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熟悉資安領域的人來說,關於「C.I.A.」資安核心三要素:機密性(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ity)與可用性(Availability),應該並不陌生,不過,近年來有資安專家認為,隨著技術的進步,新時代的到來,我們很可能需要重新思考只有C.I.A.是否足夠。
在2023年的臺灣資安大會上,以提出Cyber Defense Matrix(CDM)安全模型聞名的Sounil Yu,首次在臺分享國際最新資安議題,他特別闡述了以D.I.E.輔助C.I.A.的觀點,讓大家思考未來的資安防護思維可以如何進化。
關於Sounil Yu,他是前美國銀行首席安全科學家,現在是JupiterOne資安長暨研究主管,而他之前提出的CDM模型,在數年前即在國際間受到熱烈迴響,之前臺灣資安界也已關注這股潮流。
例如,在2020年的臺灣資安大會上,戴夫寇爾公開介紹這款CDM模型為企業組織帶來的效益,隔年臺灣資安大會,奧義智慧更是將安全模型CDM概念融入桌遊,並首度在會場展示與遊玩,盼藉助遊戲方式,讓國內更懂企業資安防禦規畫。
這次Sounil Yu在臺灣的演說中,不僅談及他在2016年發明的網路防禦矩陣CDM,同時,還將他近年在國際資安會議提出的全新資安觀念D.I.E.(分散式、不可竄改、短暫的),介紹給臺灣資安界認識,帶領大家進一步思考網路安全的未來。
2020年代將是重視「復原」的時代,因應新世代挑戰,資安方案該如何前進?
過去2010年代,由於網路攻擊已是防不勝防,因此我們變得更重視資安事件的回應,開始懂得假設組織網路已遭入侵,而在應對這樣的挑戰之下,資安防禦所關注的重點開始有所變化,像是端點偵測與回應(EDR)、網路偵測與回應(NDR),以及事件應變(IR)就在這時興起。
Sounil Yu指出,從過去數十年的資安防護發展態勢來看,可依序對應到NIST網路安全框架(CSF)的5大核心功能,分別是:識別、保護、偵測、回應,如今,到了2020年代,他認為,這會是一個「復原」的時代,或者說是重視復原力、韌性的時代。
那麼,在2020年代這十年的挑戰是什麼?解決方案是什麼?從近年的威脅來看,Sounil Yu提到了勒索軟體攻擊,以及資料刪除惡意程式,他指出,這種類型攻擊可說是從根本上挑戰了組織的恢復能力,但資安界該有什麼樣的解決方案,來幫助我們做到復原呢?
從Sounil Yu提出的設問中,我們可能想到美國政府提到的避風港計畫,或是一寫多讀(WORM)結合不可變快照(Immutable Snapshot)的技術發展,不過,Sounil Yu所要說明的概念並非這些,而是從近年技術趨勢找出一些共通特性。
例如,他指出,以Content Delivering Network(CDN)解決方案而言,該技術已經存在一段時間,可以幫助我們在多個不同位置分發內容,有著分散式節點等特性,其他還有像是Docker、無服務器Serverless架構、區塊鏈等技術,以及所有與雲端相關的技術。在這些不同類型技術中,他發現,這些解決方案都具有三大特性:分散式(Distributed)、不可竄改( Immutable )、短暫的(Ephemeral)。
可以想見的是,這些技術的發展對於系統架構也會產生衝擊,因此,他提出了D.I.E.的構想,並說明此一概念,將幫助組織應對許多不同的安全問題,並在安全價值上發揮重要的作用。
對於2020年代這十年我們所要面對的挑戰,Sounil Yu指出這將會是一個重視復原的時代,而如今我們也正面臨勒索軟體與Wipers等資料刪除程式的挑戰。
Sounil Yu提出了名為D.I.E.的構想,也就是分散式(Distributed)、不可竄改( Immutable )、短暫的(Ephemeral)的統稱,以這些特性來思考未來的網路安全作法。
運用D.I.E概念衡量真正的保護重點,並且避免製造更多「寵物型」的重要系統與資產,才能提升復原力
D.I.E.可帶來什麼助益?Sounil Yu表示,D.I.E.將有助於填補我們對於C.I.A.的需求。他並用上了許多比喻,希望大家能慢慢理解這個新的資安思維。
例如,他以風險評估公式Risk = Likelihood x Impact為例,指出一旦漏洞永無止盡,威脅也將永無止盡,而且漏洞將隨著時間變得更為嚴重。但在這樣的公式下,如果能夠降低影響力,就可以降低安全風險。可以怎麼做?D.I.E.就是關鍵。
接著,他更是將組織內的系統與資產,比喻為寵物(Pets)與家畜(Cattle),從親疏遠近的角度,讓大家思考一個組織真正需要保護的對象。
Sounil Yu表示,關於寵物與家畜的差異,大家可以有所想像,多半寵物都有名字,主人會細心照顧與對待,這些就像身分證、個人電腦一樣:相對來看,家畜通常沒有名字,其數量多且取代性高,而且如果家禽一旦生病,可能就會直接處理掉牠,而這些就如同Docker容器、Kubernetes服務等。總而言之,Sounil Yu想要強調的是,保護寵物需要利用C.I.A.的概念,但家畜不需要。
從他上述提及的概念來看,我們可以大略理解到,要將系統資產有所區分,只有重要的系統要以照顧寵物的方式對待,也就是以C.I.A.管理概念來盡到保護之責。這樣的道理,我們認為也與縮小攻擊面的資安觀念類似,不過這裡顯然更強調在著重於,減少重要的系統與資產。
但問題來了,要如何有效的區分寵物或家畜?以人為判斷其重要性,並不夠客觀,因此,他指出,可具體量化的D.I.E.,將是幫助做到這方面衡量的關鍵。
例如,以D.I.E.三要素的短暫性而言,從資產存活時間來看,若是假定存活期限設為60天,超過60天我們可是其為寵物,不到60天則視為家畜,這就是一個簡單量化方法的舉例。
在理解寵物與家畜的差異後,我們從中又能認知到什麼?Sounil Yu指出,如果從復原能力的角度來設想,其結論就是,擁有很少寵物與許多家畜的組織,將會比擁有許多寵物的組織,來得更有韌性。
而且,若以存活時間與數量的曲線圖來看,通常達到一定的臨界後,越具韌性的代價也會隨之越高。
換言之,組織若要更具復原能力、更具韌性,應該要避免存活時間過長的家畜,同時也要避免製造更多重要的寵物。
因此,他提出了對於未來資安防護的新想法。雖然,大家可能經常聽到,希望將安全深植於每個地方,但他認為,更好的選擇是,對於那些屬於「寵物」的事物,絕對要從安全設計出發,確保這些系統不會被破壞,並投入資源保護,這才是最重要的,而上述提及的CDM安全模型,也是幫助防護的關鍵參考工具;對於那些不需安全措施的系統,則需要在設計階段就考慮分散性、不可竄改性、暫時性。
另外他也提到,將D.I.E.應用到資料的情境,以客戶資料而言,這是多數組織中所擁有最像寵物的資產,而透過隱私增強技術保護,則可將寵物的概念轉變為家畜的概念。
特別的是,他也從資安長的角度出發,指出資安長的角色職責,其實就如同網路獸醫師的角色一般,但也要同時扮演網路寵物管控官的角色,以確保我們需要的寵物不會更多,一旦有哪些系統可能變成寵物,就要有人負責領養,企業必需有意識的去選擇。並且要記住,雖然我們都很喜歡寵物,但不要擁有比我們需要的更多的寵物。
而在他的自身經驗中,就是將重點放在密切追蹤組織內的所有寵物,同時也會確保這些家畜的情況。
最後,Sounil Yu表示,在更好的保護、偵測與回應能力之下,雖然可以減少惡意事件的發生,但不足以應對破壞性的威脅場景,而在下一個IT與網路安全時代中,我們恐將面臨更多不可逆轉的攻擊,這些攻擊將持續挑戰我們的復原能力,因此,最好的對策就是,對於重要系統與資產(寵物),需要C.I.A.與使用網路防禦矩陣CDM來保護,但要避免創造更多「寵物」,並藉助D.I.E的概念來促進創造「家畜」。
熱門新聞
2024-11-18
2024-11-20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12
2024-11-14
202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