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8/11金融科技精選新聞

 金管會   業務試辦 

金管會公布業務試辦放寬後首例申請案,鼓勵業者申請試辦財務評估模型

金管會在七月中宣布五大金融科技政策,其中一項是要大幅放寬銀保證業務試辦範圍,加大創新實驗範圍與力度。近日,金管會公開已有業者申請試辦「財務評估模型」,作為辦理無擔保授信業務評估方式,是金管會大幅放寬業務試辦的首案。

銀行局長莊琇媛表示,業者希望利用財務評估模型,針對不便提供財力證明的客戶,評估其還款能力。然而,過去業者申請試辦時,因規範限制而未能申請成功。因此,莊琇媛提到,未來將會讓業者先行試辦,待試辦結束後,再依成效修正相關公會自律規範或函示。

今年七月,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曾表示,「金融業過去比較需要的不是挑戰法律限制,而是得到法規鬆綁。」因此,未來金管會將逐步放寬試辦範圍,第一階段是開放公會和周邊單位的自律規範,以及金管會發布的行政規則、函釋都可以做為業務試辦範圍。第二階段,則是納入金管會主政的法規命令、授權子法。

此外,彭金隆也表示,未來會將金管會的商品和服務的審查程序,與沙盒實驗結果進行對接。例如,當沙盒實驗通過後,可以開放免除或簡化商品服務審核程序,增加落地可能性。

 摩根大通   生物辨識支付 

掃臉即付款!摩根大通正在測試生物辨識支付功能

摩根大通近日宣布,透過和生物辨識支付公司合作,他們正在和美國境內部分店家合作測試生物辨識支付,顧客掃描臉部就能完成支付,其中包括美國連鎖速食店Whataburge合作。

摩根大通說明,該生物辨識支付功能需要消費者拍攝臉部照片,並將影像儲存在生物辨識支付公司的雲端空間,當消費者提出支付要求時,交易資訊會配對雲端儲存資料,並通知商家配對結果。消費者一旦註冊,就可以在任何參與測試的店家中使用這項技術。

 台新銀行   AI驗證 

台新銀行已針對金融LLM「台新腦」進行AI驗證,同時將測試機制整合至MLOps

金管會自今年六月發布「金融業運用人工智慧指引」,提供業者從AI系統開發到部署各個階段可遵循的處理機制。近日,國內也有金融業者開始將指引內容落實到LLM中。台新銀行透過合作廠商,針對自建的金融LLM「台新腦」進行驗證,不僅透過AI攻擊技術和方法,來測試AI系統的安全性和可信度,也將測試機制與機器學習開發與維運(MLOps)工作流程整合,讓模型從部署到上線的每個階段都能進行測試。

 永豐銀行   GenAI 

永豐銀行推出運用生成式AI的服務,提供彙整上千篇國內外新聞資料的市場資訊摘要

永豐銀行近日推出一項運用生成式AI的服務,他們透過模型服務蒐集超過500家新聞媒體、上千篇新聞資料,依臺灣、美國與中國等三大市場分類並聚焦近5日重要事件,自動生成當日最新論述,讓顧客能快速理解市場資訊和趨勢。

永豐銀行表示,這項服務運用生成式AI大量讀取新聞資料,結合質化論述和量化數據,加入時間序、新聞權重和永豐投顧展望參數,組成指令重寫文本,最終產出重要市場資訊。民眾能在永豐銀行官網、行動銀行和永豐銀行App上閱覽生成式AI服務摘要的市場資訊。

 玉山銀行   新一代行網銀 

玉山銀行要用微前端、微服務打造新一代行網銀

玉山金控近日在法說會前記者會揭露,目前正在採用微前端、微服務架構打造新一代行網銀,預計今年能正式完成。玉山銀行數位暨客群處副處長邱雪姿表示,他們正在採用微前端和微服務技術打造新一代行網銀,透過這些技術,能將行網銀的功能個別模組化,讓IT人員僅需針對個 別功能進行更新。另外,個別功能模組也會朝向跨平臺化,讓IT人員不需要因應不同平臺開發多個版本。

 大和證券   核心系統改造 

日本大和證券採用容器化架構改造核心系統

日本大和證券近日宣布,他們成功將核心系統改造為容器化架構,在今年六月開始正式運作。同時,他們將應用程式架構劃分成不同功能模組,明確定義功能模組角色,透過API方式提供服務,讓IT人員能快速回應業務需求。

大和證券採用容器化架構改造核心系統,有助於未來使用混和雲架構。

 

 登入異常   永豐金證券 

登入程式效能欠佳致資料庫回應過慢,永豐金證券下單軟體登入異常

上周一臺股創史上最大跌點,永豐金證券下單軟體卻無法登入。當日,永豐金證券發布聲明表示,故障原因經查證為登入程式效能欠佳,導致登入過程中,資料庫回應速度緩慢,造成部分客戶登入異常。故障問題在當日上午11點多恢復,永豐金證券也表示,當日收盤後會進行系統調教作業。

針對此事,金管會證期局主秘尚光琪事後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交易所將會進行查核,假設發現永豐金證券與其他受雇人員違反證券法,會有相對應處置措施。

其他重要Fintech新聞

  • 應用程式研究員揭露,X正在測試付款按鈕
  • 澳洲CommBank向全行員工推出AI學習影片,幫助行員掌握AI了解生成式AI技術和使用AI提升工作效率
  • 日本金融業者擔憂GPT-3.5 Turbo停止提供服務,將影響既有產品開發

責任編輯/李昀璇

圖片來源/金管會、日本大和證券

資料來源:iThome整理,2024年8月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