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Google公雲帶頭的局面,直到2024年終於被打破。AWS和Azure相繼公布臺灣區域級資料中心啟用計畫。微軟2024年11月在臺啟用首座Azure區域級資料中心,而AWS臺灣區域資料中心計畫2025年初上線營運。隨著三大公雲業者相繼落地臺灣,臺灣將進到新的雲端競爭局面。(攝影/余至浩)

隨著微軟Azure在2024年底啟用,以及亞馬遜AWS將於2025年初推出在臺第一座區域級雲端資料中心,臺灣雲端市場正式邁入新階段,從過去Google單朵國際公有雲帶頭的局面,正式轉向多雲競爭的新時代。企業必須更加速自身雲原生架構和技術能力的累積,才能真正善用多雲的優勢。

Google在2011年率先在臺設立雲端資料中心,成為第一朵落地臺灣的國際公雲,但自此臺灣長期未迎來第二朵國際公雲。儘管微軟於2020年宣布建置區域級雲端資料中心(Cloud Datacenter Region),卻遲未啟用,反倒是AWS於2022年啟用Local Zone(本地區域)雲端機房,但它終究不是區域級資料中心,僅支援低延遲應用,無法提供完整的AWS全套服務。

過去幾年,臺灣大型企業掀起了一波波上雲風潮,但是受到法規限制,金融、醫療業及政府單位上雲大多選擇Google公雲,以確保機敏資料儲存在臺灣境內的資料中心,這樣的選擇雖能確保資料安全,但同時也限制了雲端架構的選擇,缺乏更多樣化且彈性的架構,影響其未來雲端架構的發展

尤其在近兩年,多雲架構逐漸成為主流趨勢。根據IDC報告,在784家亞洲企業中,近90%不再僅依賴單一公雲,而是將其工作負載分散於多家公雲平臺。但對於臺灣高監管的產業,僅有一朵國際公雲落地的情況下,實現多雲架構仍面臨諸多挑戰。

為何企業開始擁抱多雲?一來避免將所有系統都放在一朵公雲,避免被特定雲端供應商綁定;二來,考慮到每個公雲各有不同的特色和優勢, 如GCP的強項是資料檢索及分析,企業可以根據各家雲提供商的強項,選擇採用不同雲端服務,形成一個多雲的策略。

此外,近兩年公有雲業者服務中斷事件頻繁,三大公雲無一倖免,甚至出現當機長達數小時的服務空窗期。這使得企業得更加謹慎,要等到多雲架構可行後再積極上雲。

三大國際公雲全面落地臺灣

由Google主導的局面,直到2024年終於被打破。AWS和Azure相繼公布臺灣區域級資料中心啟用計畫。AWS率先在6月宣布在臺建置區域資料中心,並計畫2025年初上線營運,臺灣未來成為AWS全球第40座區域級資料中心據點,該資料中心將以「Asia Pacific(Taipei)」為區域名稱,提供完整的AWS服務,支援線上遊戲、AR/VR應用等低延遲需求,同時亦能滿足醫療、金融等法規要求。

AWS宣布後幾個月,微軟則於2024年11月啟用臺灣首座Azure區域級資料中心,這也是微軟Azure第66座區域資料中心,並命名為「Taiwan North」。儘管該資料中心目前僅限特定客戶使用,尚未全面開放,但此舉也為微軟加速在臺雲端布局跨出一大步。微軟表明臺灣新啟用的Region由多座資料中心組成,具備高容錯和區域Hub等級的服務。

當三大公雲全面落地臺灣後,企業未來更可以根據需求,選擇最合適的雲端服務,考量服務多元性、延遲性等因素,甚至可以採用多雲架構,善用各家的優勢。

2024年,GAI(生成式AI)在全球掀起風潮,同樣吹向臺灣。企業開始將GAI技術應用於內部,提升作業效率和優化流程。根據IDC的預估,臺灣企業2025年將大幅增加對邊緣IT基礎設施的投入,以支援GAI的發展。特別是邊緣推論需求的增長,將推動臺灣本地公有雲IaaS服務的快速發展。

企業對GAI需求的快速增長下,未來三大公雲在本地提供的GAI應用服務和技術支持,將成為企業選擇公雲平臺的重要參考,甚至可以根據適用場景來挑選不同家公雲GAI方案。

不過,目前三大公雲在臺灣GAI落地準備情況各異,例如,截至2024年12月底,僅有Google的GAI開發及應用平臺  Vertex AI已經落地,微軟雖然同樣推出了M365生成式AI助手Copilot,但Azure OpenAI服務尚未在臺灣雲端區域中心提供(日韓等國才有),且M365 Copilot的資料儲存在美國。AWS的GAI服務平臺Amazon Bedrock目前僅於亞洲東京、首爾Region可用。

臺灣2025年進入多雲競爭新局面,對於企業未來IT策略、成本效益及多雲管理的技術將面臨重大影響。許多企業更容易採用跨雲或多雲的方式,來部署應用和服務,但也必須更持續加強自身雲原生架構和技術的累積,以應對擴大上雲後在多雲管理與維運方面的挑戰,例如多雲費用管理等。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