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高雄榮總

去年12月底,壽險公會宣布保險理賠聯盟鏈2.0試辦,搭配保險理賠醫起通服務,打通保險公司和醫院隔閡,民眾在線上就能完成醫療理賠作業,不必來回奔走。高雄榮總是參與這項應用的24家醫院之一,他們看見哪些機會與挑戰?

5年前發展理賠區塊鏈應用,催生公會聯盟鏈

早在2018年,高雄榮總(以下簡稱高榮)就發起一項創新專案,聯手台灣人壽、中信金控、中華電信等集團,來打造保險理賠區塊鏈應用。他們看好區塊鏈這項新技術,可以加速患者保險理賠作業,於是由中華電信開發區塊鏈平臺,來記錄各項授權和資料交換軌跡。實際的運作方式是,病人在台壽App提出理賠申請,台壽傳送病人授權和個資給高榮,高榮再將病歷資料傳給台壽來理賠,病人也能在官網或App上登入區塊鏈平臺,查看病歷資料和理賠進度。

高榮調查發現,這個方法可大幅縮短民眾出院到獲得理賠的等待時間,不僅從原本13天縮短為3.6天,還不必到處申請紙本文件,而醫院每年還能省下211小時的病歷申請審查時間,甚至,壽險公司每年還可節省近3,000小時的複雜理賠個案病歷調閱審查時間。

這個成功模式,也促成壽險公會推動理賠聯盟鏈和保險理賠醫起通服務。公會先是在2020年成立理賠聯盟鏈1.0來打通各保險公司隔閡,等於民眾在一家保險公司申請,就能互通資料,不必奔走於各保險公司;聯盟鏈2.0則進一步數位化保險同意書簽署流程。

同時,公會也發展醫起通服務,來打通醫院與保險公司藩籬,民眾只要申請、授權,醫院就能將所需的病歷資料、診斷證明和收據等文件彙整為PDF檔,發送至壽險公會區塊鏈平臺,平臺再傳給保險公司。壽險公會也在這幾年間,招攬數十家保險公司和醫院加入,要讓民眾享有更便利的醫療理賠申請,高榮就是第二波加入的醫院。

農曆年後上線醫起通1.5版,準備工作首重資安

在這個基礎上,去年8月,高榮與壽險公會簽約,要發展1.5版理賠醫起通服務,「預計今年農曆年後上線!」經手該計畫的高榮資訊室應用發展組組長蘇照桐指出,1.0版將民眾申請的紙本診斷證明文件數位化、以PDF形式傳送,但民眾仍需臨櫃簽署醫療授權同意書,1.5版則進一步將這段流程數位化,民眾以數位簽章就能簽署授權,不必再透過紙本。他們年後就將提供這個服務。

在平臺介接部份,蘇照桐表示,醫起通1.5版架構與高榮2019年上線的區塊鏈平臺架構一致,介接不難,但也有些準備工作要考量。首先是資安,醫院得確保病歷這類高機敏性資料,能在區塊鏈平臺安全拋轉,同時也得評估,病毒透過平臺反向侵入醫院的可能性。

確認無虞之後,接著就是軟硬體準備,如在院內設置工作站或伺服器,作為醫院資訊拋轉的出入口,或是防火牆設定開通等,這些工作準備就緒之後,就能夠正式上線。

屆時,民眾利用官方App就能在區塊鏈平臺申請理賠,保險公司將授權資訊傳送到醫院,醫院再透過電子調閱系統,彙整病歷資料為PDF檔案,上傳至壽險公會的平臺。

期待2.0版本上線,資料結構化也更加自動化

蘇照桐點出,在這項應用中,最重要的是「醫院資訊要能出去,」也就是要產製病歷電子檔。

對高榮來說,診斷證明、出院病摘等病歷資料原本就已電子化,但有些文件仍是紙本.比如收據,需要掃描才能上傳。他也點出,對小醫院而言,病歷電子化可能就是首要問題,得先掃描紙本文件為PDF檔案,才能上傳。

不過,壽險公會預告,今年底要上線醫起通2.0版,要將現有PDF格式改為結構化資料,也就是針對病歷資料、診斷書和收據,規範出公版欄位格式,醫院系統可直接帶入相對應資料到欄位中。這麼做,醫院就不必手動彙整電子檔,保險公司也不需要人工參照PDF騰打資料。「我們很期待2.0版!」蘇照桐指出,高榮已經準備好了,就等公會釋出公版欄位規範;未來也許還能發展為,醫院一鍵就能彙整病歷資料、打包為XML檔案,自動上傳到壽險公會平臺。

對高榮來說,介接壽險公會理賠區塊鏈,不只能減少醫院櫃檯的行政作業流程,還能降低紙張成本。對民眾來說,更能減少等待和來回奔走的時間,猶如高榮2019年調查的成效。

期望標準逐漸統一,或可與政府單位介接

不過,督導該專案資訊流程與資料介接的高榮資訊室主任林秋燕有感而發表示,目前醫院要上傳病歷資料至許多單位,如健保署、衛福部電子病歷交換中心(EEC)、疾管署、國健署和壽險公會等,每個單位要求上傳的檔案格式不盡相同,等於醫院得多一份力維護不同格式的病歷資料。

「醫院傳送資料的標準應可逐漸統一,將資料結構標準化。」她認為,也許壽險公會平臺未來也能規畫,讓病歷資料傳送標準與其他單位趨於一致。

甚至是,衛福部EEC和健保署擁有全臺最完整的醫療資料,如果壽險公會理賠區塊鏈平臺,能直接與EEC或健保署平臺介接,來調閱病人理賠所需的病歷資料,就會比單一家醫院來得全面,也更符合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讓理賠更快速、暢通。

 相關報導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