟制裁,對全球經濟和供應鏈帶來影響和衝擊有多大?或許可以從最近美國企業徵信及分析公司Dun & Bradstreet最新一份《Russia-Ukraine Crisis》白皮書報告中窺知一二。這份報告除了分析烏克蘭戰爭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也剖析對臺灣的衝擊,作為臺灣企業未來政策擬定和評估供應鏈風險的參考。
首先,從產業分布來看,目前俄羅斯擁有逾350萬家企業,其中八成以提供服務、貿易批發、金融、保險和房地產、建築和零售貿易為主,也因此,當各國決定對俄羅斯採取經濟制裁,這些行業首當其衝,整體營運就有可能大受影響。
相較之下,在烏克蘭的企業約150萬家,其中三分之一,大約50萬家從事製造業出口、貿易批發和農產品出口居多,也因為受到戰爭的牽連,增加無法控制的風險,容易影響其出貨時程。
尤其,許多歐洲國家都高度仰賴從俄羅斯和烏克蘭進口各種商品,從小麥、煤炭,到石油天然氣、原油等,也因此,在短期內還未找到替代供應商來填補其供應鏈中的資源缺口,都有可能對這些國家經濟帶來影響。
全球有1.4萬家Tier 1供應商與760萬家Tier 2供應商皆與俄羅斯企業有關
從供應鏈影響層面來看,根據該報告指出,全球有14,745 家一級供應商和760萬家二級供應商均與俄羅斯企業有關,而且至少有37.4萬家企業的主要供應商是在俄羅斯地區,另外也有24.1萬家企業依賴烏克蘭供應商。供應鏈受到影響的主要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義大利、澳洲、中國和巴西。
受全球貿易經濟及供應鏈的間接衝擊,對臺影響恐上看千億元
儘管,烏克蘭戰爭對臺灣企業看似沒有很直接影響,但Dun & Bradstreet指出,仍可能透過貿易與供應鏈間接影響臺灣。該公司從金融曝險、貿易和當地投資影響進一步分析烏克蘭戰爭對臺的衝擊,恐上看千億新臺幣。
像在金融影響方面,目前臺灣保險業對俄羅斯曝險金額最高有接近1,400億元,臺灣銀行對俄羅斯、烏克蘭合計也有達51億元投資的曝險。另外持有俄羅斯及烏克蘭相關投資基金合計也有數百億元。
雖然俄羅斯對臺灣進出口貿易的影響相對較低,但臺灣去年也有高達一千家企業出口貨物至俄國,且以電子資訊設備及其相關產品占最大宗。另外則有兩百多家企業向烏克蘭出貨。
進口俄羅斯商品的臺灣企業也不少,一年就有超過1,300家企業從俄羅斯進口相關貨物到臺灣,其中以礦產品與一般金屬及其製品居多。這些企業都可能因為配合政府制裁措施,影響其貨品進出口。
不僅如此,臺灣企業這段時間要到當地投資或做生意,也因為西方制裁以及俄羅斯對外國公司實施制裁而受到不小影響。臺灣目前約39間子公司、分公司或轉投資公司位於俄羅斯,其中有8間是上市櫃公司直接投資成立分公司,主要是電子設備相關買賣等。
Dun & Bradstreet經過綜合分析後認為,烏克蘭戰爭對臺灣企業的衝擊,影響金額恐達3,682 億元。
在地緣政治與戰爭風險平息前,企業面臨全球經濟和供應鏈挑戰將持續加劇,Dun & Bradstreet建議,臺灣企業需持續強化自身供應鏈的韌性,而且隨時監控供應鏈,掌握供應商相關的風險,並對有可能出現在制裁名單中的高風險供應商,及早尋找替代供應商,以便能夠更彈性地因應各種局勢的變化。
熱門新聞
2024-11-25
2024-11-25
2024-11-25
2024-11-25
2024-11-15
202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