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隱私倡議組織NOYB(European Center for Digital Rights)近期對包括TikTok、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希音(SHEIN)、Temu、微信(WeChat)和小米(Xiaomi)在內的六家中國企業提出投訴,指控其違反GDPR,不當將歐洲用戶的個人資料傳輸至中國。NOYB指出,這些企業未能提供充分證據,證明其資料跨境傳輸的合法性,因此要求各國資料保護機構立即採取行動。
根據NOYB的調查,其中四家公司明確承認將用戶資料傳輸至中國,而另外兩家公司則僅模糊表示資料會傳輸至第三國家,但根據企業結構與資料政策內容,NOYB推測中國是資料的主要接收國。根據GDPR第44至第46條規定,資料跨境傳輸必須確保目的地國家的資料保護水平與歐盟等同。NOYB強調,中國現行的法律框架允許政府在無明確限制的情況下存取私人資料,無法提供歐盟所要求的保護水準。
這些企業多依賴標準合約條款(SCCs)作為合法傳輸基礎,但NOYB認為,SCCs在中國的法治環境下無法生效,尤其是在《網路安全法》、《數據安全法》等法律條文下,企業無法拒絕政府的資料存取要求。同時,用戶對資料存取及法律救濟的權利,在中國幾乎無法有效實現,這使得跨境資料傳輸更加缺乏透明度與保障。
以NOYB對小米旗下Mi Fitness應用程式的指控為例,該組織認為Mi Fitness違反了GDPR第五章的跨境資料傳輸規定,非法將歐洲用戶的個人資料傳輸至中國。根據小米的隱私政策,該應用程式將用戶資料傳輸至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而這些傳輸仰賴SCCs作為合法依據。
小米在透明度報告中也承認,中國政府大量要求存取其資料,並且小米幾乎總是同意這些請求,進一步凸顯了資料處理的高風險。此外,Mi Fitness未能就用戶提出的GDPR第15條資料存取請求,提供有關資料跨境傳輸的資訊,進一步違反了透明度要求與用戶權利保護的原則。NOYB因此要求監管機構立即暫停相關資料傳輸,並展開全面調查,以確保符合GDPR的要求。
NOYB已在歐洲五個國家提出六項GDPR投訴,要求資料保護機構立即調查相關企業的資料處理活動,並暫停資料傳輸至中國,確保資料處理過程符合法規。此外,NOYB還呼籲對相關違規企業施以懲罰性罰款,金額可高達全球營收的4%。
熱門新聞
2025-02-17
2025-02-17
2025-02-17
2025-02-18
2025-02-18
2025-02-14