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很驚訝您會從網路行銷領域轉到ICP的領域,尤其您一手帶起的24/7終於在去年第三、四季開始獲利,您怎麼捨得離開?談談您為何想轉換跑道。

我是個很喜歡接受挑戰的人。我在行銷領域已經有五年多的經驗,這次能夠轉換到中時網科,其實一方面是因為我很熟悉中時的環境、人,我記得我第一次下廣告的地方就是在中時。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已經把一家公司(24/7)做到賺錢,希望轉換到中時網科後,也能讓這一家公司獲利,希望能再過幾年後讓中時網科回到上市上櫃的計劃。

當初我並沒有想到要做媒體購買這一行,之所以會進24/7也是碰到的一個機會。那時我剛接24/7的時候,剛好是24/7最糟的時期,不僅在市場上名聲很差,業務上連一張合約也沒有,辦公室裡都還是沒有什麼裝潢的情況,沒有電腦,裡面有員工也想離開。那時我才知道原來我接的是一個這樣子的公司。

我接下的第一天就要員工採買筆記型電腦,讓公司重新開始動起來。剛開始的3個月,我每天都工作到晚上11點多,從8月原本一張合約也沒有到10月已經有50張合約。我們公司也是在全亞洲24/7公司中,出了名不睡覺的公司,連香港總公司的人都被我們嚇到了(笑)。

之後2000年我們得到24/7亞洲最佳表現分公司,到2001年連續兩季獲利。那時我就在想,我在24/7的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了,想要有新的挑戰,我是個喜歡跳火坑的人,所以我又跳到中時網科這個火坑。

到中時網科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整個公司動起來。我跟每一個員工都約談,因為我覺得一個好的管理者是應該要把員工的潛能激發出來,管理者的角色應該是教練、顧問、問題解決者的角色。我也跟我的員工說,以前大家都怕做錯所以不敢做,現在我鼓勵他們多做,不要怕錯。

從進來中時網科到現在,我的確感覺到壓力很大,但是那種感覺很好,不過我想同仁的壓力更大,因為我每天都會拿一張「討債單」去跟同仁check他們的工作進度。
現在我還是每天工作到晚上11點多,同事也都是加班到很晚。我覺得網路不是難以獲利,而是要一直很努力去做,讓中時網科78名員工可以創造出1.5倍的人力。如何將您過去行銷經驗應用在中時網科的管理、策略?

我想我在市場行銷、業務,以及我本身是電腦資訊領域出來的背景,可以在中網發揮。中時網科最強的地方就是在於媒體,我想我在行銷方面的專長可以互補。另外,我可以將在24/7的管理經驗帶進中時網科。

中時網科不只靠中時電子報,它應該要多一點方向,例如媒體統合行銷、協助廣告主做媒體行銷、聯播網等,這是我的專長。還有另一項是會員行銷機制,創造出收費機制。

我想光是流量不足以養活一個媒體,網路媒體也不能光靠廣告活下去。大量的流量只是讓網路公司必須要負擔更多ISP成本,加上網路資訊又採免費的機制,這樣公司是沒有辦法生存的。中時網科新一年的計劃?

今年我們應該會特別重視會員行銷的部分,例如提供促銷折扣商品給中時網科的會員等,利用這個會員行銷可以發展出很多東西。我想今年中網有機會達到損益兩平。請您說的更清楚中時網科如何達到損益兩平的目標?機會在哪裡?

我想機會是在於看不到的地方,不是找到一個model就會有錢流進來。有很多網路公司不擅經營是因為自以為找到一個model覺得不錯,就一直去做,以為這樣就可以獲利,我覺得這是行不通的。

中網想要獲利,就必須去做別人沒有想到的。想要損益兩平的機會不是沒有,一個是在於內部的管理,另一個是外部商業行為,我們會朝這兩個方向努力。但是詳細的計劃我是不會對外公開,免得別人抄去了(笑)。去年大環境的變動對總體產業的影響為何?對於網路產業有什麼影響?

去年整體環境的變動很大,是一個臨機應變的時代。過去兩、三年來影響產業最大的因素就是天災人禍,如地震、水災、政治上的變動等。企業都是在打短期戰術,要反應快、速度快,所以企業經營的很辛苦。對於台灣很多產業來說,去年都經歷了不穩定的成長或者是突然經營表現下降。

但是大環境的變動從另一方面來看是有利的。舉例來說,台灣與香港股市相較,香港是個完全開放的市場,股市波動自然較大,但是台灣在政策的干預下變動有限。但是經歷去年以來大環境的變動、不景氣,讓台灣產業練就一身好本事,更能適應台灣進入WTO後所帶來的開放市場環境。

對於企業決策者來說,過去要做任何決策都必須要花很多時間去研究,必須在蒐集到100%的資訊才會做出決策。但是現在不同了,決策者必須要在平時累積、閱讀很多資訊,可能對於問題的了解程度只有四、五成時就必須快速決策。

去年大環境的不景氣的確加速網路產業的重新洗排效應,原本預期在今年達到損益兩平的公司,可能因為大環境的因素而導致沒有獲利,讓投資人可能因此對公司沒有信心,公司就消失在市場上。但是另一方面,大環境的不景氣其實對現存的網路公司影響不大。網路產業從過去到現在虧了五年多,為了減少虧損,網路公司比其他產業的企業更懂得如何面對大環境的不景氣,所以影響比較小。

不過去年網路產業仍在成長,基礎面如寬頻建設更加普及、上網者增加,應用面如電子商務交易金額逐漸升高、網路廣告仍有成長。尤其是網路廣告方面,在所有媒體廣告量下降的同時,雖然去年網路廣告成長率沒有預期中100%的表現,但仍有10%的成長率,這仍是可喜之處。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