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iThome

「3年預算,沒想到2年就用完了!」國泰金控資訊長吳建興最近一次接受iThome的採訪時透露,原先為了大規模正式上雲,而與雲端業者簽約3年,沒想到到了去年,才推動上雲計畫2年就耗盡了3年的預算,迫使他們一度將系統先下雲,重新調整架構後再上雲。從這次國泰金控的例子凸顯了企業在雲端成本控管面臨的挑戰,比預期的更大。

國泰金控上雲費用超支僅僅是眾多企業上雲費用管理的其中一個案例。許多早早上雲的國內企業,在近年來都有遇到類似的情形,迫使他們必須更加重視上雲費用的管控問題。尤其,許多國外企業,這兩年對於上雲費用的爆增更有感。

Linux基金會旗下FinOps基金會在2022年中調查了1,056家國外企業上雲遇到的維運財務管理現況,超過36.5%的企業每年需支付數百萬美元給雲端業者,甚至有52%的企業每年的雲端費用超過了1,000萬美元,甚至去年有少數業者一年更燒掉超過10億美元,相比3年前的調查,當時只有25%的企業面臨這樣的支出壓力。如此驚人的數字,也難怪越來越多的企業,要尋找更有效的雲端維運管理作法, 以重新調整或優化其雲端支出。

臺灣企業在雲端花費金額雖不及國外企業,但隨著逐年擴大上雲規模,雲端費用也隨之增長。根據iThome歷年CIO大調查,臺灣企業在2020年上雲平均花費了643萬元,3年後,到了2023年成長38%,達到886萬元。企業今年內部應用上雲比重超過22%,並有兩成多的企業開始採用多雲混合雲,這些都是雲端費用快速攀升的原因。

近兩年,由於越來越多企業擴大上雲規模,使得上雲費用的控管成了重要議題。尤其,雲用量越高的企業更是斤斤計較,只要能多省1%,長期累積就能省下一筆龐大費用。

在臺灣,像電商、遊戲、影音串流等雲用量相對高的企業,往往是最早採用雲原生技術的行業,一開始就完全使用雲端環境建立自己的平臺。這些雲原生企業在雲端技術層面或服務運用上擁有豐富的經驗,不只使用各種不同雲服務,用量也很大,因此,雲端費用相對較高。如何在維持現有服務水平,降低雲端維運費用,一直都是這些雲原生企業的重要課題。

不僅僅是這些雲原生企業需要重視雲端成本管控,近幾年開始積極上雲的金融業、製造業等,也因雲端用量逐年增加,有時甚至超過原本的預算,因此需要開始注重雲端費用的管理。

管理上雲成本常見兩大做法

目前企業控管上雲費用主要有兩大做法,一方面,在編列IT預算時,會先估算明年上雲成本,根據過去的帳單和未來規畫進行綜合考量,訂出未來一年夠用的雲端用量的預算;另一方面,企業也會透過各種監測和追蹤工具,持續對於雲端用量進行監控和管理,避免因為雲端用量爆增而導致費用超支。

但是,不像傳統伺服器,就算24小時運作還是固定成本,系統一但上了公雲,就像按下碼錶開始計算費用,用越多種雲端服務,使用時間越長,費用就越高。

就算確定了未來一年雲端預算,企業無法確保其與實際在雲端的花費相符,還有不少不確定性因素,導致雲用量突然增加,使得雲端費用超過企業預期。因此,持續追蹤和有效控管雲端費用就很關鍵。

針對雲端費用的管理,各家公雲服務業者目前均提供相應的雲端費用管理工具,讓企業用戶可以透過主控臺介面檢視和管理其在雲端的花費。以GCP為例,透過帳務報表工具,可以快速查看當期費用變化趨勢,和相關細項列表,包含SKU、服務、用量、費用及折扣等資訊,此外,還加入了預算告警工具,當雲端用量超過一定程度時,就會以郵件通知相關人員來處理。或是能根據專案、服務、SKU或位置進行分組,以更細緻的畫分來了解在不同維度的雲端用量情況。

多年來,各家公雲在雲端費用管理機制的發展更為成熟,不只對費用數據的監控可以天為單位,同時針對各個資源也能夠做到單一資源的用量追蹤與控管,例如,一臺機器或是一次請求,來提供更細緻的費用管理。

整體來看,臺灣目前主要幾家雲端代理商推出的雲端管理平臺,大多僅支援2到3家雲端供應商的費用匯整,主要集中在三大公雲。在管理介面中雖然可以個別檢視每朵雲的費用,但尚未能夠包含跨雲所有服務細項提供更詳細的費用資訊,只有提供對所有公雲整體費用的總覽等資訊圖片來源/萬里雲

多租戶分帳和資源單位不一致是跨雲費用管理的兩大挑戰

可是,一旦開始採用2朵雲或3朵雲時,企業所要面對的費用管理複雜度與單一朵雲的情境截然不同。

因為不同雲端供應商所提供的雲端服務各有不同,業者各自的計價方式相當多元,再加上多數雲端服務常按用量計價,會有不同的折扣,甚至是競價折扣的做法,各種複雜的雲端計費方式,使得跨雲費用的管理,比只使用單一朵雲還要更加複雜。

更大的挑戰是,跨雲多租戶費用分帳。iKala雲端事業部技術總監林士翔指出,在多租戶的情境下,通常需要能夠追蹤和管理不同團隊在雲端環境中的花費情況,當一朵雲情況下,在同一環境中,不同的部門在使用,只有1對多的多租戶情境,費用管理相對容易,可是,「用三朵雲,公司有N個部門,複雜度就是3乘以N的倍數。」他說。

不僅如此,雲端資源使用單位不一致,也是企業在跨雲費用管理上面臨的另一個重要挑戰。林士翔指出,跨雲費用管理最難的地方在於每家雲端供應商對資源定義的方式都不一樣 ,計費方式可能也有所不同,有些是按分鐘、有些按秒計費,由於使用單位的不一致,進一步增加了管理整合的難度。

例如GCP中有SKU(不同服務定價的基本單元)的概念,但是AWS並未使用此概念,各家底層取資料的邏輯也有不同,甚至資料更新頻率和服務項目的定義也存有差異。例如Google帳單中可以用標籤鍵(Label Key )、標籤值(Label Value)查看各臺主機成本 ,但AWS是用標籤(Tag)項目來表示,這些微小但重要的差異,都使得跨雲費用資訊整合,變得更具挑戰。

隨著企業上雲比重不斷提升,所用的雲端環境變得越來越複雜,不只是採用本地端機房和一朵公雲的混合雲架構,更多企業開始走向多雲策略,也就更容易採用跨雲或多雲的方式,來部署他們的應用和服務。

企業為何想要採用多雲?一來避免將所有系統都放在一朵公雲,避免被特定雲端供應商綁定;二來,考慮到每個公雲各有不同的特色和優勢, 如GCP的強項是資料檢索及分析,企業可以根據各個雲提供商的強項,選擇採用不同雲端服務,形成一個多雲的策略。

又以企業服務場景來看,比如ERP系統或數據分析系統,也有可能部署到不同雲端平臺上。尤其在雲原生環境中,微服務應用越來越多、業務場景越來越複雜,使得一個服務可能涉及到多套系統,並被分散到不同的雲端上,例如金融業借貸服務就可能是如此。伊雲谷數位科技台灣區技術總監陳昱中表示:「企業若要了解每個場景的業務會產生多少費用,就需要跨雲進行資料的蒐集,否則可能會得到不完整的資訊。」

三大公雲現階段並不具有跨雲費用管理功能

但不論是GCP、AWS還是Azure,目前僅提供企業用戶在自家公雲上花費的相關資訊,僅用於記錄和管理用戶使用雲端服務的費用,並不具備跨雲或多雲費用的管理功能。

如果要查看這朵雲外的其他公雲費用,企業必須從其他公有雲平臺進行查詢。換句話說,若同時使用三家雲端服務,企業必須依序登入每家公雲的帳戶,才能獲得在雲端上的所有費用。隨著使用的公雲數量越多,登入帳號的數目也越多,角色權限管理也更複雜,加上每家公雲的管理介面各有不同,資訊呈現方式也有差異,企業因此很難在同一個管理介面中來呈現不同公雲的費用資訊,使得整體管理缺乏一致性。

對於原本雲端費用很高的企業,可以選擇自行建置多雲費用管理平臺,將不同雲端供應商的原始數據匯入到該平臺中,來提供更細緻化的費用檢視和管理,但對雲端費用還沒那麼高,卻開始採用跨雲或多雲策略的企業來說,自行建置一套管理平臺,可能不太符合成本效益。

因此,針對跨雲費用的管理,目前在國外有不少廠商,如Flexera、Morpheus Data等,在自家的雲端管理平臺中開始增加了不同家公雲費用管理支援能力。在臺灣,一些本土雲端服務代理商也紛紛加入。主要代表廠商,有像是iKala、伊雲谷、以及萬里雲等。

雖然萬里雲和伊雲谷幾年前就已推出各自的雲端管理平臺,直到近1~2年才開始支援多雲費用的管理。而iKala在今年推出雲端管理平臺時,也一併提供了這項能力。

整體來看,目前這三家提供的雲端管理平臺,大多僅支援2到3家雲端供應商的費用匯整,主要集中在三大公雲。在管理介面中雖然可以個別檢視每朵雲的費用,但尚未能夠包含跨雲所有服務細項提供更詳細的費用資訊,只有提供對所有公雲整體費用的總覽等資訊。

本土跨雲SI: iKala

iKala是Google在臺灣第一家本土的雲端代理商。iKala在2015年開始負責GCP在臺服務的經銷。6年來主力提供GCP雲服務的iKala,受到多雲趨勢影響,在2021年開始也正式支援AWS。

近幾年, iKala聚焦發展多雲服務,並在今年初正式推出了自己的雲端管理平臺AIOps。在多雲費用管理方面,該平臺已能夠匯入GCP和AWS的用量資料,呈現各自的費用情況,但一次只能查看單雲的費用,尚未實現在同一報表中合併呈現GCP和AWS的整體費用成本。目前採用一天更新4次的頻率,與公雲的費用數據進行同步。

另外,在管理介面中,還提供了包括費用總覽、報告、比較等功能,也包含了效能、資安、使用者自定義(帳務分群)、告警(費用預警、效能預警及資安預警)和CloudGPT等功能,協助用戶對雲端費用進行管理、監控。

本土跨雲SI:伊雲谷

伊雲谷是在三家業者中最早代理AWS公雲的本土代理商。早在2014年就開始負責AWS臺灣的經銷業務,往後幾年,伊雲谷更擴大到更多跨國公雲在臺灣雲端服務,包括Azure、 GCP、OCI等。

除了代理三大公雲服務,伊雲谷還包辦了如SAP雲端ERP、Salesforce雲端CRM在臺的雲端應用服務。此外,也有推出自己的雲端託管服務、雲端搬遷服務以及邊緣運算服務。

伊雲谷在2017年推出了自己的雲端管理平臺Atlas,截至目前,Atlas平臺可以支援AWS、Azure、 GCP上的帳單數據,使用者可以在平臺中查看各別雲端費用。在雲端費用的同步更新上,目前是每天更新一次。

Atlas平臺中還包含了帳務管理、自動化帳務告警、成本優化報告及技術支援、帳單分帳等功能。

本土跨雲SI:萬里雲

稍晚加入的萬里雲,在2017年成立後成為了GCP在臺的主要雲端代理商之一,隨後發展成集團,擴大支援更多跨國公雲平臺在本地的雲端服務,包括AWS、Azure 、阿里雲。

萬里雲在3年前推出了雲端維運管理平臺MileLync,最初僅提供對GCP雲端費用的管理服務,不過今年9月,該平臺擴大支援AWS費用的管理,進一步開始提供了跨雲成本管理服務。

就跨雲費用資訊整合而言,透過MileLync平臺,企業已經能夠在同一總覽儀表板中查看在GCP和AWS花費的整體和各自費用,並每天更新3次費用數據。MileLync平臺中提供了各種雲端成本瀏覽及管控工具,包括了成本儀表板、費用管理(含歷史帳單、成本分析、預算管理)、 IAM權限與角色管理,以及支援中心等。

萬里雲解決方案架構師梁文典表示,透過雲端管理平臺,可以有效解決企業跨雲費用無法整合的難題,使企業可以透過同一個管理介面查看不同公有雲上的費用,而無需反覆登入不同公雲的帳戶。同時,在費用管理方面,也能夠實現一致性管理,包括介面與操作體驗的一致、統一權限管理和費用檢視分析方式,使得企業可以用一致標準來評估和比較不同公雲的支出情況。

在單一雲端的費用管理方面,加入更多的視覺化圖表和互動元素,方便IT、財會等不同部門的人來運用。此外,還具備了更高度客製彈性,允許使用者自定義,呈現不同維度的費用報告資訊,來符合多租戶的管理情境。

國外FinOps新思維崛起,臺灣發展仍在起步階段

除了根據公雲上的費用變化調整或優化雲端用量,以降低雲端花費外,企業還能透過各種方法達到節費的效果,例如使用Right-sizing工具合理調整VM大小,也能透過承諾一定的用量來獲得相對應的折扣,以降低費用。

甚至為了應付企業雲用量爆增,以及越來越複雜的雲端環境,國外企業近年來開始重視雲端財務管理的FinOps(Cloud Financial Operations)做法與新思維,也在國外開始掀起了一股雲端省錢新風潮。

針對臺灣在FinOps發展上,梁文典認為,跟其他歐美國家相比,臺灣FinOps發展目前還在起步階段,尚未形成一股風潮的態勢,多數企業仍在了解產品的定價模式,還有如何透過工具對每個費用項目的監控,至於已經將FinOps整合到內部流程的企業,仍較少見。

一段時間的發展,目前在國外,越來越多企業在推動FinOps發展過程中,不再僅僅將其視為是IT的工作,而是需要與財務、法務以及業務部門共同合作,形成一個跨部門的團隊,才能真正FinOps實踐。

從應用工具來看,三大公雲服務商也有推出自家FinOps工具,協助企業管理雲端成本,例如AWS的Cost Explorer、Azure的Cost Management,以及Google Cloud的GCP Cost Tools等。

梁文典指出,擁有最原始用戶上雲數據是公雲FinOps工具優勢,提供更細緻分析,只不過目前公雲較難跨雲,所以即使可以增加應用深度,但廣度卻不夠。他說,這是在公雲FinOps工具使用上的瓶頸。

Linux基金會力推跨雲費用統一管理新標準

因應FinOps的發展,Linux基金會最近也釋出跨雲費用統一管理的FOCUS 1.0新標準,希望透過這個新標準,讓企業不僅更容易追蹤和管控跨雲成本,還能用於未來支出的預測,甚至更要用來建立統一且一致的標準,徹底解決因為資料集格式的差異,導致不同公雲服務計費數據難以互通的問題。不過,目前該標準還是預覽版,正式版的推出還需再等等。

FinOps基金會是Linux基金會成立的子機構,推廣FinOps的發展。其成員逾1,500家企業,亞馬遜AWS、微軟Azure、GCP三大公雲都是其主要成員。在FinOps基金會贊助下,Linux基金會在今年5月公布了FinOps開放成本和使用規範( FinOps Open Cost and Usage Specification,FOCUS),並在11月下旬釋出1.0版。

在這分長達70頁的FOCUS標準規範中,定義了如何建構雲端計費資訊的通用規則,例如在帳單數據的schema中,明確定義了各種維度和指標,如Billed Cost、ResourceID和ServiceName等。同時,在數據屬性規範中則詳細定義了日期時間格式、費用數據格式等,統一不同公雲計費資料格式之間的差異,使其標準化。

此外,在FOCUS標準中還建立了統一的資料術語(如承諾使用折扣等),以確保這些專業用語能夠與FinOps框架對齊。

除了技術改進之外,1.0版還包含了各種FinOps應用範本,並提供了40多分教學指南,示範如何將該標準應用於常見的雲端財務場景。

FinOps基金會表示,透過FOCUS新標準,企業不僅更容易取得不同公雲平臺的計費數據,還能夠支援整合來自軟體即服務應用程式的計費數據,並透過其提供的開源元件,在資料匯入財務平臺之前檢查其準確性。

 相關報導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