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證券近期和再生能源售電業者合作,發行首檔證券型代幣(Security Token Offering, STO),是臺灣首例STO發行。在交易方面,國泰證券和國泰金控數數發中心區塊鏈團隊合作,自行建置STO交易平臺,架設於摩根大通開發的Quorum區塊鏈,提供發行、議價、申報、結算、內控、風控等機制,並以四大措施包障投資安全,分別為資安管理機制、發行人資訊揭露、開發STO評價模型,和設定價格穩定機制。
該STO交易平臺的資安管理機制包括採用私鑰分片技術,並和資安公司合作進行智能合約審計。所謂的私鑰分片技術,意旨透過演算法將私鑰分片,分散保存於不同資料庫,如此一來,即便某一資料庫遭攻陷,也僅能取得某片私鑰,唯有攻陷各個儲存分片的資料庫,才能收集完整私鑰,進而竊取資產。
針對發行人的違約風險控管,國泰與產、學界合作開發了一套STO評價模型,以機器學習加上動態違約估計等模型,加上實務經驗,衡量企業在未來的違約機率,再藉由整併評價引擎,得出STO合理估值,避免價格偏離。
國泰發展STO的生態圈策略考量
金管會自2019年發布STO相關規範,將STO定義為證券交易法的有價證券,並採取分級管理制度,允許平臺業者申請取得證券自營商執照,按照櫃買中心訂定的STO管理辦法,就可以協助企業發行STO。不過,免申報募資額度上限為3,000萬元,超過此限額就得申請進入金融監理沙盒實驗,且按照當時規範,單一平臺得在完成第一檔STO交易滿一年後,才能再受理第二檔STO發行,種種限制讓規範在2019年上路時,引起不少業界批評聲浪。
然而,金管會在去年進一步放寬了STO相關規範,開放單一平臺受理首檔STO交易滿6個月,就能再接受第二檔以上的STO。另外,金管會將原單一平臺募資上限由1億元提高至2億元。隨著去年的法規放寬,讓國泰證券決定開始發展STO。
不過,發展STO也遇到種種挑戰。由於STO交易平臺受主管機關監管,法規限制較多,技術要求比一般加密貨幣交易所更高,例如STO交易平臺須訂定熔斷機制,當價格波動到一定幅度時,須暫停平臺交易。國泰金控數數發中心副總經理陳維銘就指出,國內交易所尚未涵蓋相關技術,因此才選擇自行開發STO交易平臺,並選用由摩根大通開發的Quorum區塊鏈作為底層架構。
陳維銘說明,選用Quorum是基於發展生態圈的策略考量。他解釋,Quorum在國際上的發展趨近成熟,涵蓋不同產業公司,在金融產業上也較被廣泛使用。透過成為Quorum鏈上其中一個節點,有機會加入該生態圈,期望在未來促進不同產業間的業務合作。反之,若是使用國泰自行開發的鏈,就無法享有擴展生態圈的好處。
在技術考量上,選用Quorum有兩大優勢:架鏈方式較簡易、審計語言符合主流。國泰金控數數發中心數位架構發展部技術組長林政憲解釋,目前發展較成熟的以太坊相容區塊鏈(EVM Compatible chain)為Hyperledger besu和Quorum,相對Hyperledger besu,Quorum的節點組成元件較少,架鏈方式較簡易,是選用Quorum的一大主因。
第二個選用Quorum的關鍵是,STO管理辦法規範須由資安專家製作審計報告,Quorum支援Solidity等較符合國際主流的開發語言,更容易找到資安專家審核,有利未來發展國際上的生態圈。
「發展STO的重點是拋磚引玉,不會賺錢,說不定還花更多錢。」國泰證券總經理周冠成表示,發展STO除了要帶動創新,同時是為了協助小型企業獲得幫助。未來,國泰證券計畫開放STO交易平臺的區塊鏈底層架構,供其他證券商使用,協助降低同業踏入STO的技術門檻。
按照目前STO規範,每一檔STO僅限在單一平臺販售,例如,由國泰證券與業者合作發行的STO,僅能在國泰證券的STO平臺上販售。國泰證券期望未來法規能逐漸鬆綁這項限制,證券商也能透過聯盟的方式,讓STO可在其他券商進行買賣,促進流通性。
熱門新聞
2025-01-26
2025-01-26
2025-01-25
2025-01-24
2025-01-24
2025-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