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臺灣金融領域應用FIDO的情形,回顧2020年時,國內已有少數金融業者各自導入,讓自家用戶使用網路服務時,能有更安全又簡便的驗證方式,金管會當時也預告將推動金融FIDO聯盟的籌組(今年9月已更名為金融Fast-ID聯盟),期望打造出可通用的金融身分識別機制。
這三年來金融Fast-ID逐步發展成形,不僅期望讓中低風險金融服務的認證流程可以更方便,減少向顧客重複驗證身分的作業,也被視為帶動更多數位金融服務應用發展的關鍵之一。
關於最新發展現況,今年11月初舉行的臺北金融科技展就有公開這方面的消息。例如,現場的身分驗證創新應用展區,就展示了金融Fast-ID服務特色與發展近況,當中不只讓民眾實際體驗數位金融生活下,無密碼時代的身分識別與應用場景,同時也說明這項金融身分認證生態系的推動現況。
有多少業者完成「金融Fast-ID」服務上線?根據現場公布的資料顯示,至少已有12家應用機構,包括:合作金庫銀行、合作金庫證券,兆豐銀行、兆豐保險、兆豐證券,元大銀行、元大證券、元大期貨、元大人壽、元大投信,以及玉山證券、第一金證券。
以上述名單而言,元大金控集團最為積極,多家主要子公司都已經成為應用機構。此外,在活動現場還有南山人壽展示這方面的應用,公布他們將金融Fast-ID技術應用於行動投保的場景。
更重要的是,金融Fast-ID的第二階段任務已在規畫中,將由財金公司建置驗證轉接中心,以串聯各體系的金融FIDO,提升身分核驗的互通性,9月我們專訪金管會綜規處處長胡則華,當時也提到這項新進展,預計年底開始試辦,明年2025年6月開始輔導各金融機構服務上線。
這樣的驗證轉接中心有何特性?簡單來說,對於民眾而言,只要在單一機構申請「Fast-ID」服務,之後透過財經公司建置的轉接中心,就可以在其他不同業別的金融機構進行身分核驗及資料共享。對於金融機構而言,也將能在各金融產業界遵循共通標準機制及資安規範前提下,降低各機構在這方面的重複介接與開發成本。
最新消息指出,目前有意應用的機構中,預計將有20家會率先導入應用,包括合作金庫、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兆豐銀行、王道銀行、元大銀行、永豐銀行、玉山銀行、台新銀行、中國信託銀行等10家銀行。
還有新光人壽、南山人壽、全球人壽、台新人壽等4家保險公司,以及群益金鼎證券、元富證券、玉山證券、台新證券等4家證券公司。
特別的是,中租投顧、數位發展部的MyData平臺也在先期導入機構名單之列。
換言之,當中不僅涵蓋10家銀行、4家保險公司、4家證券公司,也擴及投信投顧與政府機構各一。這也呼應先前金管會所提,未來金融Fast-ID的應用範圍將逐步擴大,將從金融機構擴至金融周邊單位,再擴展至跨領域場景。
在11月初的臺北金融科技展中,身分驗證創新應用展區的重要焦點就是金融Fast-ID,自從2023年6月完成「金融Fast-ID註冊」核驗交易上線,這一年多以來,已有12家機構完成「金融Fast-ID」服務上線,下一階段計畫是建置金融Fast-ID驗證轉接中心,預計2025年6月上線,預計先期導入機構達20家。
兆豐銀行與元大銀行在數位身分識別主題展區的聯合展示中,向大眾說明金融Fast-ID的運作,以了解背後FIDO技術如何防止密碼外洩,避免網路釣魚,並推動民眾親自體驗,只要以晶片金融卡在網路ATM完成身分驗證,於金融機構APP完成金融Fast-ID註冊及開通,就可簡化後續中低風險金融業務的身分驗證流程。
熱門新聞
2024-11-05
2024-11-05
2024-11-04
2024-11-02
2024-11-05
202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